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砂变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318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砂变位架,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钩形板,所述的两块钩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钩形板的外边包括三段,前后两段为直角边,中间为弧形边,而所述的钩形板与工件接触的内边在弯折处区分包括第一内边段和第二内边段,所述的第一内边段为直角边,与工件的底板相抵,第二内边段的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头,所述凸头与工件的垂直板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可容易地实现喷砂位置的变化,操作简易,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由于结构简单,使得其制作成本低,经济实用,保证了喷砂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喷砂用的产品支架,尤其是涉及ー种产品喷砂时用的变位支架。
技术介绍
对于圆筒状 部件,如风カ发电塔筒这类大型筒体因其结构特点不易直接吊装、运输、放置,因此,在运输、放置过程中通常由运输支架进行支撑,以避免滚动、变形情况的发生。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エ件运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エ件运输支架的侧视图。如图I和图2所示所述的运输支架100为ー倒置的T字形结构(包括一底板101和与所述底板101垂直设置的垂直板102),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103,以增强运输支架100的強度,此外,在运输支架100的垂直板102的上边沿形成有与所述的筒体的外周配合的弧形段1021,用于支撑筒体,且在垂直板102上还设置有固定孔1022,用干与筒体固定连接。同时,我们知道,筒体制造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精度偏差主要依靠筒体运输支架来保证,这对于筒体运输支架本身的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得运输支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运输支架表面尤其是弧形段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以提高其抗疲劳性,需要在涂覆前进行表面喷砂处理,传统的运输支架的喷砂处理方法为,将运输支架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此时,运输支架的底面喷不到,需要人工将运输支架反转后才可以,而搬动喷砂过程中的运输支架非常困难,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全方位进行运输支架喷砂、喷砂效果好、效率高的喷砂变位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喷砂变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钩形板,所述的两块钩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钩形板的外边包括三段,前后两段为直角边,中间为弧形边,而所述的钩形板与エ件接触的内边在弯折处区分包括第一内边段和第二内边段,所述的第一内边段为直角边,与エ件的底板相抵,第二内边段的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头,所述凸头与エ件的垂直板相抵,且所述的钩形板的重心足以使钩形板能分别依撑两段直角边分别形成工作位。所述的第一内边段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的第一凸块的上表面在同一直线上,保证所述的所有第一凸块与所述的エ件的底板接触。所述的第二内边段上临近弯折处也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的第二凸块和与其接近的第一凸块共同形成止挡凹槽,所述的底板的一端插入到止挡凹槽中,防止エ件滑落喷砂变位架。所述的连接杆设置有三根,分别设置在钩形板的两端和中部位置,用于连接两块钩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可容易地实现喷砂位置的变化,操作简易,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由于结构简单,使得其制作成本低,经济实用,保证了喷砂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エ件运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エ件运输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测试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ー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主要标记含义如下100、运输支架101、底板 102、垂直板 103加强筋板200、钩形板201、直角边 202、弧形边 203、第一内边段204、第二内边段 30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ー实施例的测试图。如图3和图4所示喷砂变位架,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钩形板200,所述的两块钩形板200之间通过连接杆30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杆300设置有三根,分别设置在钩形板200的两端和中部位置,用于在不同的部位,即全方位的连接两块钩形板200,使得两块钩形板200连接的更加牢固稳定。所述的钩形板200的外边包括三段,前后两段为直角边201,中间为弧形边202,且所述的钩形板的重心足以使钩形板能分别依撑两段直角边201分别形成工作位,使得钩形板200能够形成类似于不倒翁的结构,即两段直角边201都可以独立的用于支撑喷砂变位架整体,而不会发生翻倒的现象,所述的弧形边202使得两个直角边201相互转换为支撑面更加容易和便捷。此外,所述的钩形板200与エ件接触的内边在弯折处区分包括第一内边段203和第二内边段204,所述的第一内边段203为直角边,与エ件的底板101相抵,第二内边段204的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头2041,所述凸头2041与エ件的垂直板102相抵。进ー步,所述的第一内边段203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多个第一凸块2031,所述的第一凸块2031的上表面在同一直线上,保证所述的所有第一凸块2031与所述的エ件的底板101接触,这样,所述的第一凸块2031和凸头2041共同作用成为エ件的支撑体。而在所述的第二内边段204上临近弯折处也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凸块2042。所述的第二凸块2042和与其接近的第一凸块2031共同形成止挡凹槽,所述的底板101的一端插入到止挡凹槽中,防止エ件滑落喷砂变位架。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ー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待喷砂的エ件(运输支架100)设置在本技术所述的钩形板200的内边上,此时,所述的多个第一凸块2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凸块2031为两个,分设在第一内边段203的两侧)与エ件的底板101接触,用于支撑底板101,而所述的凸头2041与所述的エ件100的垂直板102接触,用于支撑垂直板102,共形成了三点支撑,保证了エ件的稳定性,此时,所述的底板101的一端插入到止挡凹槽中,进行第一次喷砂操作。上述位置的喷砂操作完成后,轻轻推动变位支架,将喷砂变位架推动到另ー个直 角边201作为支撑面的一端,此时进行第二次喷砂操作,主要是对第一次喷砂没有喷到的部位进行喷砂操作。本技术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可容易地实现喷砂位置的变化,操作简易,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由于结构简单,使得其制作成本低,经济实用,保证了喷砂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喷砂变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钩形板,所述的两块钩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钩形板的外边包括三段,前后两段为直角边,中间为弧形边,而所述的钩形板与エ件接触的内边在弯折处区分包括第一内边段和第二内边段,所述的第一内边段为直角边,与エ件的底板相抵,第二内边段的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凸头,所述凸头与エ件的垂直板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边段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的第一凸块的上表面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边段上临近弯折处也向与エ件接触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凸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砂变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设置有三根,分别设置在钩形板的两端和中部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喷砂变位架,包括两块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钩形板,所述的两块钩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纯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洛代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