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868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23:58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第一轴向电极是朝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且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轴向电极是朝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且各第二轴向电极是环绕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感测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ー种触控面板,尤指ー种利用不同轴向电极的形状与设置位置的设计搭配,提高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与信号感测密度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感应技术由于可应用于改善人机界面的操作性与直觉性,近年来已有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与触控功能进行整合。目前触控面板的技术中较常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分辨率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木。 触控面板的操作原理是使用透明感测电极来侦测触控点位的电容变化,井利用不同方向轴上连结各个透明感测电极的连接线将信号传回进行演算而完成定位。请參考图I。图I绘示了公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公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110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120。第一轴向电极110是朝ー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ー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第二轴向电极120是朝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各第一轴向电极110包括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111以及复数个第一连接线112,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一连接线112是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第一连接线112是用以电性连接于第一方向X上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111。各第二轴向电极120包括复数个第二感测电极121以及复数个第二连接线122,第二感测电极121与第二连接线122是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第二连接线122是用以电性连接于第二方向Y上两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121。换句话说,第一轴相电极110是与第二轴向电极120交错设置,且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 —般为相同的形状,例如菱形,并互相交替设置以平均分布于电容式触控面板100上。公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于ー互电容式(mutual capacitive)操作时,是于各第一轴向电极110以ー扫描方式依序输入触控驱动信号TX,经由各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之间产生耦合电容效应,而于各第二轴向电极120可获得触控接收信号RX。当具有导电性的触控物例如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100时,手指的导电性与低电位特性,会产生另一耦合路径并吸取部分电荷能量,使得触控接收信号RX衰减,进而可透过运算方式得知实际的触控位置。为了获得与触控物产生相当程度的耦合电容效应,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必须具有一定的大小。在此状况下,可能使得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之间的杂散电容过大而影响到触控信号的判定。另ー方面,在公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的架构下,若要増加信号感测密度(也可说是触控分辨率),必须将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的面积缩小,但如此一来亦会降低与触控物之间的耦合电容效应,进而影响到触控灵敏度。此外,一般来说,第一感测电极111与第二感测电极121是以一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0)所形成,此透明导电材料由于对光线仍存在着不同的折射率,故亦可能于各感测电极之间产生外观上的格纹现象而影响到整体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ー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利用不同轴向电极的形状与设置位置的搭配设计,使得用以获得触控接收信号的轴向电极环绕另ー轴向电极的各感测电极,藉此达到提高信噪比与増加信号感测密度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第一轴向电极是朝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ー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且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轴向电极是朝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且各第二轴向电极是环绕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感测电扱。 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各第二轴向电极具有复数个中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且各第一感测电极是设置于各中空区之内。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各第一轴向电极还包括复数个第一连接线,用以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的第一感测电极,并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以于各第二轴向电极获得一触控接收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还包括复数条第三轴向电极,朝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各第三轴向电极是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轴向电极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各第三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二感测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各第二感测电极是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二轴向电极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各第三轴向电极还包括复数个第二连接线,用以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三轴向电极的第二感测电极,并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以于各第二轴向电极获得一触控接收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二轴向电极是由同一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的面积是大于第二轴向电极的面积。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各第一轴向电极是与各第三轴向电极电性分离。本专利技术的另ー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至少部分的各第一轴向电极是与相邻的第三轴向电极电性连结。附图说明图I绘示了公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ニ轴向电极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考图2与图3。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以及第ニ轴向电极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200,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电极210以及复数条第二轴向电极220。第一轴向电极210是朝ー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ー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且各第一轴向电极210包括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211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轴向电极220是朝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且各第二轴向电极220是环绕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感测电极211。第一方向X较佳是与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轴向电极210可还包括复数个第一连接线212,用以电性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210的第一感测电极211,藉此可于各第一轴向电极210传递ー触控驱动信号TX并于各第二轴向电极220获得ー触控接收信号RX,进而达到触控定位的效果。本实施例的各第二轴向电极220较佳是具有复数个中空区220H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各第一感测电极211是设置于各中空区220H之内,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以使第二轴向电极220以其它适合的方式环绕各第一感测电极211。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二轴向电极220可视为ー网状电极,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可还包括复数条第三轴向电极230,朝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各第三轴向电极230是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轴向电极210之间,也就是说各第一轴向电极210与各第三轴向电极230是沿第二方向上交替设置,但并不以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朝咏黄仕泓陈鸿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