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铁夫专利>正文

一种引射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540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引射泵,涉及一种混流喷射装置。它由同轴心的配流组件、内管组件和外套组件构成,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串接固连,形成盲顶中心腔和中心混合管;外套组件套装于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之外,形成环形混合室、环形混合管、总混合室及总混合输出管;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之间设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内环喷嘴喷出的主流体射流抽吸盲顶中心腔的次流体,向中心混合管喷射,并在其中混合后输出中心混流;外环喷嘴喷出的主流体射流抽吸环形混合室的次流体,向环形混合管喷射,并在其中混合后环形混流;该两股混流互相引射进入总混合室及总混合输出管进一步均质均压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重量和轴向尺寸较小、引射率高、抽吸力大、大流量时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混流喷射装置,具体地说是ー种用于混合流体喷射的引射泵
技术介绍
引射泵也称喷射器、喷射泵、射流泵,它是用较高压主流体引射低压(或抽吸无压)次流体,完成主流体抽吸次流体的装置。由于喷射器无运动零件,使用可靠,广泛用于多种领域的流体设备上。现有喷射器由ー套主流体进ロ管、主流体喷嘴、次流体进管、混合室、混合管或混合扩压管组成;通入混合室的次流体被喷嘴喷出的主流体射流抽吸入混合管,在混合扩压管中混合均压输出。这种喷射器的混合管一般是单个细长的圆管,如典型的文丘里管。 专利号为ZL 02223851. 4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ー种以水为工作介质的环形射流式真空泵。它的吸气管组与喷射管组件之间有环状缝隙喷ロ。该装置实际是一个带环形缝喷嘴的单管喷射泵。专利号为ZL 200920106414. 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ー种环形射流採油泵,它在外环形套管中设置ー圈都通入中间总管的小射流器,每个小射流器都带ー套喷嘴、喉管、扩散管;在井下使用时工作高压液引射低压地层液,混流举升到地面达到採油目的。因该装置由一圈小射流器向中间总管输出,它实际是ー个多引射器并联射流泵。上述单管环形缝喷嘴泵、多引射器并联射流泵,及实用中一些多喷嘴喷射器,它们仍未改变ー个喷射器使用一支单圆管的主体结构。这种单管喷射器的基本结构延用至今未变。单管喷射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但存在如下对较大通经和流量的单管喷射器或射流泵,需大通经混合管,为达到良好抽引次流体的目的(即达到大引射比或较高混合输出压),需要保持一定的喉面比(混合管与主流体喷ロ截面比)以使主流体自由射流在到达一定深度后能扩散充满混合管,造成活塞抽吸效应.对较大通经和流量的单管喷射器必需要较大直径的喷ロ截面和大径束的主射流,但现有射流泵其主流体射流位于混合室中央,次流体是在主流体射流束周边被卷吸的,主流体射流直径越大就意味单位体积的主流体与次流体的接触率和卷吸效率越低,即引射系数或引射比变低。为提高喷射泵效率,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是使射流分为几股即採用多喷嘴射流,但这并未改变主流体射流在中央引射周边次流体的分布状态。因为周围流股或外围射流束的遮挡,周围的次流体难以被抽入中心射流的内部区,卷吸仍主要在混合室外周边进行,这必然会降低主流体抽吸次流体的能力既降低射流泵约的引射比或泵抽能力。