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用焦面快门以及具有相机用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846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机用焦面快门以及具有该相机用焦面快门数码相机。后叶片用驱动机构由后叶片由第一驱动构件(11)和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12)构成,在上紧动作开始时,通过卡定构件(17)卡定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保持使后叶片成为关闭状态,并且,仅使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12)克服驱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转动,在上紧动作的最终阶段,通过解除该卡定状态,使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11)能够借助后叶片用上紧弹簧(31)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使后叶片成为打开状态。因此,能够不考虑从拍摄元件经由信息处理电路向存储装置传送拍摄信息的时间地开始进行上紧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用焦面快门以及具有该相机用焦面快门数码相机。
技术介绍
在数码相机用的焦面快门中具有前叶片和后叶片这两种快门叶片。这种焦面快门的结构曾经与使用胶卷的相机所使用的焦面快门实质相同,前叶片用驱动机构由前叶片用驱动构件和前叶片用驱动弹簧构成,后叶片用驱动机构由后叶片用驱动构件和后叶片用驱动弹簧构成,前叶片和后叶片分别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和后叶片用驱动构件直接连接,在拍摄时,这两个驱动构件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和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作用カ而依次转 动,从而前叶片使曝光开ロ打开,后叶片随后关闭开ロ,由此使CCD等拍摄元件的受光面曝光。另外,在通过前叶片和后叶片进行的曝光动作结束时,在后叶片覆盖曝光开ロ的状态下,拍摄信息从拍摄元件经由信息处理电路传送至存储装置。此后,立即进行上紧动作,该上紧动作是从初始位置转动的上紧构件使这两个驱动构件克服各个上述驱动弹簧的弾力反转至上紧位置来进行的。因此,这种焦面快门在上紧结束状态即拍摄待机状态下,变为后叶片从曝光开ロ退避,前叶片覆盖曝光开ロ的状态。另外,作为直到在下一次拍摄时进行曝光动作为止不便上述两个驱动构件转动的结构,公知有卡定式的结构和直接式(direct type)的结构。其中,卡定式的结构是指,各驱动构件在上紧位置被各个卡定构件卡定的结构。因此,上紧构件可以构成为,在上紧动作结束时,立即向初始位置复位,也可以构成为,在释放相机快门时,在前叶片的打开动作之前,向初始位置复位。而且,前叶片和后叶片的上述的曝光动作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各个卡定构件被各个电磁铁操作,依次解除对各驱动构件的卡定状态,由此来进行前叶片和后叶片的上述的隱光动作。另ー方面,直接式的结构是指,上述两个驱动构件分别具有铁片构件,上紧构件通过上紧动作使这些驱动构件转动,直到这些铁片构件处于与未励磁的各个电磁铁接触的状态为止。因此,上紧构件此后也不向初始位置复位而保持该状态,当在进行下一次拍摄按压相机的快门释放按钮,各个电磁铁被励磁,而吸附保持这些鉄片构件时,向初始位置复位。而且,前叶片和后叶片的曝光动作是通过此后使各个电磁铁消磁而依次解除对各铁片构件的吸附保持力来进行的。这样,对于这种焦面快门,无论是构成为卡定式的结构还是构成为直接式的结构,在拍摄待机状态下,曝光开ロ被前叶片关闭,因此,采用这种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通常具有光学取景器。但是,最近,具有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与具有镜间快门(lens shutter)的数码相机相同,变得要求具有使用液晶表示装置等的电子取景器,以往那样仅具有光学取景器的相机变少,具有光学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两者的相机、仅具有电子取景器的相机变多。而且,公知有在采用电子取景器吋,具有与拍摄用的拍摄元件不同的电子取景器用的拍摄元件,但是通常由一个拍摄元件兼有这两种功能。但是,在通过ー个拍摄元件兼有这样的两种功能时,需要成为如下结构,S卩,在上紧状态下,成为不仅后叶片而且前叶片也从曝光开ロ退避的状态,当进行拍摄而按压快门释放按钮时,在其初始阶段,使前叶片向覆盖曝光开ロ的状态动作,在下ー个阶段,依次使前叶片和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即,在进行上紧动作时,需要后叶片从关闭曝光开ロ的状态向打开曝光开ロ的状态动作,而不使前叶片从打开曝光开ロ的状态向关闭曝光开ロ的状态动作。因此,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动作,在日本国特开2001-222059中记载如下的内容,即,上述前叶片用驱动机构由与前叶片直接连接的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和被前叶片用驱动弹簧直接施力的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构成,在进行上述的上紧动作时,仅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向上紧位置动作,使前叶片维持为使曝光开ロ打开的状态,并且成为能够通 过电子取景器观察被拍摄体的像的状态,当进行拍摄而按压快门释放按钮时,在其初始阶段,使上紧构件从上紧位置向初始位置复原,在其复原过程中,借助弾力比前叶片用驱动弹簧小的弹簧(以下,称为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弾力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转动,使前叶片向关闭曝光开ロ的状态动作,在下ー个阶段,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伴随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使前叶片进行曝光动作,接着后叶片用驱动构件使后叶片进行曝光动作。