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625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8:24
一种列管式油冷却器,用于对塑料机械、液压设备等管道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包括左端盖、右端盖、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多片相互错开装于壳体内以使液压油迂回曲折流动的折流板以及通过两块固定板装在壳体内腔中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均由若干根沿壳体轴向排列的换热管组成,两块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并与固定板连接,右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组件相通,出水口与出水组件相通,其中,换热管外周壁上紧套有套筒,套筒外周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换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的冷却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冷却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对塑料机械、液压设备等管道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的列管式油冷却器。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塑料机械、液压设备等一般都是通过液压油来传递动力的,长时间工作在塑料机械和液压设备管道内的液压油经常会因管道中控制阀的阻力及油缸中活塞的反推力而产生大量热量,为将液压油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液压元件可靠地运行,人们通常都会在液压管道上安装一个列管式油冷却器,该列管式油冷却器一般包括左端盖、右端盖、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多片相互错开装于壳体内以使液压油迂回曲折流动的折流板以及通过两块固定板装在壳体内腔中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均由若干根沿壳体轴向排列的换热管组成,两块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位于壳体左、右两侧并与固定板连接,右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组件相通,出水口与出水组件相通,工作时,塑料机械或液压设备管道内的液压油经进油口流入壳体内腔中,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迂回曲折流动后经壳体上的出油口流出,外部冷却水不断地从右端盖上的进水口流入进水组件内,碰到左端盖后经出水组件逆向回流,最终从右端盖上的出水口流出,在此过程中,冷却水会不断地将液压油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液压油的目的。虽然上述列管式油冷却器已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中若干根换热管的外表面一般都比较光滑,换言之,换热管与液压油的热交换面积较小,因此,上述列管式油冷却器对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的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更好的列管式油冷却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列管式油冷却器包括左端盖、右端盖、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多片相互错开装于壳体内以使液压油迂回曲折流动的折流板以及通过两块固定板装在壳体内腔中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均由若干根沿壳体轴向排列的换热管组成,两块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并与固定板连接,右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组件相通,出水口与出水组件相通,其中,换热管外周壁上紧套有套筒,套筒外周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换热片。本技术所述的列管式油冷却器,其中,壳体外周壁上圆周可均布有若干条轴向散热片。本技术所述的列管式油冷却器,其中,壳体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具有以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换热管的外表面比较光滑,从而导致换热管与液压油的热交换面积较小不同,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的套筒上设置的螺旋形换热片大大增加了换热管与液压油的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的冷却效果。壳体外周壁上圆周均布的若干条散热片大大增加了壳体外周壁的散热面积,散热面积的增大能够在液压油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将液压油的热量迅速向外散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冷却液压管道内液压油的冷却效果。铝合金材料比较轻,能够在不降低壳体散热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安装有支脚时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图2是沿图I中“A-A”线且隐藏支脚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中换热管与套筒装配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中壳体沿“B-B”线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包括左端盖I、右端盖8、设置有进油口 7和出油口 4的壳体6、五片相互错开装于壳体6内以使液压油迂回曲折流动的折流板13以及通过两块固定板2装在壳体6内腔中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均由若干根沿壳体6轴向排列的换热管14组成,各换热管14穿过折流板13与固定板2密封紧配合连接,五片折流板13均套在螺杆16上,螺杆16左端与固定板2连接,螺杆16右端连接有压紧螺母,最左侧的折流板13与固定板2之间以及各折流板13之间均设有等距离的定位铜管17,两块固定板2分别焊接在壳体6的左、右两端,壳体6由招合金材料制成,壳体6中部设有与壳体6内腔相通的排油口 12,排油口 12上密封连接有一个紧定螺钉,壳体6外周壁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条轴向散热片3(见图I、图2和图5),轴向散热片3与壳体6为一整体,左端盖I和右端盖8分别位于壳体6的左、右两侧,左端盖I通过螺钉与壳体6左侧的固定板2连接,右端盖8通过螺钉与壳体6右侧的固定板2连接,右端盖8上设置有进水口 10和出水口 9,进水口 10与进水组件中的各换热管14相通,出水口 9与出水组件中的各换热管14相通,各换热管14外周壁上均紧套有一个套筒18,套筒18外周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换热片15 (见图2、图3和图4)。如图I所示,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在使用时,通常都是通过U型螺栓5和支脚11安装在塑料机械或液压设备上的。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本技术列管式油冷却器工作时,塑料机械或液压设备管道内的液压油经进油口 7流入壳体6内腔中,并在折流 板13的作用下迂回曲折流动后经壳体6上的出油口 4流出,外部冷却水不断地从右端盖8上的进水口 10流入进水组件中的换热管14内,碰到左端盖I后经出水组件中的换热管14逆向回流,最终从右端盖8上的出水口 9流出,在此过程中,冷却水不断地将液压油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液压油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如换热管14、套筒18和螺旋形换热片15可制成一个整体,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管式油冷却器,包括左端盖(I)、右端盖(8)、设置有进油口(7)和出油口(4)的壳体(6)、多片相互错开装于壳体(6)内以使液压油迂回曲折流动的折流板(13)以及通过两块固定板(2)装在壳体(6)内腔中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均由若干根沿壳体(6)轴向排列的换热管(14)组成,两块固定板(2)分别连接在壳体出)的左、右两端,左端盖(I)和右端盖(8)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江北通和铜管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