现有的喷射器主要靠射流在混合管长行程中的紊动扩散作用,使主流体与次流体互相掺混的,射流的紊动扩散需要有ー个在混合管中产生发展和加强的过程,因而喷射器都必需要有细长的混合管(或混合扩压管),而且大流量喷射器需要大口径混合管,口径越大靠射流紊动扩散形成均匀混合越难,为使主流体与被卷吸的次流体能在混合管中掺混传质均压充分,就需要大大增加混合管的长度,从而造成现有引射器尤其是大规格单管喷射器轴向尺寸、空间占位及重量过大的缺点。这对需要小体积和轻负载的许多场合来说,其安装使用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g在提供ー种重量和轴向尺寸较小、引射率高、抽吸カ大、大流量时性能好的引射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引射泵,它由同轴心的配流组件、内管组件和外套组件构成,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串接固连,外套组件套装于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之外;该配流组件顶部中央设主流体进管,中部设带盲顶中心腔的配流套;该配流套的周壁上横向均布连通盲顶中心腔的次流体通孔,竖向均布有主流体通孔,该两种通孔互相交叉隔离;该内管组件的上端设扩径环形成的环形喷嘴座,该环形喷嘴座上设外环喷嘴;该 内管组件向后延伸收缩成的小径内管构成中心混合管;该内管组件上端扩径环与该配流组件的配流套底ロ对ロ密封连接,两者之间形成扁环形腔;该扁环形腔向上经主流体通孔与主流体进管相通,向下通外环喷嘴入口,向内通内环喷嘴入口 ;该内环喷嘴为该盲顶中心腔出口环锥面与该内管组件前端锥孔对夹成的环形锥状缝隙,该环形锥状缝隙的锥角朝向中心混合管出口;该外套组件由前部扩径、后部缩径的同心外管构成;该外管前部的扩径管段顶ロ被该主流体进管外周壁密封固定;该外管前部的扩径管段及其收缩锥管段与该配流套、该内管组件前部之间形成环形混合室,该环形混合室侧位连通次流体进管;配流套及该配流套周壁上横向均布的次流体通孔入ロ都位于环形混合室内,使环形混合室与盲顶中心腔连通;该外管位于前部收缩锥管段之后的管段与该中心混合管后部之间构成环形混合管,环形混合管进ロ与环形混合志室收缩锥管出口平滑连通;该外环喷嘴的入口经该扁环形腔和该主流体通孔连通该主流体进管;该外环喷嘴的出ロ被围在环形混合室下部並正对该环形混合室的收缩锥管出口和该环形混合管;该外管在轴向上长于该内管出端的管段为总混合输出管;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入口段设带有渐缩径锥管段的总混合室;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后段为直管段的总混合管,或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后段为直管段的总混合管和逐渐扩径的扩压管;中心混合管出口和环形混合管出口与总混合输出管组成后级喷射混合器。从内环喷嘴喷出的主流体射流抽吸已进入盲顶中心腔的次流体,向中心混合管喷射,并在其中混合后输出中心混流;从外环喷嘴喷出的主流体射流抽吸已进入环形混合室的次流体,向环形混合管喷射,并在其中混合后输出环形混流;该中心混流和该环形混流互相引射进入总混合室及总混合管进ー步混合、均质、均压输出。这里中心混合管出口和环形混合管出口与总混合输出管共同形成ー种后级喷射混合器功能,中心混合管出ロ相当于后级喷射混合器的中央主流体喷ロ,环形混合管出ロ相当于后级喷射混合器的总混合室内的次流体入ロ,总混合输出管的总混合管或/和扩压管相当于后级喷射混合器的混合输出管。这种配流组件、内管组件和外套组件构成的分段结构易于加工和装配。所述的外环喷嘴为成圈分布的孔,这些孔出口位于环形喷嘴座出口端面的环形凹槽上,各圆孔的出口与该环形凹槽相贯,环形凹槽断面呈V形或U形。由于外环喷嘴具有V形或U形环形槽喷ロ,外环喷嘴的喷流可造成环形混合管内主流体的横向移动,有利于喷流在环形混合管内的扩散充满,从而増加抽吸活塞作用,也有利于主、次流体在环形混合管内參混。所述外环喷嘴是在所述环形喷嘴座上成两圈分布的多个圆孔;内圈上各圆孔的中心线与外圈上相邻圆孔的中心线或错位均布于不同的径向面上,或成对位于同一径向面上互向交叉,交点位于环形混合管的中间环面上。