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壁板及其涂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315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性和耐气候性良好的外壁板及涂饰方法,即使基材凸部的棱角部斜面部或其端部附近发生龟裂、裂纹、空洞、针孔,也可以用涂饰方法解决,并且,接缝部分在具备耐气候性的同时呈无光泽状态,凸部缘角部的斜面部或其端部附近,容易发生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的部分呈有光泽的状态,可以提高图案性以及耐气候性。外壁板的特征是,在具有凹凸图案面的基材表面,顺次形成下涂层、中涂层;在该中涂层表面形成有混入了微球的第一透明层;在该第一透明层的表面,从该图案面的凸部向着凹部的凸部缘角到其附近部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透明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凹凸图案表面的。技术背景以往,作为住宅用外壁材料,表面有凹凸图案的富有创意的材料得到 普及。特别是近年来大多使用陶瓷系外壁材料,其表面有块状花纹、花砖 花纹或像自然石头花纹的复杂形状的凸凹花纹。所述外壁材料, 一般由干式抄造法或湿式抄造法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高压冲压机压花得到鲜明的凸凹图案,在图1 (A)的7表示的 凸部缘角部或较深的弯曲部分,或者在因冲压引起的应力集中的原板状 态,有出现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的问题点。为了避免此种情况,还提 出了用高压冲压机在短时间内冲压的方法。但现状是高压冲压机自身的价 格很高,所以不能够简单实施(专利文献l)。另一方面,关于外壁板的涂饰,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除了下涂层、 中涂层、上涂层以外,通过晕色喷雾、喷涂等施加多种装饰,最后涂布透 明层'(clearlayer)。另外为了提高耐气候性,还提出一种方法是在中涂层 中混入微球(beads),在其全表面进行透明涂装(专利文献2)。进一步,为了提高图案性,还提出一种方法是除了下涂层、中涂层、 上涂层,还印刷彩色透明层,接着在凸部印刷混入有鳞片状骨料的珍珠透 明层(pearl clear layer),接着通过整面喷涂光泽度高的亮光透明层的方 法,在接缝部和表面凸部显出色差,从而表现出立体感和自然感(专利文 献3)。但是,为了提高外壁板的耐气候性,通常遍及图案面整体形成有透明 层。但是在透明的透明层中,有图案面整体过于鲜艳的倾向,在混入了微 球等的透明层中,整体处于无光泽状态,接缝部与图案面由于变为相同的无光泽状态,所以难以避免单调感。另外, 一般情况下,在具有凹凸的外壁板中,虽然在花纹凸部的平坦 部和花纹凹部的平坦部(接缝底部)可以稳定地涂饰涂膜,但是对于缘角 部的斜面部以及其端部附近的部分,可以说从原板强度的方面来看是脆弱 的部分。其原因是涂布的涂料沿着斜面部向下流动,就算是相同的涂布量, 由于斜面的缘故,无论如何该斜面的涂布量变少,难以确保稳定的涂膜厚度。因此,对于图l (A)的7所示的缘角部的斜面部,即使是在涂饰后, 也有可能出现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等问题点。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 — 12152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0257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6403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性和耐气 候性良好的,即使在基材的凸部的缘角部的斜面部或 其端部附近的部分产生龟裂、裂纹、空洞、针孔,也可以使涂膜稳定涂饰, 并且,对于接缝部分在具备耐气候性的同时不会呈无光泽状态,对于在凸 部的缘角部的斜面部或其端部附近容易发生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的部 分呈有光泽的状态。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的外壁板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凹凸图 案面的基材表面,顺次形成下涂层、中涂层,在该中涂层的表面形成混入 了微球的第一透明层,在该第一透明层的表面,从该图案面的凸部向着凹 部的凸部缘角到其附近部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透明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应该注意的地方,是在实施了上述下涂层和中涂层的涂 饰面上,在凹凸部的表面具有混入了微球的第一透明层,并且从凸部向凹 部的凸部边缘到其附近部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明层的厚膜层的部 分。接着,对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凹凸部的表面整面上混入了 微球的透明层,因为微球的缘故而容易进入龟裂、裂纹、空洞、针孔,变 得容易挂住。凸部的缘角部的端部附近部分也由于该微球而使得摩擦阻力增加而容易固定。另外,因为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明层,所以会有光泽。 另外,涂膜在缘角部的端部附近部分是厚膜层,且涂膜变厚,因此,龟裂、 裂纹、空洞、针孔这些最脆弱的部分的保护膜最厚,耐气候性提高。并且,在凹凸部的全表面涂饰有混入了微球的透明层,因此接缝部分 处于无光泽状态的粗糙的加工面,彩度下降,连续到凸部的缘角部的端部 附近的斜面部,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明层的厚膜层的部分,因此成为 镜面抛光,彩度上升,因为不同的彩度相邻接所以很醒目。