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111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布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接触件,所述各接触件均具有位于壳体前端处的插接部及邻接于所述插接部后端的用于沿轴向强装至印制板上的引脚,壳体上对应所述引脚处设有用于与引脚限位配合以防止引脚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发生弯折的防弯折板,所述防弯折板为绝缘板,防弯折板在引脚的径向上与壳体防窜动配合,所述引脚穿过防弯折板或者被限位于防弯折板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在其壳体上设置所述的防弯折板以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板载连接器的接触件引脚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易损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模块化的发展,板载电连接器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中板载电连接器的接触件主要有直式和弯式两种,且大都需要免焊强装至印制板上,在强装至印制板上的过程中,引脚弯折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弯式接触件,其引脚大都是呈冲压而成的片状,强度较弱而且悬伸的长度较长,因此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极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此种问题一旦出现,则会直接造成整个印制板和连接器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板载连接器的接触件引脚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布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接触件,所述各接触件均具有位于壳体前端处的插接部及邻接于所述插接部后端的用于沿轴向强装至印制板上的引脚,壳体上设有在引脚的径向上与引脚限位配合的防弯折板,所述防弯折板为绝缘板,所述引脚穿过防弯折板或者被限位于防弯折板的侧面与壳体的对应壁面之间。所述各接触件的引脚由接触件的后端向下翻折而成,引脚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防弯折板设于壳体的下侧后端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弯折板的外形互补的开口,所述防弯折板通过所述开口嵌装于壳体上。所述防弯折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防弯折板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耳座,所述壳体的左、右侧上设有与所述耳座的外形互补的卡槽,防弯折板通过所述的耳座与对应的卡槽的卡配与壳体防窜动配合。所述耳座为燕尾座,所述的卡槽为燕尾槽。所述各接触件均为冲压而成的片式接触件,各接触件的引脚均为片式引脚,各引脚均在壳体的前后方向上与所述防弯折板限位配合。所述各接触件的引脚在壳体的前后方向上排布成至少两排,各排接触件均沿壳体的左右方向依次排布,位于最前排的引脚被限位于防弯折板的前侧面与壳体之间,其余的引脚穿过防弯折板上对应的通孔并与对应通孔的孔壁在前后方向上限位配合。由于本技术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在其壳体上对应所述接触件的引脚处设有所述的防弯折板,所述防弯折板在引脚的径向上与引脚限位配合,与壳体防窜动配合,因此一方面减短了所述引脚从悬伸端至支撑部位的长度,换言之,即减短了引脚的悬伸长度,从而增加了引脚的刚度,可有效地避免其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发生弯折;另一方面,由于所述防弯折板同时与壳体内的所有接触件的引脚限位配合,从而也使得壳体内的所有接触件的引脚形成一整体模块,使用时共同承载力矩,从另一方面防止了个接触件的引脚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发生弯折的问题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在其壳体上设置所述的防弯折板以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板载连接器的接触件引脚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易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具有矩形的壳体1,壳体I内装配有接触件,各接触件均为冲压而成的片式接触件,各接触件均包括位于壳体前端的插接部2-1及邻接于其各自的插接部后端的引脚2-2,其中插接部2-1用于与适配的接触件插接配合,引脚2-2用于沿其轴向强行插装于对应的印制板上以与印制板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接触件均为片式接触件,因此各接触件的引脚2-2也均为片式引脚;其中位于壳体I的左右两端处的接触件的引脚为双引脚,位于中间的接触件的引脚为单引脚;各接触件的引脚2-2均是由该接触件的尾端壳体的下侧翻折90°而成,从而使得各接触件的引脚的轴线均是沿壳体的上下方向延伸,壳体I的下侧后端处设有开口并于所述开口内嵌装有与开口的形状互补的防弯折板3,该防弯折板3为绝缘板,防弯折板3嵌装于壳体I上可不必增大壳体I的体积,防弯折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耳座3-1,壳体的对应壁面上设有与耳座对应的卡槽,耳座3-1在卡入对应的卡槽后实现防弯折板与壳体在引脚径向上的防窜动配合,本实施例中的耳座为燕尾座,所述卡槽为燕尾槽,二者的形状互补,防弯折板3用于与在引脚的径向上与各引脚限位配合以防止引脚2-2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发生弯折,具体地说,各接触件的引脚2-2在壳体I的前后方向上排布成两排,各排的接触件均沿壳体I的左右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位于最前排的引脚被限位于防弯折板3的前侧面与壳体I的对应的内壁面之间,从而实现了该排引脚在前后方向上与防弯折板3的限位配合,由于各接触件均为片式接触件且其引脚均是由接触件的尾端向下翻折而成,因此,在装配至印制板上的过程中,最经常发生的是在前后方向上的弯折,因此只需通过防弯折板3与引脚2-2在前后方向上限位配合则可有效地防止引脚2-2弯折的问题发生,位于后排的引脚穿过防弯折板3从而实现与防弯折板3的限位配合并同时为防弯折板3提供在上下方向上 不脱落的保持力,具体地说,即防弯折板3上于其上下板面之间设有与各引脚一一对应的通孔,各通孔均为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各引脚2-2在穿过防弯折板上对应的通孔后在前后方向上与通孔的孔壁限位配合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防弯折板3便是通过该摩擦力保持在引脚2-2上而不脱落;防弯折板3上设有加强筋3-2。本实施例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在装配所述的防弯折板以后,减短了引脚的悬伸长度,从而增加了引脚的刚度;另一方面,由于所述防弯折板同时与壳体内的所有接触件的引脚限位配合,从而也将分散设置的接触件变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力的上限大大提高,可有效地避免其在强装至印制板上时发生弯折。在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中,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中所述的接触件还可以为插针接触件或插孔接触件,接触件的引脚还可以为针形引脚,此种情况下,可使防弯折板与各引脚在引脚的径向的各个方向上与引脚限位配合即可;所述的引脚均可以穿过所述的防弯折板;接触件的引脚还可以与其插接部同轴设置,此种情况下,可将所述的防弯折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处;所述的引脚还可以排布成三排以上,此种情况下,可将位于最前排的引脚限位于防弯折板的前侧面与壳体的对应内壁面之间,使其 它引脚穿过防弯折板并在前后方向上与防弯折板限位配合即可;还可使所有引脚均穿过所述的防弯折板并与防弯折板限位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及布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接触件,所述各接触件均具有位于壳体前端处的插接部及邻接于所述插接部后端的用于沿轴向强装至印制板上的引脚,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在引脚的径向上与引脚限位配合的防弯折板,所述防弯折板为绝缘板,所述引脚穿过防弯折板或者被限位于防弯折板的侧面与壳体的对应壁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接触件的引脚由接触件的后端向下翻折而成,引脚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防弯折板设于壳体的下侧后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弯折板的外形互补的开口,所述防弯折板通过所述开口嵌装于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脚加强的板载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弯折板上设有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