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夹具以及带有一个刀夹具和一个刀具的刀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1685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9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刀夹具以及带有一个刀夹具和一个刀具的刀具系统。在此实现了一种用于紧固到机床上并且用于可逆地接收一个径向刀具(4)、具体是用于接收铣刀的刀夹具(2)。刀夹具是以三个部分实现的,具有后部机器部分(6),该部分由易延展的弹性工具钢制成、用于可逆地紧固到该机床上;并且具有前部夹紧部分(10),该部分由工具钢制成、用于可逆地接收该刀具;并且具有中间部分(8),该部分由一种重金属、具体是实心硬质合金制成、被置于该机器部分与该夹紧部分之间。由于这种重金属与工具钢相比密度更大,刀夹具(2)能够更好地吸收在铣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力,由此实现了一种少用该切削刀具的铣削操作、并且因此实现了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具有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征的刀夹具,并且涉及包括一个刀夹具以及ー个刀具的一种刀具系统。
技术介绍
这样ー种刀夹具(特别地用于接收球柄铣刀)是从例如W02008/116446A1中已知的。铣刀,特别是球柄铣刀,通常用于生产槽型座圈,这在球柄铣刀的情况下是用于生产所谓的滚珠座圏。ー种特殊的应用是在汽车的车轮悬架领域中发现的,以能够实现ー种铰接车轮紧固。在此类情况下滚珠座圈被制造在一个圆柱形部件的ー个圆周侧面上,横过了后者。由于在此情况下大量的エ件,因此寻求ー种具有高质量的高加工速度。具体在铣削操作的情况下,其中引起了一种径向前进运动,出现了大的力,这些カ必须被刀夹具吸收。刀夹具对刀具的不充分引导导致了不令人满意的机加工结果或者导致该刀具的过早磨损。从WO 2008/116446已知的刀夹具包括用于可逆地紧固到机床上的ー个后部连接部分。在其前端,该刀夹具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实际刀具的夹紧部分,该实际刀具通过ー种销钉连接而被连接到该刀夹具的剰余部分上。这个夹紧部分由工具钢构成,并且用于接收由实心硬质合金构成的ー个球柄铣刀。在ー个替代变体中,该夹紧部分本身同样是由实心硬质合金制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以下目的指定ー种具体地用于铣刀的刀夹具,该刀夹具展现了吸收カ的改进能力并且使得该刀具能够以更加节省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由此在使该刀具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方面是起作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这些特征的ー种刀夹具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的刀夹具总体上在一个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实现为具有一个用于紧固到机床转轴上的后部连接部分。在其前端,该刀夹具被实现为用于可逆地接收ー个旋转刀具,具体是用于可逆地接收铣刀,特别是球头铣刀。在此情况下对应的旋转刀具具有ー个圆形夹紧柄,该夹紧柄以ー种高度精确的方式被夹紧在该刀夹具中。该刀夹具本身是以三个部分实现的,具有ー个后部机器部分,该后部机器部分具体地由一种易延展的弹性工具钢制成;并且具有ー个前部夹紧部分,该前部夹紧部分优选地同样由易延展的弾性工具钢制成;并且具有一个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由ー种重金属制成、被置于该机器部分与该夹紧部分之间。该机器部分包括用于可逆地紧固到机床上的后部连接部分,并且该夹紧部分用于将该刀具 的夹紧柄可逆地紧固在该刀夹具中。在此情况下的重金属被总体上理解为是指该中间部分是由具有比用于机器部分和用于夹紧部分的工具钢更大的密度的ー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重金属优选的是ー种由粉末冶金法生产的(烧结的)材料,具体地是ー种实心硬质合金。这种设计是基于以下考虑具体是在铣削操作的情况下,出现了大的力(具体地还有力脉冲),它们必须是被该刀夹具吸收。这得以实现是在于ー个中间件是由ー种重金属制成的,因为与常规设计的刀夹具相比,由于其更大的密度,使得这样的力(具体是カ的峰值)被更好地吸收了。具体地,该由重金属制成的中间件的布置更好地防止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振动,这样使得总体上实现了改进的同心度,这对于实现更少的刀具磨损并且因此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而言是明显起作用的。对于通过去除金属并同时以高的切削速率进行的高精度エ件机加工,优选的是因其耐磨损性而使用由实心硬质合金制成的刀具。因为该夹紧部分是由比该重金属具有更大弹性(更小的脆性)的ー种工具钢、具 体是热エ钢制成的,所以可以同时实现和确保该刀具本身的夹紧柄部以ー种节省的方式被夹紧。由于实现该夹紧部分的易延展的弾性性质,因此在刀夹具与刀具之间的直接连接点本身,具体在力的峰值意义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容忍的,这样使得总体上确保了对该刀具的一种比较节省的夹紧。