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燕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床高效再生改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50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5:07
一种快速床高效再生改进装置,属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现有快速床再生器烧焦效率。由主输送管、副输送管、主分配器、副分配器、待生催化剂管、循环催化剂管、低温催化剂管组成。主输送管下部与待生催化剂管及循环催化剂管连接,上部与主分配器连接。副输送管下部与低温催化剂管连接,上部与副分配器连接。主、副输送管及分配器均布置在再生器中心轴线。该再生器可将待生催化剂及循环催化剂混合后均匀分布在快速床下部,同时将外取热器排出的低温催化剂均匀分布在快速床中部。应用于催化裂化装置快速床再生器(烧焦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快速床高效再生改进装置,属于石油化工领域,用于催化裂化装置待生催化剂再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快速床再生器,待生催化剂、外取热器返回冷催化剂及循环热催化剂均是从烧焦罐下部(器壁开ロ)侧面进入快速床,没有催化剂分布设施。这种进入方式导致烧焦罐下部截面催化剂密度不均匀,尤其是带碳待生催化剂分布不均匀将直接影响再生效果。另外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从烧焦罐下部进入,使烧焦罐下部温度降低,使烧焦速度降低。 CN2848348Y技术开发了一种细粉流态化反应器中固体介质分布器,其由I根水平进ロ总管和2根水平支管组成,水平管下方设有数个粉料出ロ,并在水平管下方设有流化风设施,企图在烧焦罐截面分布催化剂。催化剂粉料特性是水平输送很困难,故这种分布器很难将催化剂粉料在流化床截面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快速床高效再生改进装置,包括主输送管、主分配器、辅助输送管、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主输送管下部与待生催化剂管下端及循环管下端连接,上部与主分配器连接;辅助输送管下部与外取热器来的冷催化剂管下端连接,上部与辅助分配器连接;辅助分配器布置在主分配器上方;主输送管和主分配器输送分布待生催化剂和循环热催化剂,辅助输送管和辅助分配器输送分布外取热器来的冷催化剂。所述主、辅助输送管高径比为0. 5 10,主输送管为套管结构,或是ー根独立的输送管,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底部都设有输送风进ロ或环管。所述主分配器在再生器主风分布器上方0. 2 6m,辅助分配器在主分配器上方I IOm0所述主、辅助分配器是管形分配器,或是槽形分配器,或是树枝状分配器。所述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可以合并成I根总输送管,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可以合并成I个总分配器。所述总输送管是直管,或是下部扩大直径结构,总输送管内部设置螺旋导叶片或格栅挡板或不设置。所述总分配器设在再生器主风分布器的下方或上方0 2m,总分配器设计为在输送管的顶部及侧面开多个耐磨孔或耐磨短管,或/和连接多根耐磨输送支管。所述待生催化剂管在再生器外部与总输送管连接,或在再生器上部穿过器壁进入到再生器内部与总输送管连接。本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待生催化剂与循环热催化剂混合后输送到快速床下部并均匀分布,同时将外取热器排出的冷催化剂输送到快速床中部并分布均匀,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快速床下部温度,有利于提高快速床烧焦速度。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进ー步说明(本专利包括并不限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图I是本技术用于FCC装置快速床再生器典型方案主视图。外取热器1,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主输送管输送风环管3,主输送管下段(混合段)4,主输送管上段(输送段)5,主分配器6,循环管7,主风分布器8,待生催化剂管9,辅助输送管输送风ロ10,辅助输送管11,辅助分配器12,再生器13。图2是本技术用于FCC装置快速床再生器(待生催化剂管及循环管穿过烧焦 罐器壁与主输送管连接方案)典型方案主视图。外取热器1,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主输送管输送风环管3,主输送管下段(混合段)4,主输送管上段(输送段)5,主分配器6,循环管7,主风分布器8,待生催化剂管9,辅助输送管输送风ロ 10,辅助输送管11,辅助分配器12,再生器13。图3是本技术用于FCC装置快速床再生器(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合并成I根总输送管方案)典型方案主视图。外取热器1,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主输送管输送风环管3,主输送管下段(混合段)4,主输送管上段(输送段)5,主分配器6,循环管7,主风分布器8,待生催化剂管9。图4是本技术用于FCC装置快速床再生器(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合并成I根总输送管,待生催化剂管及循环管穿过烧焦罐器壁与总输送管连接方案)典型方案主视图。外取热器I,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主输送管输送风环管3,主输送管下段(混合段)4,主输送管上段(输送段)5,主分配器6,循环管7,主风分布器8,待生催化剂管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參见图1,应用于并列式催化裂化装置快速床再生器。主输送管4/5为套管结构(主输送管4/5套在辅助输送管11的外侧),主输送管下段4与待生催化剂管9、循环管7连接,主输送管上段5上端与主分配器6连接。辅助输送管11下部与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连接,上部与辅助分配器12连接。待生催化剂、循环热催化剂分别经待生剂管9、循环管7进入主输送管下段4中。在主输送管4底部环管13中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混合井向上流动经主输送管上段5进入主分配器6,将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下部截面。外取热器排出的冷催化剂经冷催化剂管2进入辅助输送管11下部,在辅助输送管底部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井向上流动进入辅助分配器12,将冷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中部。实施例2,參见图2,应用于并列式催化裂化装置快速床再生器(待生催化剂管及循环管穿过烧焦罐器壁与主输送管连接方案)。主输送管4/5为套管结构(主输送管4/5套在辅助输送管11的外侧),主输送管下段4与待生催化剂管9、循环管7连接(采用软连接吸收热膨胀),主输送管上段5上端与主分配器6连接。辅助输送管11下部与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连接,上部与辅助分配器12连接。待生催化剂、循环热催化剂分别经待生剂管9、循环管7进入主输送管下段4中。在主输送管4底部环管13中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混合井向上流动经主输送管上段5进入主分配器6,将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下部截面。外取热器排出的冷催化剂经冷催化剂管2进入辅助输送管11下部,在辅助输送管底部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井向上流动进入辅助分配器12,将冷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中部。实施例3,參见图3,应用于并列式催化裂化装置快速床再生器(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合并成I根总输送管方案)。主输送管下段4与待生催化剂管9、循环管7连接及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连接。主输送管上段5上端与主分配器6连接。待生催化剂、循环热催化剂及外取热器排出的冷催化剂分别经待生剂管9、循环管7及冷催化剂管2进入主输送管下段4中,在主输送管4底部环管13中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混合井向上流动经主输送管上段5进入主分配器6,将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下部截面。实施例4,參见图4,应用于并列式催化裂化装置快速床再生器(主输送管和辅助输送管合并成I根总输送管,待生催化剂管及循环管穿过烧焦罐器壁与总输送管连接方案)。主输送管下段4与待生催化剂管9、循环管7连接及外取热器返回的冷催化剂管2连接(采用软连接吸收热膨胀)。主输送管上段5上端与主分配器6连接。待生催化剂、循环 热催化剂及外取热器排出的冷催化剂分别经待生剂管9、循环管7及冷催化剂管2进入主输送管下段4中,在主输送管4底部环管13中送入输送风,使催化剂流化混合井向上流动经主输送管上段5进入主分配器6,将催化剂分布在快速床下部截面。权利要求1.ー种快速床高效再生改进装置,包括主输送管、主分配器、辅助输送管、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其特征是主输送管下部与待生催化剂管下端及循环管下端连接,上部与主分配器连接;辅助输送管下部与外取热器来的冷催化剂管下端连接,上部与辅助分配器连接;辅助分配器布置在主分配器上方;主输送管和主分配器输送分布待生催化剂和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