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层二维图纸的三维转换及管线冲突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934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层二维图纸的三维转换及管线冲突处理方法,包括: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2)对步骤1)构建的模型进行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整个施工过程单元应对复杂多变工程的处理能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层图纸的自动化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层二维图纸 的三维转换及管线冲突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设计都是二维的设计。当前,2D图纸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最终交付的 设计成果,这是目前的行业惯例。因此,生产流程的组织与管理都是围绕着2D图纸的制作 来进行的。现在2D图纸的制作都使用CAD平台,用以代替手工绘图。2D设计对硬件要求 低、易于培训、设计灵活、效率很高。人类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对于美感的追求实际上永远是 第一位的。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于曲面美的探索,并用于一些著名建筑之中,而拥有 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师们自然更加渴望驾驭复杂多变且更富美感的自由曲面。然而, 令2D设计技术汗颜的是,它甚至连这类建筑最基本的几何形态也无法表达。在这种情况 下,3D设计就应运而生了。相对于2D绘图,3D设计能够精确表达建筑的几何特征,3D设计 不存在几何表达障碍,无论多么复杂的建筑造型,用3D设计均能准确表现。在建筑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在建筑设计中许多影响数字 技术向纵深发展的问题渐露端倪。其中最突出的是信息共享的程度低。这表现在设计部门 中“信息孤岛”大量存在、不同品牌的设计软件互不兼容、各专业的程序独立运行而不能交 换数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与整合。导致的结果是信息传递缓慢、设计信息重复、不一致或 者丢失等现象大量存在。很多设计团队依然使用单机版的建筑绘图软件画建筑图,管理人 员沿用老一套方式管理设计。由于设计人员之间协调得不好,施工图重复绘制、施工图缺失 或者施工图彼此不一致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工程施工以及设计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 由于设计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缺乏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和利用,再加上企 业机构的层次多,造成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因此根本无法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管 理水平以及经营效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化建筑设计发展的障碍,必须努力寻找能够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信息集成。随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对建筑设计的要 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必须向协同设计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缆层二维图 纸的三维转换及管线冲突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2)对步骤1)构建的模型进行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所述的步骤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具体为1)通过基于RUBY的通用CAD文件输入接口接收二维图纸;2)对接收到的二维图纸进行三维构成;3)生成三维信息化模型。所述的二维图纸包括土建二维图纸、消防管线二维图纸、照明系统二维图纸、电缆 桥架二维图纸和排水管道二维图纸。所述的三维信息化模型包括土建信息化模型、消防管线信息化模型、照明系统信 息化模型、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和排水管道信息化模型。所述的土建信息化模型包括电缆层的支撑立柱、排水沟孔洞、横梁、墙面孔洞以及 天花板孔洞信息。所述的消防管线信息化模型包括消防喷淋管的布放和空间坐标以及空气采样管 的布放走线方向和空间坐标信息。所述的照明系统信息化模型包括照明灯具安放的空间位置、空间的电源线走向和 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信息。所述的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包括电缆层桥架的尺寸、空间布置以及电缆层桥架的施工方案信息。所述的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具体为1)实际物理空间中的碰撞检测;2)消防管道检测和照明遮挡性检测;3)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施工阶段相应增加一个工作接口,并结合先进的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协同设 计思想做相应的改进,使施工建造过程本身具有预先防范机制,提高整个施工过程单元应 对复杂多变工程的处理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2)对步骤1)构建的模型进行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所述的步骤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具体为1)通过基于RUBY的通用CAD文件输入接口接收二维图纸;2)对接收到的二维图纸进行三维构成;3)生成三维信息化模型。所述的二维图纸包括土建二维图纸、消防管线二维图纸、照明系统二维图纸、电缆 桥架二维图纸和排水管道二维图纸。所述的三维信息化模型包括土建信息化模型、消防管 线信息化模型、照明系统信息化模型、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和排水管道信息化模型。所述的土建信息化模型包括电缆层的支撑立柱、排水沟孔洞、横梁、墙面孔洞以及 天花板孔洞信息。所述的消防管线信息化模型包括消防喷淋管的布放和空间坐标以及空气采样管 的布放走线方向和空间坐标信息;其布置原则分为按照土建跨度平均布放和按照实际要求 布放两种,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采用的是土建跨度平均布放原则,即根据电缆层实际宽度对 消防管线和空气采样管线进行等额距离的垂直布置。所述的照明系统信息化模型包括照明灯具安放的空间位置、空间的电源线走向和 照明灯具的照明效果信息,在每个灯具的属性上封装了照明参数以及空间采光参数,这些 将有利于在照明遮挡阶段对实际物体的遮挡作出判断。所述的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包括电缆层桥架的尺寸、空间布置以及电缆层桥架的 施工方案信息。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的桥架空间布置部分信息是通过二维的工程图纸获取 的,另外一部分施工方案需要人工搜集现场的施工经验进行添加,以尽可能的将施工阶段 的情形考虑完全。所述的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具体为五类模型进行基于导向的信息融合,导向类别分为实际物理空间中的碰撞、施工 过程中的碰撞、消防管线布放不合理以及照明遮挡等。可以将导向融合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最低级的融合属于物理空间的碰撞检测;碰撞遍历所有的空间布置的物体,检测在几何上 的交叠。消防管道的合理化检测和照明遮挡性检测属于第二层融合。消防管道布放的原则 应该按照电缆桥架布放位置进行,这样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采用的是 土建跨度平均布放原则,在实际工程中会产生很多冲突,消防管道布放的不合理性的检测 需要将消防管线信息化模型和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进行融合。照明遮挡要考虑照明系统信息化模型、土建信息化模型、电缆桥架信息化模型,因 为土建立柱和衡量以及电缆的桥架对照明会有产生遮挡的可能性;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检测属于第三层融合,且属于四维空间上的碰撞检测,另外除 了空间坐标系外,又增加有时间维。通常的做法是将时间维上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叠加 后的三维空间,而后在此三维空间下执行碰撞检测过程,这种做法简化了算法设计方面的 复杂度,执行高效可靠,对于施工最后阶段的电缆桥架和高压电缆的安装是有效的。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2)对步骤1)构建的模型进行基于导向的三维信息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构建三维信息化模型具体为1)通过基于RUBY的通用CAD文件输入接口接收二维图纸;2)对接收到的二维图纸进行三维构成;3)生成三维信息化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二维图纸包括土建二维图纸、消防管线二维图纸、照明系统二维图纸、电缆 桥架二维图纸和排水管道二维图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其特 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林郑思国钱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