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混合澄清槽饱和再萃取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2217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实现混合澄清槽饱和再萃取的系统,包含第一萃取槽、饱和再萃取槽和反萃槽;萃取槽和反萃槽为混合澄清槽;第一萃取槽的末级澄清室和饱和再萃取槽的首级混合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澄清室和反萃槽的首级混合室相连接;第一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和饱和再萃取槽的首级澄清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和反萃槽的首级澄清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与反萃槽的首级澄清室之间连接暂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普通混合澄清器饱和再萃取的新系统,能在保证高萃取率的前提下,提高负载有机相和反萃水相中主萃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使用量和损失量,节约反萃剂的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有色冶金设备
,特别是ー种萃取系统(暨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化工领域中使用的液液萃取设备有混合澄清器、脉冲萃取柱、环隙式离心萃取器和超临界质萃取设备等,其中,混合澄清器是国内外最早研究和最广泛使用的萃取设备。如何提高负载有机相中主萃物的浓度,将直接影响整个萃取エ艺的技术经济指标,是萃取技术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现有的方法有(I)采用低流比萃取和高流比反萃的エ艺,混合澄清槽两相的正常流比为1:5 5:1,当流比超过10:1或低于1:10时会出现液泛、相夹带和分相效果差等不利现象。于此,CN200710079699. 5和CN201020270744. 2设计出两种适合大流比的混合澄清槽,虽然能将流比提高至30:1,但混合澄清槽的设计复杂,操作繁琐,且负载有机相中主萃物的浓度受原萃相中主萃物浓度的影响,提高程度有限;(2)采用多级混合澄清槽串联,增加萃取的级数,该措施虽能增加负载有机相中主萃物的浓度,但有机相和水相的中间占用量较大,有机相损失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3) CN200920169408. 6提出将澄清室上层的有机相再次导入该级混合室中,实现有机相的体内循环,从而提高负载有机相中主萃物的浓度。但在不增加原萃液中主萃物的浓度的前提下,负载有机相中主萃物浓度的增加幅度有限,且萃取率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普通混合澄清器饱和再萃取的新系统,使用该系统能在保证闻萃取率的如提下,提闻负载有机相和反萃水相中主萃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使用量和损失量,节约反萃剂的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混合澄清槽饱和再萃取的系统,至少包含三个相互连接的混合澄清槽,混合澄清槽具有混合室和澄清室,分别为第一萃取槽、饱和再萃取槽和反萃槽;混合室至少有首级混合室和末级混合室;澄清室至少有首级澄清室和末级澄清室;第一萃取槽的末级澄清室和饱和再萃取槽的首级混合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澄清室和反萃槽的首级混合室相连接;第一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和饱和再萃取槽的首级澄清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和反萃槽的首级澄清室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与反萃槽的首级澄清室之间连接暂储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在保证闻萃取率的如提下,提闻有机相和反萃水相中主萃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使用量和损失量,节约反萃剂的用量。(2)反萃槽排出的反萃水相中主萃物的浓度可以通过反萃槽水相出口处的电动比例调节阀自由调节。(3)饱和再萃取槽中萃余水相的走向由电动比例调节阀自由调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I第一萃取槽;2饱和再萃取槽;3反萃槽;4流量计;5电动比例调节阀;6暂储槽;7水泵;8搅拌器;9导管;11首级混合室;12末级混合室;21首级澄清室;22末级澄清室;51排出端。O1^O/——萃取槽的有机相入口和有机相出口。 02、02’——饱和再萃取槽的有机相入口和有机相出口。