此种轴线位于同一径向平面内且互相交叉的成对喷孔的互击喷流,有利于在造成环形混合管内的横向混流和充满,这可缩短參混行程並增强抽吸力。当主流体为水、油等液体,而次流体为气体时,所述的外环喷嘴为液体雾化喷雾嘴,该液体雾化喷雾嘴是在环形喷嘴座的各喷孔内设涡流或旋流雾化芯,或设能产生撞击雾化作用的互相斜交的喷孔、槽。外环喷嘴採用具有雾化功能的液体雾化喷雾嘴,可使主、次流体间从汇流初始就混合得更为均匀密切,因此可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引射泵的传热传质速率,並増加引射泵的除尘、快速蒸发、快速冷凝等特定功能。当主流体为水、油等液体,而次流体为气体时,所述内环喷嘴为环形锥状缝隙或者为在环形锥面上均布的多条直槽或斜槽构成的断续环形锥面缝隙,该环形锥面的锥角小于60度,且锥角方向朝向所述的中央混合管出口。这种内环喷嘴是具有雾化功能的液体雾化喷雾嘴,可使主、次流体间从汇流初始就混合得更为均匀密切,可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引射泵的传热传质速率,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引射泵,其特征在于它由同轴心的配流组件、内管组件和外套组件构成,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串接固连,外套组件套装于配流组件和内管组件之外; 该配流组件顶部中央设主流体进管,中部设带盲顶中心腔的配流套;该配流套的周壁上横向均布连通盲顶中心腔的次流体通孔,竖向均布有主流体通孔,该两种通孔互相交叉隔离; 该内管组件的上端设扩径环形成的环形喷嘴座,该环形喷嘴座上设外环喷嘴;该内管组件向后延伸收缩成的小径内管构成中心混合管;该内管组件上端扩径环与该配流组件的配流套底ロ对ロ密封连接,两者之间形成扁环形腔;该扁环形腔向上经主流体通孔与主流体进管相通,向下通外环喷嘴入口,向内通内环喷嘴入口 ;该内环喷嘴为该盲顶中心腔出口环锥面与该内管组件前端锥孔对夹成的环形锥状缝隙,该环形锥状缝隙的锥角朝向中心混合管出口 ; 该外套组件由前部扩径、后部缩径的同心外管构成;该外管前部的扩径管段顶ロ被该主流体进管外周壁密封固定;该外管前部的扩径管段及其收缩锥管段与该配流套、该内管组件前部之间形成环形混合室,该环形混合室侧位连通次流体进管;配流套及该配流套周壁上横向均布的次流体通孔入口都位于环形混合室内,使环形混合室与盲顶中心腔连通; 该外管位于前部收缩锥管段之后的管段与该中心混合管后部之间构成环形混合管,环形混合管进ロ与环形混合志室收缩锥管出ロ平滑连通;该外环喷嘴的入口经该扁环形腔和该主流体通孔连通该主流体进管;该外环喷嘴的出ロ被围在环形混合室下部並正对该环形混合室的收缩锥管出口和该环形混合管; 该外管在轴向上长于该内管出端的管段为总混合输出管;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入口段设带有渐缩径锥管段的总混合室;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后段为直管段的总混合管,或该总混合输出管的后段为直管段的总混合管和逐渐扩径的扩压管; 中心混合管出口和环形混合管出口与总混合输出管组成后级喷射混合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引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环喷嘴为成圈分布的孔,这些孔出口位于环形喷嘴座出口端面的环形凹槽上,各圆孔的出口与该环形凹槽相贯,环形凹槽断面呈V形或U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引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喷嘴是在所述环形喷嘴座上成两圈分布的多个圆孔;内圈上各圆孔的中心线与外圈上相邻圆孔的中心线或错位均布于不同的径向面上,或成对位于同一径向面上互向交叉,交点位于环形混合管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铁夫
申请(专利权)人:韩铁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