同吋,由于由重金属制成的中间件,力的峰值被该刀夹紧可靠地并且安全地吸收了。在此情况下这种重金属的密度是例如在12与18g/cm3之间的范围内,而用于该夹紧部分和用于机器部分的工具钢的密度典型地是仅在高达lOg/cm3的范围内。该机器部分和夹紧部分的材料优选的是ー种所谓的热作钢,例如像高速钢(HS钢)。根据ー种优选的设计,该中间部分的材料体积大于该夹紧部分的材料体积,具体地大出至少两倍以上,或者对应于该夹紧部分的体积的约I. 5至3倍。因此该中间部分具有较大的材料体积,这样使得可以可靠地吸收力、振动等等。在ー种有利的设计中,该中间部分被不可逆地连接到该机器部分上,优选的是通过ー种材料粘合紧固,具体是通过ー种焊接连接。在此情况下ー种不可逆的连接应理解为是指该连接不能使其不损坏的情况下被再次分离。作为对焊接连接的一种替代或补充,该中间部分有利的是通过一个紧固柄被拧入该机器部分中。为了补充固定而免于损失、或者为了防止螺纹连接变得松开,此外在该螺纹区域内提供了ー种粘合剂粘合的连接。有利地,该中间部分被实现为具有该紧固柄和一个头部区域,该头部区域在其下方配备有ー个环形表面,该环形表面具体地被实现为是锥形的并且通过该环形表面,该中间部分平坦地并且以精确的配合而支承在该中间部分的一个对应的端面上。由于这种锥形设计,实现了ー种定中心的功能。该夹紧部分优选地被实现为ー个可替换的(磨损性)部分并且因此被可逆地紧固在该中间部分中。这使得能够在对该夹紧部分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以ー种简单且便宜的方式将该刀夹具全部功能恢复,而不需要对于用于整个刀夹具的ー种新的替换件。为此目的,有利地,该夹紧部分是被螺纹连接到该中间部分上,特别是被拧入后者中。为此目的,有利地,该夹紧部分具有一种用于紧固到该中间部分上的刀具接合装置。具体地,为此目的,该夹紧部分的圆周侧面被实现为具有多个接合表面,这些接合表面是用于ー个具有限定的键销宽度的刀具键销。补充地说,在ー种有利的发展中,该夹紧部分是额外地被粘合剂粘合到该中间部分上以便固定以免于损失。这防止了这种螺纹连接因出现的振动而变得逐渐松开。然而,在此情况下对这种粘合剂连接进行选择的方式是使得该夹紧部分可以在不使其损坏的情况下从该中间部分中拧开。为了确保以ー种可靠的方式将カ引入该中间部分中,将该中间部分至少在其多个区域内具体地是通过一种紧固支脚紧固在该中间部分的一个壶型接收件中。因此该夹紧部分至少在其支脚区域(紧固支脚)内被其整个圆周周围的重金属所包围。在此情况下该支脚区域优选地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经过该夹紧部分的总长度的至少50%。该夹紧部分通过其头部区域,优选地通过ー个圆周的、具体是锥形渐缩的另外的环形表面,以精确的配合而支承在该中间部分的ー个另外的端面上,该端面被实现为对应于所述环形表面。有利地,该夹紧部分总体上被实现为ー个(空心的)圆柱形套管,该套管除了该紧固支脚之外,具有一个用于该刀具的接收件。这种空心圆柱形设计提供了冷却剂的中央供 应。在一种优选的设计中,因此还提供的是该中间部分具有一个通入该夹紧部分中的连续的冷却剂通道。在该夹紧部分中实现了ー个适当的连接点,用于将冷却剂引入该刀具中的目的。该夹紧部分的、在该中间部分上突起的区域优选的是与该中间部分的外壁对齐,即,该中间部分和该夹紧部分在它们的分离点处具有相同的外部直径。在此情况下该中间部分本身被实现为朝该夹紧部分圆柱形地或锥形地渐缩。这样的刀夹具是有利地用于铣削操作,即优选的是配备有ー个铣刀。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进ー步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这些特征的一种刀具系统而被实现。根据后者,在一种优选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4 DE 102011012144.71.一种刀夹具(2),被实现为用于紧固到ー个机床上并且用于可逆地接收ー个旋转刀具(4)、具体是用于接收ー个铣刀,其特征在干,它是以至少三个部件实现的,具有一个后部机器部分出),该后部机器部分由易延展的弾性工具钢制成、用于可逆地紧固到该机床上;并且具有ー个前部夹紧部分(10),该前部夹紧部分由工具钢制成、用于可逆地接收该刀具(4);并且具有一个中间部分(8),该中间部分由ー种重金属制成、被置于该机器部分(6)与该夹紧部分(10)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夹具(2),其特征在于,该重金属是ー种由粉末冶金法生产的材料。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刀夹具(2),其特征在于,这种重金属的密度是在12与18g/ccm之间的范围之内。4.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夹具(2),其特征在干,该中间部分(8)的材料体积大于该夹紧部分(10)的材料体积,具体地大出两倍以上。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夹具(2),其特征在干,该中间部分(8)是通过一种螺纹连接和/或通过ー种材料粘合而紧固到该机器部分(6)上,具体地是被焊接在其中。6.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夹具(2),其特征在干,该中间部分(8)具有ー个紧固柄(16),该中间部分通过该紧固柄而位于该机器部分¢)中的一个接收件中,并且该中间部分此外优选地具有一个环形的、具体是锥形的表面(18),通过该表面该中间部分以精确的配合而支承在该机器部分出)的一个端面(20)上。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霍博姆H·G·曼纳W·齐茨曼
申请(专利权)人: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