其结果,整体 看外壁材料时,有清晰的色差和质感差,就算是不施加特别的涂饰,也能 提高图案性,表现出立体感。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在容易发生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的缘角 部附近的斜面,也可以高生产效率地涂饰耐气候性好的保护膜。另外,通 过使凸部的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斜面部呈有光泽状态,接缝部分呈无光泽 状态,从而呈现鲜明的色差和质感差,可以大大提高图案性。接着,如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从所述凸部缘角向着凹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度以上。其原因是,角度在30度以下时,龟裂、裂纹、 空洞、针孔的发生根本被抑制,随着变为30度以上,由于冲压应力的产 生,发生被放大,因此优选30度以上的角度,通过角度上升,使色差以 及彩度变得鲜明。接着,如本第三专利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第二透明层的厚膜层的部分的厚度, 优选为10pm以上。由此,上述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明层与上述凹凸部表面 表面正面混入微球的透明层之间的结合更加可靠,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龟 裂、裂纹、空洞、针孔等不良情况的产生。接着,本第四专利技术所述的是外壁板的涂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具有凹凸图案面的基材表面,顺次形成下涂层、中涂层的第一涂饰工序; 在该中涂层表面形成混入了微球的第一透明层的第二涂饰工序;以及在该 第一透明层的表面,从该凸部向着凹部的凸部缘角到其附近部分,形成透 明或半透明的第二透明层的第三涂饰工序。对本专利技术涂饰方法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通过在外壁材料表面的凹凸 部的整面上涂饰混入了微球的透明层,在形成的透明层的表面露出上述微 球,其表面形成为细微的凹凸状。并且,因为到凸部的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斜面部,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明的厚膜层的部分,因此透明涂料进入, 可以可靠防止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斜面部的龟裂、裂纹、空洞、针孔等不 良情况。因此,可以以良好的生产效率涂饰耐气候性好的涂膜。并且,凸部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斜面部,呈有光泽状态,彩度上升; 接缝部分呈无光泽状态,彩度下降,凸部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斜面部与接 缝部分表现出清晰的彩度差。因此很醒目,也表现出立体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外壁板的涂膜截面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图1 (D)中央的凸部的缘角部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的模 式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外壁板的截面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1的外壁板的截面的放大图。 图中,l一外壁板;2 —基材;3 —下涂层;4一中涂层;5 —第一透明层;51 一微球;6 —第二透明层;7 —龟裂、裂纹、空洞、针孔;IO —涂布面;11 —凸部;12—凹部;13 —墨层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的外壁板的涂饰方法,以下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外壁板的涂膜的截面构成,图2表示图1 (D) 中央的凸部的缘角部的端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如图1 (D)所示,涂布面 10设有下涂层3、中涂层4、第一透明层5、第二透明层6,并且在涂布面 10构成外壁板1,该外壁板1具备作为凹凸缘角部的端部的凸部11和凸 部11之间设置的凹部12。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壁板l的基材2,是添加了木片、木浆、木质 纤维或桨料等木质加强材料的水泥板(木质水泥板)、水泥挤压成形板、 桨料水泥板、石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壁板,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凹凸图案面的基材表面,顺次形成下涂层、中涂层, 在该中涂层的表面形成混入了微球的第一透明层, 在该第一透明层的表面,从该图案面的凸部向着凹部的凸部缘角到其附近部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透明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省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吉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