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509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7:40
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在袋口设置开启装置,即通孔,要打开袋口时,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从薄膜袋两侧捏住通孔,使两个手指的指肚相接,再朝反方向一捻,就可以轻易地打开薄膜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容易打开的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属于薄膜袋的优化技木。
技术介绍
超市里用于包装生鮮、散装食品,通常都是使用薄膜袋进行打包,现在的薄膜袋通常为卷状,使用时从薄膜袋卷上拉出并沿撕裂ロ撕下薄膜袋,用手指捻开袋ロ,才能放入物品称重计价。但在用手指 捻开袋ロ时,常出现多次努力仍然无法打开袋ロ的情況,有些人无奈只好用手指沾上水或ロ水増加摩擦力来打开薄膜袋,有些只能放弃该难以打开的薄膜袋,重新扯ー个再试,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薄膜袋的浪费,而且通过手指沾ロ水来打开薄膜袋既不雅观又容易感染病菌,还会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恶劣,因此,需要寻找ー种容易打开的薄膜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容易打开的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由多个大小相同的薄膜袋首尾相接卷在转轴上,薄膜袋I设有密封压ロ线2的一端为袋底,设有间断的撕裂ロ 3的一端是袋ロ,在薄膜袋靠近撒裂ロ 3的位置设置ー个通孔4,从薄膜袋卷轴上沿撕裂ロ扯下薄膜袋后,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从薄膜袋两侧捏住通孔4,使两个手指的指肚相接,再朝反方向一捻,利用组成薄膜袋的两层重垒的薄膜的厚度形成的落差,将两层薄膜从通孔4的切ロ边缘朝反方向推开,就可以轻易地打开薄膜袋。所述的通孔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或方形的。所述的通孔4直径小于1CM。有益效果I、 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在袋ロ设置开启装置,即通孔,要打开袋ロ时,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从薄膜袋两侧捏住通孔,使两个手指的指肚相接,再朝反方向一捻,就可以轻易地打开薄膜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薄膜袋卷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由多个大小相同的薄膜袋I首尾相接卷在转轴上,每个薄膜袋I由两端开ロ的圆筒形塑料薄膜挤掉中间的空气形成互相重垒的两层薄膜后,在开ロ一端压上密封压ロ线2形成袋底,在开ロ的另一端设置间断的撕裂ロ 3做为袋ロ,在薄膜袋靠近撒裂ロ 3的位置设置开启装置,即ー个通孔4,从薄膜袋卷轴上沿撕裂ロ扯下薄膜袋后,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从薄膜袋两侧捏住通孔4,使两个手指的指肚相接,再朝反方向一捻,就可以利用组成薄膜袋的两层重垒的薄膜的厚度形成的落差,轻松的打开薄膜袋。每个薄膜袋的袋底设有密封压ロ线2,薄膜袋间设有撕裂ロ 3,撒裂ロ 3与密封压ロ线2平行,相邻的两个薄膜袋,上ー个薄膜袋的密封压ロ线2靠近下ー个薄膜袋的撕裂ロ3。通孔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圆形的或方形的。所述的通孔4直径小于1CM,只要捏住通孔时,位于通孔两侧的两个手指的指肚相接时,指肚周围的手指部份能够搭在通孔周围的切口上,以利用手指反向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及指肚的推力,将组成薄膜袋的两层薄膜从通孔的切ロ边缘朝反向推开形成一个开启ロ,手指放开后,空气涌入开启ロ,由于通孔离撕裂ロ即袋ロ很近,开启ロ通常就能够延伸 到袋ロ,从而可以轻松的找开薄膜袋。本技术简单,容易生产,只需要在生产薄膜袋时,利用机器在撕裂ロ 3附近的薄膜袋上打上通孔即可,对原有的薄膜袋生产流程及エ艺都不需要做大的改变。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技术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开启装置的薄膜袋,由多个大小相同的薄膜袋(I)首尾相接卷在转轴上,薄膜袋(I)设有密封压ロ线(2)的一端为袋底,设有间断的撕裂ロ(3)的一端是袋ロ,其特征在于在薄膜袋靠近撒裂ロ(3)的位置设置ー个通孔(4),从薄膜袋卷轴上沿撕裂ロ扯下薄膜袋后,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分别从薄膜袋两侧捏住通孔(4),使两个手指的指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毓泉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小天使橡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