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065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05:06
一种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降低转矩波动的技术问题。该永磁转子包括转轴,及同轴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轴对称设有多个永磁槽,每个永磁槽均位于转子铁芯内外圆之间,每个永磁槽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轴线中,经过各永磁槽槽心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截面均相对自身的径向槽心线轴对称,每个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均相对该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轴对称布设;每个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与该永磁槽的磁槽中心半角之间的比值为:φ1/φ2=0.82±0.0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永磁转子,转矩波动小、噪音小、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的技术。
技术介绍
无刷电机的永磁转子都包括转轴和转子铁芯,在转子铁芯上轴对称设有多个永磁槽,每个永磁槽内都设有永磁体,转子铁芯上位于各永磁槽外侧的部分构成转子铁芯极靴部,位于转子铁芯极靴部边缘的部分则构成磁路饱和的隔磁磁桥,各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分 别与各永磁槽外侧的转子铁芯极靴部构成永磁磁极。传统无刷电机的永磁转子中,各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与磁槽中心半角之间的比值通常为O. 72,这种结构的永磁转子工作时,在“非圆形跳跃式”旋转磁场的电枢励磁,及齿槽效应的影响下,存在着很大的转矩波动,因此传统无刷电机都存在着转矩波动大、噪音大、效率低的缺陷。另外,传统无刷电机的永磁转子中,永磁槽的形状都比较简单,位于隔磁磁桥部的ー侧边都较窄,使得转子铁芯极靴部边缘的隔磁磁桥也存在着宽度较小的缺陷,这也是传统无刷电机的永磁转子工作时转矩波动大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矩波动小、噪音小、效率高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包括转轴,及同轴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轴对称设有多个永磁槽,每个永磁槽均位于转子铁芯内外圆之间,每个永磁槽内均设有至少ー个永磁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轴线中,经过各永磁槽槽心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与各永磁槽边沿相切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的径向槽切线; 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截面均相对自身的径向槽心线轴对称,每个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均相对该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轴对称布设; 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轴线中,与各永磁槽内的永磁体边沿相切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的径向磁体切线; 每个永磁槽的径向磁体切线中,与该永磁槽的径向槽切线相邻的径向磁体切线为该永磁槽的磁体外切线; 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截面中,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与该永磁槽的径向槽切线之间的夹角为该永磁槽的磁槽中心半角,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与该永磁槽的磁体外切线之间的夹角为该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 每个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与该永磁槽的磁槽中心半角之间的比值为Φ1/Φ2=0. 82±0· Ol ; 其中,Φ I为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Φ2为永磁槽的磁槽中心半角。进ー步的,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截面均呈中部直,两头朝向转子铁芯外圆弯折的牛角形,且每个永磁槽径向截面的中部直段均垂直于其自身径向槽心线; 姆个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均布设成垂直于该永磁槽自身径向槽心线的一字形。进ー步的,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截面均呈开ロ朝向转子铁芯外圆的V字形,每个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均布设成大ロ朝向转子铁芯外圆的八字形。进ー步的,每个永磁槽的径向截面均呈中部直,两头朝向转子铁芯外圆弯折再朝向另ー头方向弯折的弯牛角形,且每个永磁槽径向截面的中部直段均垂直于该永磁槽自身径向槽心线; 姆个永磁槽内的永磁体均布设成垂直于该永磁槽自身径向槽心线的一字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通过调节和优化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与磁槽中心半角的比例,使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动相比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有显著降低,电机的合成转矩波动也大幅降低,能抑制静态和动态电枢反应,具有转矩波动小、噪音小、效率高的特点;另外,通过优化转子铁芯极靴部边缘的隔磁磁桥宽度,还能调节隔磁磁桥的磁路压降和磁路饱和程度,能显著改善气隙磁场分布,減少漏磁,进一歩降低齿槽转矩波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的径向截面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转子与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形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的径向截面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的径向截面示意 图5是两种永磁槽径向截面呈牛角形的内置式永磁转子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及图5所示的两种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形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及图5所示的两种内置式永磁转子的反电势波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的低波动内置式永磁转子,包括转轴11,及同轴固定在转轴11上的转子铁芯12,所述转子铁芯12上轴对称设有多个永磁槽13,每个永磁槽13均位于转子铁芯12的内外圆之间,每个永磁槽13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永磁体14,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12的径向轴线中,经过各永磁槽13槽心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的、径向槽心线Cl,与各永磁槽13边沿相切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13的径向槽切线Al ;每个永磁槽13的径向截面均相对自身的径向槽心线Cl轴对称,每个永磁槽13内的永磁体14均相对该永磁槽13的径向槽心线Cl轴对称布设; 所述转子铁芯12的径向轴线中,与各永磁槽13内的永磁体14边沿相切的径向轴线分别为各永磁槽13的径向磁体切线; 每个永磁槽13的径向磁体切线中,与该永磁槽13的径向槽切线Al相邻的径向磁体切线为该永磁槽13的磁体外切线BI ; 所述转子铁芯12的径向截面中,每个永磁槽13的径向槽心线Cl与该永磁槽13的径向槽切线Al之间的夹角为该永磁槽13的磁槽中心半角,每个永磁槽13的径向槽心线Cl与该永磁槽13的磁体外切线BI之间的夹角为该永磁槽13的磁体中心半角; 每个永磁槽13的磁体中心半角与该永磁槽13的磁槽中心半角之间的比值为Φ1/Φ2=0. 82±0· Ol ; 其中,Φ I为永磁槽13的磁体中心半角,Φ 2为永磁槽13的磁槽中心半角。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每个永磁槽13的径向截面均呈中部直,两头朝向转子铁芯12外圆弯折的牛角形,且每个永磁槽13径向截面的中部直段均垂直于其自身径向槽心线Cl ; 姆个永磁槽13内的永磁体14均布设成垂直于该永磁槽13自身径向槽心线Cl的一字形。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适合安装在无刷电机上使用,安装时应当在转子铁芯12与定子16之间设有径向气隙,转子铁芯上位于各永磁槽13外侧面与的部分构成转子铁芯极靴部17,位于转子铁芯极靴部17边缘的部分则构成磁路饱和的隔磁磁桥15,各永磁槽13内的永磁体14分别与各永磁槽13外侧的转子铁芯极靴部17构成永磁磁极。图2是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转子与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形图,其中的Cog数轴为齿槽转矩,Θ数轴为电角度,曲线M是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形,曲线N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形; 图2中产生曲线M的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中,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与磁槽中心半角之间的比值为Φ11/Φ12=0. 72,其中,Φ11为永磁槽的磁体中心半角,Φ 12为永磁槽的磁槽中心半角。由图2可见,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动很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转子的齿槽转矩波动相比传统内置式永磁转子有显著降低,使电机合成转矩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波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