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亮点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276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8:04
一种油亮点识别系统,包括数据获取装置(1)、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油亮点识别装置(3)和油亮点输出装置(4);所述数据获取装置(1)与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相连接,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和油亮点识别装置(3)相连接,油亮点识别装置(3)和油亮点输出装置(4)相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亮点识别系统装置,该装置通过岩心物理测试,结合岩石物理正演分析起“油亮点”形成的地质条件,建立起“油亮点”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根据“油亮点”的形成条件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从岩性、物性和流体性三个方面来开展“油亮点”的识别。该系统在岩性识别,储层物性预测及流体识别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地震解释、综合研究及油气识别领域,尤其涉及储层的油气识别及应用。
技术介绍
储层的油气识别一直是石油勘探的ー个终极目标,即使油气勘探的重点,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储层油气识别一般是按照岩性识别、物性预测和含油气预测三步的策略来 实现的。目前,对于碎屑岩的中浅层储层,通过储层岩性正反演,开展岩性的识别还比较容易,岩性识别的成功率较高。物性的预测和含油气的预测则比较困难,成功率较低。由于储层埋深较浅(1000-1500m),储层物性较好、砂岩速度较高,油层速度较低,二者具有明显的速度差(200-300m/s),在地震剖面剖面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强振幅的现象(空白反射中包含ー强反射地震轴),称为“油亮点”。对于常规的储层,在储层埋藏比较深,油层速度和围岩的速度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进行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的预测难度很大,预测精度较低。但对于这种具有“油亮点”的油气藏,由于储层和围岩的速度差别大,埋藏较前,地震频率较高,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在离散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利用“流体替换”正演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术可实现对油层的快速识别和追踪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油亮点”这ー特殊的地震显示现象,从地质角度分析其地质成因,通过岩心的分析化验。岩石物理正反演来剖析其地球物理特征,井根据其地震响应,通过岩性反演、储层物性预测,来开展流体的识别,从而实现对具有“油亮点”特征的油气藏的识别和描述。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的ー种油亮点识别系统,包括数据获取装置、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油亮点识别装置和油亮点输出装置;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与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相连接,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和油亮点识别装置相连接,油亮点识别装置和油亮点输出装置相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的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包括岩性条件分析装置和物性条件分析装置以及流体条件分析装置。本技术中所述的油亮点识别装置包括岩性识别装置和物性识别装置和流体识别装置。有益效果利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油亮点识别系统装置,该装置通过岩心物理测试,结合岩石物理正演分析起“油亮点”形成的地质条件,建立起“油亮点”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根据“油亮点”的形成条件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从岩性、物性和流体性三个方面来开展“油亮点”的识别。该系统在岩性识别,储层物性预测及流体识别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附图说明图I本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具体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具体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油亮点识别系统,包含了数据获取装置I、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油亮点识 别装置3和油亮点输出装置4 ;其中数据获取装置I主要是获取油亮点识别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主要是对获得到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岩心分析、化验数据进行统计、交会分析,通过岩石物理正反演来剖析油亮点油藏的地质特征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油亮点识别装置3主要是根据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得到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地震响应特征,在离散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利用“流体替换”正演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木、AVO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通过对岩性的识别、储层物性的预测以及含油性预测,最終实现对具有“油亮点”特征的油藏的快速识别和追踪描述。油亮点输出装置4主要是把识别出的油藏空间分布情况以图件的方式显示出来。本技术中的数据获取装置I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相连接,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和油亮点识别装置3相连接,油亮点识别装置3和油亮点输出装置4相连接。本技术通过数据获取装置I得到了油亮点识别系统所需要的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等,对得到的所有数据传递给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在该装置内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交会,主要是通过岩石物理正反演来剖析油亮点油藏的地质特征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将分析的结果以系统内部的格式传递给油亮点识别装置3,油亮点识别装置3利用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传递过来的数据,在离散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利用“流体替换”正演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木、AVO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通过对岩性的识别、储层物性的预测以及含油性预测,实现对具有“油亮点”特征的油藏的快速识别和追踪描述;并将识别追踪的结果反馈给油亮点输出装置4,使得描述追踪的油气藏的空间分布以图件的方式显示出来。实施例2本技术中的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又包括岩性条件分析装置21和物性条件分析装置22和流体条件分析装置23 ;岩性条件分析装置21主要是对获取的岩心数据进行实验室薄片分析、统计,分析“油亮点”油气藏的岩性及主要组分,分析其围岩的岩性及主要组分,并开展“油亮点”油气藏的岩性进行岩石物理正反演,观测岩性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岩性地震响应关系式;物性条件分析装置22主要是分析“油亮点”油气藏的物性參数,主要包括孔隙度和滲透率以及温度压カ等參数,在岩性反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出“油亮点”油气藏物性參数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地震响应參数;流体条件分析装置23主要是分析“油亮点”油气藏的流体參数,主要包括油藏流体的组分、流体的性质、密度、温度等;在岩性反演和物性反演的基础上,总结出“油亮点”油气藏流体參数的地震响应特征。实施例3本技术中的油亮点识别装置3又包括岩性识别装置31、物性识别装置32和流体识别装置33;其中括岩性识别装置31主要是以岩心测试的结果为依据,井震结合,通过测井约束反演来识别岩性,描述砂岩分布区;物性识别装置32主要是在岩性反演的基础上,对识别描述的岩性进行物性预测,预测出孔隙度和滲透率较好的分布范围,分析其成藏条件;流体识别装置33是在有利的物性分布区,主要通过AVO、EI反演等叠前流体识别技术来预测圈闭的含油气性。实施例4本技术中数据获取装置I主要是获取油亮点识别系统所需要的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等,对得到的所有数据传递给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在油亮点形成条件分析装置2中,首先通过岩性条件分析装置21,对获取的岩心数据进行实验室薄片分析、统计,分析“油亮点”油气藏的岩性及主要组分,分析其围岩的岩性及主要组分,并开展“油亮点”油气藏的岩性进行岩石物理正反演,观测岩性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岩 性地震响应关系式,并将分析的結果,传递给物性条件分析装置22 ;通过物性条件分析装置22对岩性条件分析装置21预测出的有利岩性进行“油亮点”油气藏的物性參数分析,主要包括孔隙度和滲透率以及温度压カ等參数,在岩性反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出“油亮点”油气藏物性參数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地震响应參数,物性条件分析装置22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流体条件分析装置23 ;流体条件分析装置23对有利的物性区进行流体条件分析,重点预测含油性參数,主要包括油藏流体的组分、流体的性质、密度、温度等;在岩性反演和物性反演的基础上,总结出“油亮点”油气藏流体參数的地震响应特征;最后,通过流体条件分析装置23建立的模板反馈给油亮点识别装置3,在油亮点识别装置3首先通过括岩性识别装置31对输入的数据,通过测井约束反演来识别岩性,描述砂岩分布区;将描述的有利区范围传递给物性识别装置32,物性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玉雷王树华宋传春石好果任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乔玉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