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358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反光镜定位支撑机构、仿形定位压合装置、气密杆,分别用于反光镜与灯壳的固定、灯壳定位与向下压合、气密性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压合完成后马上进行气密检测,无需转序,两操作一体化进行,降低员工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反光镜和灯壳实现自动压合,保证压合一致性100%,提高压合质量,确保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车辆前雾灯进行灯壳与反光镜压合以及气密性检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用构件的性能检测装置,尤其涉及车灯的气密性检测工具,具体地说是ー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前雾灯灯壳与反光镜间一般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由连接处的夹层内的圆形 橡胶圈密封。这样,在组装过程中就要求先将灯壳与反光镜连接在一起,之后再进行气密检測。先采用手工压合,压合好后转序到气密检测装置上进行气密检测的装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I、灯壳和反光镜间采用手工方式压合,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而且不能保证压合质量,会影响产品品质。II、压合完成后还需转序进行气密检测,这样做就使得员エ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压合完成后马上进行气密检测,无需转序,两操作一体化进行,降低员エ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反光镜和灯壳实现自动压合,保证压合一致性100%,提高压合质量,确保产品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包括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仿形定位压合装置、气密杆,其中I、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包括顶端所处高度相同且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定位机构与ー个支撑机构;定位机构的顶部分别设有可向三角形中心区域水平伸縮的灯壳卡脚压紧滑块;支撑机构的顶部设有可向三角形中心区域水平伸縮的反光镜固定滑块;II、仿形定位压合装置包括可竖向升降的仿形胎具,仿形胎具的工作部分即下部的结构与灯壳结构相适配,仿形胎具位于反光镜支撑定位装置的上方;III、气密杆竖直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下部,气密杆能够上下伸縮。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仿形定位压合装置固定设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上下相隔平行设置的水平的下底板与上顶板,上顶板与下底板间固联有不共面的至少三根支撑杆;支撑机构、定位机构的底端固定于下底板的上表面;仿形定位压合装置的顶端固定于上顶板的底面;气密杆的底部固联于小气缸的伸缩杆上;小气缸设于气密杆下方并于下底板上固定,且其伸缩杆竖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限定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的第一支撑杆与固定于第一支撑杆顶端的支撑块;所述气密杆的顶部位于支撑块内侧下方。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与分别于第ニ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顶端固定的第一仿形定位块、第二仿形定位块;所述第一仿形定位块与第二仿形定位块为仿反光镜形构件。所述仿形定位压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上顶板底面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双伸縮杆向下延伸,仿形胎具固联于双伸缩杆的下端。作为本技术的更进ー步的限定 支撑块上设有水平向的第一滑槽,反光镜固定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反光镜固定滑块的外端与第一卡紧气缸的水平伸缩杆的工作端固联;第一卡紧气缸固定设于下底板上;第一仿形定位块、第二仿形定位块上分别设有水平向的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两只灯壳卡脚压紧滑块分别限位于第二滑槽与第三滑槽内;两只灯壳卡脚压紧滑块的外端分别与第二卡紧气缸、第三卡紧气缸的水平伸缩杆的工作端固联;所述仿形胎具与双伸缩杆间还联接有胎具安装板、胎具调整板,仿形胎具固定在胎具安装板上,胎具安装板经内六角螺钉与胎具调整板连接;胎具安装板在四角处设有螺纹孔,胎具调整板的相应处设有圆孔,圆孔的孔径大于螺纹孔的孔径,二者间存在间隙;胎具调整板经内六角螺钉与双轴气缸联接;仿形胎具的底端设有用于吸附灯壳的吸盘。作为本技术的最后限定,所有气缸,即第一卡紧气缸、第二卡紧气缸、第三卡紧气缸、双轴气缸、小气缸的动作及动作顺序均由PLC模块控制。本技术的其它特征还有仿形胎具采用PVC板为骨架,以环氧树脂仿形定位灯壳。(定位准确制作成本低廉)本技术的原理如下该エ装通过两个仿形定位块定位反光镜,支撑块支撑反光镜,保证反光镜定位准确、放置平衡、水平放置。