03、03’——反萃槽的有机相入口和有机相出口。W1^ff/ -萃取槽的水相入口和水相出口。W2、W2’——饱和再萃取槽的水相入口和水相出口。W3、W3’ -反萃槽的水相入口和水相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实现混合澄清槽饱和再萃取的系统,至少包含三个相互连接的混合澄清槽,分别为第一萃取槽I、饱和再萃取槽2和反萃槽3,这些混合澄清槽是目前冶金领域常用的,其中,混合室和澄清室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该混合澄清槽具有混合室和澄清室;混合室至少有首级混合室11和末级混合室12 ;澄清室至少有首级澄清室21和末级澄清室22 ;第一萃取槽I的末级澄清室22和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混合室11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澄清室22和反萃槽3的首级混合室11相连接;第一萃取槽I的末级混合室12和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澄清室21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混合室12和反萃槽3的首级澄清室21相连接;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混合室12与反萃槽3的首级澄清室21之间连接暂储槽6。第一萃取槽I的末级澄清室22和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混合室11之间设有水泵7和流量计4 ;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澄清室22和反萃槽3的首级混合室11之间设有水泵7和流量计4 ;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澄清室21连接水泵7,水泵7再连接电动比例调节阀5,电动比例调节阀5再连接萃取槽的末级混合室12,该电动比例调节阀5还有ー排出端51。反萃槽3的首级澄清室21连接水泵7,水泵7再连接电动比例调节阀5,电动比例调节阀5再连接暂储槽6 ;并且,该电动比例调节阀5还有ー排出端51 ;暂储槽6与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混合室12之间设有水泵7和流量计4。暂储槽6内设置搅拌器8。还可以设有导管9用于补充所需试剂。萃原液从水相入ロ W1导入第一萃取槽I的末级混合室12中,萃余水相由水相出ロW/从第一萃取槽I的首级澄清室21流出,萃取剂从有机相入口 O1通入第一萃取槽I的首级混合室11中,负载有机相由有机相出ロ 0/从第一萃取槽I的末级澄清室22导出,并在水泵7和流量计4的作用下通过有机相入口 O2引入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混合室11中,从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澄清室22的有机相出ロ 02’流出负载有机相,并通过水泵7导入反萃槽3的首级混合室11中。反萃剂从水相入口 W3流入反萃槽3的末级混合室12中,贫有机相自有机相出ロ 03’从反萃槽3的末级澄清室22流出,反萃水相自水相出ロ W3’从反萃槽3的首级澄清室21导出,并在电动比例调节阀5的作用下,一部分自排出端51进入下步エ序,另一部分流入暂储槽6经调料后再次被导入饱和再萃取槽2的末级混合室12中,萃余水相自水相出ロ V从饱和再萃取槽2的首级澄清室21导出,可作为萃原液再次引入第一次萃取槽3中,也可直接经排出端51排放,这主要由W2’中主萃物的浓度决定,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決定。以下 提供几组试验数据来说明本装置的实际效果。实施例I :萃取剂为磺化煤油+N1923+TBP的混合溶液,反萃剂为3%Na0H溶液,萃原液为含铼25mg/L的溶液,萃取槽和饱和再萃取槽的流比为1:2,反萃槽的流比为2:1。“萃取槽-反萃取槽”普通エ艺的负载有机相中Re浓度为49. 5mg/L,反萃水相中Re浓度为97. 2mg/L,而“萃取槽-饱和再萃取槽-反萃槽”エ艺运行6h后负载有机相中Re浓度为557mg/L,反萃水相中Re浓度为I. 09g/L,运行24h后负载有机相中Re浓度提高至2. 32g/L,反萃水相中Re浓度提高至4. 27g/L。实施例2 :萃取剂为磺化煤油+TRP0+TBP的混合溶液,反萃剂为5%NH4N03溶液,萃原液为含铀20mg/L的溶液,萃取槽和饱和再萃取槽的流比为1:2,反萃槽的流比为2:1。“萃取槽-反萃取槽”普通エ艺的负载有机相中U浓度为38. 5mg/L,反萃水相中U浓度为76. 4mg/L。而“萃取槽-饱和再萃取槽-反萃槽”エ艺运行8h后负载有机相中U浓度为757mg/L,反萃水相中U浓度为I. 49mg/L,运行24h后负载有机相中U浓度提高至5. 32mg/L,反萃水相中U浓度提高至9. 81 mg/L。实施例3 :采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标张志宾花榕刘云海许文苑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