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8962 阅读:4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绞线机构、整形模和绕线机构,绞线机构包括底座一、机架一、伺服电机一和主轴一,底座一的上方设置有周转轮系一,周转轮系一的行星架一靠近整形模的一侧设置转动机构一,转动机构一在行星轮一中心轴一的带动下绕主轴一转动;绞线机构包括底座二、机架二、伺服电机二和主轴二,所述底座二的上方设置周转轮系二,周转轮系二的行星架二远离整形模的一侧设置转动机构二,伺服电机一和伺服电机二均与一控制器相接,底座一上设置断线保护系统一;底座二上设置断线保护系统二。该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线材在工作中断开时,该绞线及绕线装置能够自动停止工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线及绕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连接相关信号密度增大的需求,机构元件越做越小,对材料的选用、接插的结构形式、插针的形状、对使用的接触特性,其接触件涂层的耐磨、防腐、导磁率、啮合力、分离力的大小、耐电压值、绝缘电阻率、接触电阻率等参数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对电连接器的内在质量、外观形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柔性微矩形电连接器麻花插针的生产大部分都仍以手工制作为主,其生产手段落后,技术性能及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制造业的要求。要发展高性能的电连接器就必需装备有高水平的专用制造设备。因此,为了满足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中对电连接器制造业的需求研制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技术和研制电连接器的自动化专用设备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自动化功能的绞线及绕线装置,由于线材非常细,容易被扯断,扯断的线缠绕在绞线及绕线装置上,造成很大的麻烦,且由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麻花插针绞线及绕线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绞线机构、整形模(9)
和绕线机构,所述绞线机构包括底座一(23)、机架一(2)、伺服电机
一(24)和主轴一(1),所述机架一(2)安装在底座一(23)上,所述
底座一(23)的上方设置有周转轮系一,所述周转轮系一位于机架一(2)
靠近整形模(9)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一(24)安装在底座一(23)上,
所述主轴一(1)水平设置在底座一(23)的上方且能在伺服电机一(24)
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主轴一(1)与机架一(2)转动连接且与周转轮系一
的中心轮一固定连接,所述周转轮系一的行星架一(3)靠近整形模(9)
的一侧设置有能将多根线材绞在一起形成线芯的转动机构一,所述转动机
构一在行星轮一中心轴一的带动下绕主轴一(1)转动;所述绞线机构包
括底座二(20)、机架二(11)、伺服电机二(22)和主轴二(10),所
述机架二(11)安装在底座二(20)上,所述底座二(20)的上方设置有
周转轮系二,所述周转轮系二位于机架二(11)远离整形模(9)的一侧,
所述伺服电机二(22)安装在底座二(20)上,所述主轴二(10)水平设
置在底座二(20)的上方且能在伺服电机二(2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主
轴二(10)与机架二(11)转动连接且与周转轮系二的中心轮二固定连接,
所述周转轮系二的行星架二(12)远离整形模(9)的一侧设置有能将多
根线材绕在线芯外表面的转动机构二,所述转动机构二能在行星轮二的中
心轴二的带动下绕主轴二(10)转动,所述伺服电机一(24)和伺服电机
二(22)均与一用于控制伺服电机一(24)和伺服电机二(22)运转或停
止的控制器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23)上且位于转动机构一的
下方设置有断线保护系统一,所述断线保护系统一包括与外接电源连接的
导电板一(26),所述导电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康袁玉锁孙锦卓柴平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