反光镜固定时米用第 ^紧气缸带动反光镜固定滑块顶出,将反光镜固定;然后第二卡紧气缸和第三卡紧气缸带动灯壳卡脚压紧滑块顶出,将灯壳卡脚压住,防止在进行气密检测时气密杆上伸时将灯壳顶翻。灯壳通过仿形胎具(PVC板骨架,环氧树脂仿灯壳形状做成)准确定位;通过竖直方向开有的螺钉与圆孔的间隙来可对仿形胎具在水平面内进行位置的微调,做到定位准确在进行压合气密エ序时首先将反光镜固定,灯壳通过仿形定位胎上的吸盘吸附。双轴气缸压下将灯壳与反光镜连接在一起,压合好后双轴气缸退回,小气缸带动气密杆顶出进行气密检测,检测完成后取消卡紧,员エ拿取エ件进行下ーエ序工作。从而完成压合气密一体化进行。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I、该エ装制作结构简单,且制作エ艺简单成本低廉,投入较少,生产周期短,不需要较高水平的机械加工设备,易于工程化批量生产、造价低廉;II、通过使用该结构エ装能实现前雾灯压合气密一体化进行,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及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员エ的工作量;III、该エ装采用PLC程序控制,控制精准,运行安全可靠,比较其它控制方式优势明显。本技术适用于对车辆前雾灯进行灯壳与反光镜压合、气密性检测,一体进行。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反光镜卡脚21的固定方式示意图;图3为利用本技术实施例加工成型后产品的密封示意图;图4图I所示实施例中灯壳卡脚21的定位方式示意图。图中101、第一仿形定位块,102、第二仿形定位块,2、支撑块,301、第一支撑杆,302、第二支撑杆,303、第三支撑杆,4、下底板,5、第 ^紧气缸,6、反光镜固定滑块,7、第三卡紧气缸,8、第二卡紧气缸,9 一 10、灯壳卡脚压紧滑块,11、气密杆,12、胎具调整板,13、胎具安装板,14、双轴气缸,15、仿形胎具,16、上顶板,17、支撑杆,18、小气缸,19、反光镜,20、灯壳卡脚,21、反光镜卡脚,22、圆形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图I所示为ー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仿形定位压合装置、气密杆11。其中I、机架机架包括上下相隔平行设置的水平的下底板4与上顶板16。上顶板16与下底板4的四角处,通过四根两头带有丝扣的支撑杆17与相配的螺钉连接于一体。II、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包括顶端所处高度相同且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定位机构与ー个支撑机构;I、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于下底板4上表面固定的第一支撑杆301与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第一支撑杆301顶端的支撑块2。气密杆11的顶部位于支撑块2内侧部分的下方。支撑机构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沿指向三角形中心区域的水平方向伸縮的灯壳卡脚压紧滑块;支撑块2上第一滑槽,沿指向三角形中心区域的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滑槽内设有可沿该槽水平伸縮的反光镜固定滑块6。反光镜固定滑块6的外端与第一卡紧气缸5的水平伸缩杆的工作端固联。第一卡紧气缸5固定设于下底板4上。II、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于下底板4上表面固定的第二支撑杆302、第三支撑杆303,还包括分别于第二支撑杆302与第三支撑杆303顶端固定的第一仿形定位块101、第二仿形定位块102。第一仿形定位块101与第二仿形定位块102为仿反光镜形构件,采用铁块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仿形定位压合装置、气密杆,其中 ①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包括顶端所处高度相同且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定位机构与一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顶部设有可向三角形中心区域水平伸缩的反光镜固定滑块;定位机构的顶部分别设有可向三角形中心区域水平伸缩的灯壳卡脚压紧滑块; ②仿形定位压合装置包括可竖向升降的仿形胎具,仿形胎具的工作部分即下部的结构与灯壳结构相适配,仿形胎具位于反光镜支撑定位装置的上方; ③气密杆竖直设置于支撑装置的下部,气密杆能够上下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镜定位支撑装置、仿形定位压合装置固定设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包括上下相隔平行设置的水平的下底板与上顶板,上顶板与下底板间固联有不共面的至少三根支撑杆; 支撑机构、定位机构的底端固定于下底板的上表面; 仿形定位压合装置的顶端固定于上顶板的底面; 气密杆的底部固联于小气缸的伸缩杆上;小气缸设于气密杆下方并于下底板上固定,且其伸缩杆竖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于下底板上表面固定的第一支撑杆与固定于第一支撑杆顶端的支撑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杆的顶部位于支撑块内侧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雾灯压合与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如河许志国黄泽海张莹杨欢王益国何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