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042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到后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中低浓度废水池(1)、厌氧反应池(2)、PACT池(3)、第一沉淀池(4)、水解池(5)、接触氧化池(6)和第二沉淀池(7),所述PACT池(3)、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7)的污泥排放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浓缩池(8),所述污泥浓缩池(8)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压滤机(9)和滤液回调池(10),所述PACT池(3)、水解池(5)和接触氧化池(6)的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占地小、工艺简单,曝气装置的设置,强化了废水处理的速率,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CODcr (化学耗氧量)含量较高,并伴有刺激性气味,在本技术作出以前,目前国内处理此类废水的主要方法有高温焚烧法和生物降解法。前一种方法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很大,不适合民营企业;后一种方法占地大,工艺复杂,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成本、占地小、工艺简单、效果理想的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从前到后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中低浓度废水池、厌氧反应池、PACT池、第一沉淀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PACT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污泥排放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压滤机和滤液回调池,所述PACT池、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备占地小、工艺简单,曝气装置的设置,强化了废水处理的速率,效果理想。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高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低浓度废水池I厌氧反应池2PACT 池 3第一沉淀池4水解池5接触氧化池6第二沉淀池7污泥浓缩池8压滤机9滤液回调池10风机1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处理装置,从前到后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中低浓度废水池I、厌氧反应池2、PACT池(生物碳池)3、第一沉淀池4、水解池5、接触氧化池6和第二沉淀池7,所述PACT池3、第一沉淀池4和第二沉淀池7的污泥排放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浓缩池8,所述污泥浓缩池8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压滤机9和滤液回调池10,所述PACT池3、水解池5和接触氧化池6的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管道和风机11相连。本技术设备占地小、工艺简单,PACT池、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使得气液固三相间传递速率大大提高,再配合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可以降解大部分有机物,效果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中低浓度不饱和聚酯工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到后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中低浓度废水池(I)、厌氧反应池(2)、PACT池(3)、第一沉淀池(4)、水解池(5)、接触氧化池(6)和第二沉淀池(7),所述PACT池(3)、第一沉淀池(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静沈振凡芮玉峰陈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明大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