但是,对于日本国特开2001-222059记载的焦面快门,如果拍摄时按压快门释放按钮,则在其初始阶段使上紧构件向初始位置复原,在该复原动作刚要停止时,上述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动作以使前叶片进行关闭动作。而且,此时,从前叶片使曝光开ロ处于全开状态至全闭的状态的过程中,借助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弾力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一ロ气地进行转动。因此,如果不进行任何对策,则在这样的关闭动作停止时,前叶片出现大的回跳(bound),直到其静止为止不能够使前叶片开始进行曝光动作。因此,在日本国特开2003-222928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在上紧构件从上紧位置向初始位置复原时,在其动作的初始阶段,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动作,在早期就开始使前叶片进行关闭动作。但是,日本国特开2003-222928中记载的焦面快门构成为,在进行拍摄而按压快门释放按钮时,在上紧构件向其初始位置复原的阶段,能够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转动,但是这不一定在批量生产上优选。因此,在日本国特开2007-298544中记载了极其有利于批量生产的焦面快门,该焦面快门,在上紧构件向其初始位置复原的过程中,最初,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间接追随上紧构件,使前叶片进行关闭动作,在上紧构件完全复原至其初始位置之前,解除其追随关系,由此在上紧构件在初始位置停止时,使回跳变小来很好地使前叶片停止。本专利技术如上述专利文献记载那样,涉及对能够适用于卡定式结构和直接式结构的相机用焦面快门以及具有该相机用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的改良,该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前叶片用驱动机构具有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其与前叶片连接,在释放快门后的初始阶段,借助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力使前叶片转动直到到达曝光动作开始位置;前叶片用第ニ驱动构件,其在进行曝光动作时,借助前叶片用驱动弹簧的弹カ进行转动,使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克服前叶片用上紧弹簧的作用カ进行转动,使前叶片进行打开动作。该相机用焦面快门的后叶片驱动机构由后叶片用驱动构件构成,所述后叶片用驱动构件与后叶片连接,在进行曝光动作时,借助后叶片用驱动弹簧的弹カ进行转动,来使后叶片进行关闭动作;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和后叶片用驱动构件,在上紧构件从初始位置向上紧位置进行动作时,克服所述各驱动弹簧的驱动カ向上紧位置动作,但是,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在释放快门后上紧构件向初始位置复原的过程中,向曝光动作开始位置动作。另外,在具有上述专利文献记载的以往的焦面快门的数码相机中,在曝光动作结束后,在后叶片覆盖曝光开ロ的状态时,从拍摄元件向存储装置传送拍摄信息,该传送结束之后,使上紧构件转动来进行上紧动作,通过使后叶片进行打开动作,来使曝光开ロ成为全开的状态。而且,众所周知,在从拍摄元件向存储装置传送拍摄信息后开始进行上紧动作的理由为,如果在曝光动作结束后立即进行上紧动作,则在传送拍摄信息的过程中,从曝光开ロ入射的光照射到拍摄元件,损坏拍摄信息。另外,这种焦面快门的上紧动作是相机主体侧的构件使上紧构件进行转动来进行的,此时,上紧构件使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和后叶片用驱动构件克服強大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5 JP 2011-0400321.一种相机用焦面快门,其特征在于,具有 前叶片用驱动装置,在上紧状态下,上紧构件处于上紧位置,因此与曝光动作结束时同样地,前叶片位于从曝光开ロ退避的位置,而在上紧构件进行复原动作时,该前叶片用驱动装置使前叶片覆盖曝光开ロ ; 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在上紧构件进行上紧动作时,该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被卡定构件卡定,使得后叶片保持覆盖曝光开ロ的状态,而在上紧构件刚要到达上紧位置吋,被该卡定构件卡定的卡定状态解除,使得后叶片从曝光开ロ退避; 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通过上紧构件的上紧动作来使该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向上紧方向转动,而在进行曝光动作时,该后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使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向曝光动作方向转动,使得后叶片覆盖曝光开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特征在干, 所述前叶片用驱动装置具有 前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被前叶片用驱动弹簧向曝光动作方向弹性按压; 前叶片用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前叶片相连接,被上紧弹簧向与曝光动作方向相反一侧弹性按压。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相机用焦面快门,其特征在干, 所述上紧构件具有推动部,所述卡定构件具有被推动部,在所述上紧构件的上紧动作刚要结束吋,该推动部按压该被推动部,从而解除所述卡定构件对所述后叶片用第一驱动构件的卡定状态。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光平中村祐希藤后佑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