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5709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锭子系统,其各锭子设有一中心轴,各锭子底部设有一锭子带轮以及一卷绕成型带轮;上龙带抵接在各锭子带轮上,其一端套设于第一电机上;下龙带抵接在各卷绕成型带轮上,其一端套设于第二电机上;各锭子安装于上锭板上;上锭板设置于下锭板上并能相对于下锭板滑移;手柄依次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上锭板,使卷绕成型带轮与下龙带,锭子带轮与上龙带相脱离;拉簧一端连接上锭板,另一端连接下锭板;安装座固定于下锭板上;导引柱设置于安装座上;压簧套设于导引柱上,并抵接在安装座上;刹车块安装于导引柱的顶部,其能抵顶于锭子带轮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锭子系统具有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使用方便且运行平稳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锭子,具体涉及ー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倍捻锭子内通常设有ー用于将加捻后的纱线卷绕成型的导纱槽筒,其具体结构可參见本申请人较早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第201020271745. 9号以及专利技术专利第201020271911. 5号所示,在此不再赘述。而由于纱 线倍捻和卷绕成型的转速不同,因此,每一錠子需要两台独立的电机配合各自的变频器来进行驱动。这样就会造成设备的结构复杂’能耗较高且成本大大增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降低设备的成本以及能耗,将多个锭子由一条龙带和ー个电机进行带动。而问题也随之产生,当某个锭子出现断线时,往往需要将电机关闭后才能进行接线,这样就会造成其他正常工作的锭子也需要停止工作,造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此时,就需要将单个锭子与龙带相脱离,而其他锭子继续工作。在单个锭子与龙带脱离后,锭子会因惯性而继续转动,因此需要将其刹车。然而,在刹车过程中需要将锭子按一定水平方向进行移动而不能随意移动,同吋,在刹车时容易造成锭子上下颤动。因此,如何保证锭子的移动方向以及避免锭子上下颤动是摆在业内的又一项技术难题。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ー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使用方便且运行平稳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其包括若干锭子、上龙带、下龙带、上锭板、下锭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手柄、拉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安装座、导引柱、压簧以及刹车块;其中,所述各锭子设有一中心轴,各锭子底部设有一錠子带轮以及ー卷绕成型带轮;所述上龙带抵接在各锭子带轮上,其一端套设于第ー电机上;所述下龙带抵接在各卷绕成型带轮上,其一端套设于第二电机上;所述各锭子安装于上锭板上;所述上锭板设置于下锭板上井能相对于下锭板滑移;所述第一连杆枢接在下锭板上,其一端连接上锭板,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亦枢接在下锭板上,其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能依次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上锭板,使卷绕成型带轮与下龙带,锭子带轮与上龙带相脱离;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于上锭板上,另一端连接于下锭板上;所述安装座固定于下锭板上;所述导引柱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压簧套设于导引柱上,并抵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刹车块安装于导引柱的顶部,其能抵顶于锭子带轮上。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包括支架、支撑轴、第一轴承、弹簧、调节螺丝以及第ニ轴承;其中,于所述下锭板上设有ー导引槽;所述支架固持于上锭板的底部,其与导引槽相配合;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支架,其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抵接于下锭板的底部;所述调节螺丝螺合干支架上;所述弹簧抵顶于支撑轴与调节螺丝之间,使支撑轴上的第一轴承抵接于下锭板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具体数目为2个,该两支架沿导引槽延伸方向排布。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下锭板上,其抵接于支架的两侧并能沿支架滚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所述若干锭子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排。 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各锭子的锭子带轮以及卷绕成型带轮均传动至该锭子的中心轴上。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于所述上锭板和下锭板设有一通槽以及与通槽连通的定位槽,所述手柄能沿通槽延伸方向运动,井能卡持于定位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其进ー步包括一对带导向槽的导向块,所述第二连杆收容于导向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进一歩设置为所述刹车块一端呈圆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还设置为所述导引柱具体为2根,其平行设置于安装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通过设置两台电机来驱动若干锭子,从而減少了电机的数目,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产品结构且节约能耗;同时,该两台电机使锭子带轮和卷绕成型带轮的转速可调; 2.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能将卷绕成型带轮、锭子带轮和上龙带、下龙带相脱离,井能实现单个锭子的刹车,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也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3.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能将上锭板和下锭板进行垂直定位,从而使锭子不易上下颤动,进而使整体设备运行平稳。4.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还能保证刹车时锭子按一定的方向水平移动而不会随意移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局部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离合后的状态图。图7是图6中的导向块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刹车后的状态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垂直定位示意图。图10是图9的部件图。图11是本发 明的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的水平定位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说明书附图I至附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ー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系统,其由若干锭子I、上龙带21、下龙带22、上锭板31、下锭板32、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手柄43、拉簧44、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安装座6、导引柱7、压簧81以及刹车块82等部件装配形成。其中,所述若干锭子I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排。各锭子I设有一中心轴10,各锭子I底部设有一錠子带轮11以及ー卷绕成型带轮12。其中,所述锭子带轮11用于带动锭子I转动而形成纱线气圈;所述卷绕成型带轮12用于带动导纱槽筒而将纱线卷绕成型。所述上龙带21抵接在各锭子带轮11上,其一端套设于第一电机51上,从而使第ー电机51驱动上龙带21并带动锭子带轮11转动。所述下龙带22抵接在各卷绕成型带轮12上,其一端套设于第二电机52上,从而使第二电机52驱动下龙带22并带动卷绕成型带轮12转动。通过该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52来驱动若干锭子I,从而减少了电机的数目,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产品结构且节约能耗。同时,第一电机51以及第ニ电机52使锭子带轮11和卷绕成型带轮12的转速可调。所述各锭子I安装于上锭板31上,井能被上锭板6带动。所述上锭板31设置于下锭板32上井能相对于下锭板32滑移,且滑移方向与上龙带21、下龙带2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下锭板32上设有ー导引槽38。所述第一连杆41枢接在下锭板32上,其一端连接上锭板3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42 ;所述第二连杆42亦枢接在下锭板32上,其一端连接第一连杆41,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43。所述手柄43能依次驱动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以及上锭板41,使卷绕成型带轮12与下龙带22、锭子带轮11与上龙带21相脱离。于所述下锭板32底部还设有ー对带导向槽33的导向块34,所述第二连杆42收容于导向槽33内,并能沿导向槽33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拉簧44 一端连接于上锭板31上,另一端连接于下锭板32上,其能将上锭板31复位并能使卷绕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