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慧彬专利>正文

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3835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包括偏心轴、定子、转子、柱塞、连杆滑靴、控油阀,其特征在于定子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定子的内壁沿径向均匀分布有一组定子油孔,且此一组定子油孔分别与一组控油阀对应连接,偏心轴设在定子内,转子设在定子内且套接在偏心轴外,转子底部设有转子防自转机构,转子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一组柱塞孔,一组柱塞分别设在一组柱塞孔内,在柱塞孔底部和柱塞之间设有柱塞回位弹簧,一组连杆滑靴的顶部分别设在一组柱塞内且与一组柱塞球绞连接,一组连杆滑靴的底部与定子内壁滑动连接且与一组定子油孔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油灵敏可靠,液压油泄漏少,故障率低,且能有效克服现有径向柱塞泵配流方式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径向柱塞泵
,尤其是涉及ー种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
技术介绍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ー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的往复运动,使密封エ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径向柱塞泵作为柱塞泵的ー种,是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与驱动轴垂直的柱塞泵。径向柱塞泵由定子、转子、连杆滑靴、柱塞、配流机构等组成。配流机构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轴配流与阀配流。采用轴配流的径向柱塞泵由于在配流轴上存在较大的径向力,使得配流轴有偏磨、抱轴的现象发生。另外,配流轴与衬套之间磨损后的间隙不能自动补偿,造成径向柱塞泵泄漏较大,这些原因限制了径向柱塞泵的转速和额定压力的进ー步提高。采用阀配流的径向柱塞泵由于阀的惯性会导致其与柱塞的运动不协调,经常造成故障。例如,柱塞从吸油过程转换到压油过程吋,当柱塞已经开始往上运动的瞬间,由于阀的惯性会导致阀的动作滞后于柱塞的动作,此时吸油阀尚未关闭,压油阀还未打开,这样就会造成柱塞将油压到吸油腔。同理,柱塞从压油过程转换到吸油过程吋,当柱塞开始往下运动的瞬间,压油阀尚未关闭,吸油阀还未打开,这样柱塞将从压油腔吸油。阀配流的滞后现象使径向柱塞泵的实际排量比理论计算值要低,泵的转速愈高此滞后现象愈严重,所以采用此种配流方式的径向柱塞泵的额定转速一般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配流灵敏可靠,液压油泄漏少,故障率低,且能有效克服现有径向柱塞泵配流方式缺点的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包括偏心轴、定子、转子、带有中心油孔的ー组柱塞、一组连杆滑靴、ー组控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所述的定子的内壁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定子油孔,且此一组定子油孔分别与所述的ー组控油阀对应连接,所述的偏心轴设在所述的定子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前轴承组件和所述的后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偏心轴与所述的定子同轴心,所述的转子设在所述的定子内且套接在所述的偏心轴外,所述的转子底部设有转子防自转机构,所述的转子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柱塞孔,所述的ー组柱塞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孔内,所述的柱塞与所述的柱塞孔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柱塞孔底部和所述的柱塞之间设有柱塞回位弹簧,此柱塞回位弹簧与所述的柱塞相靠接,所述的一组连杆滑靴的顶部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内且与所述的ー组柱塞球绞连接,所述的一组连杆滑靴的底部与所述的定子内壁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的ー组定子油孔相对应, 所述的连杆滑靴为连杆与滑靴的组合体,所述的滑靴内设有滑靴底部油槽、进油滑轨和出油滑轨,所述的连杆滑靴内部设有贯通的连杆滑靴油道,此连杆滑靴油道一端与所述柱塞上的中心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滑靴底部油槽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与所述的定子油孔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为矩形, 所述的控油阀由阀体,分别设在此阀体内的进油阀和出油阀所组成,所述的进油阀包括设在所述阀体内的进油阀滑槽,与此进油阀滑槽滑动连接的进油阀滑块,所述的进油阀滑块与进油阀摇臂的ー个支臂相连接,此进油阀摇臂的另ー个支臂与进油阀阀芯相连接,所述的进油阀摇臂与固定在所述阀体上的进油阀摇臂轴相铰接,所述的进油阀阀芯设在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ー对进油阀阀芯导环内,且与此ー对进油阀阀芯导环滑动连接,在所述的ー对进油阀阀芯导环之间设有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进油阀阀座,在所述的进油阀阀芯上设有进油阀阀芯回位弹簧, 所述的出油阀包括设在所述阀体内的出油阀滑槽,与此出油阀滑槽滑动连接的出油阀滑块,所述的出油阀滑块与出油阀摇臂的ー个支臂相连接,此出油阀摇臂的另ー个支臂与出油阀阀芯相连接,所述的出油阀摇臂与固定在所述阀体上的出油阀摇臂轴相铰接,所述的出油阀阀芯设在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ー对出油阀阀芯导环内,且与此ー对出油阀阀芯导环滑动连接,在所述的ー对出油阀阀芯导环之间设有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的出油阀阀座,在所述的出油阀阀芯上设有出油阀阀芯回位弹簧; 所述的转子防自转机构由固定在所述转子底部的水平轴套,设在此水平轴套内且与之滑动连接的水平轴,分别固定在此水平轴两端的ー对垂直轴套,分别设在此ー对垂直轴套内且与此ー对垂直轴套滑动连接的ー对垂直轴所组成,所述的垂直轴与所述的定子固定连接; 所述的进油滑轨和出油滑轨分别与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的长边平行且与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的短边相连接,所述的进油滑轨和出油滑轨的滑轨表面轮廓为曲面或平面; 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覆盖所述的定子油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O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连杆滑靴的摆动,控制控油阀的开启与闭合,使控油更加灵敏可靠,克服了现有径向柱塞泵中阀配流由于阀与柱塞运动不协调,故障率高的缺点; 2)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连杆滑靴式配流,避免了现有径向柱塞泵中轴配流由于配流轴磨偏造成的抱轴,泄油现象,从而减小了故障率,延长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3)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改变了原有的配流方式,使径向柱塞泵的转速明显提尚,从而提闻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I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杆滑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B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A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ー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包括偏心轴3、定子8、转子9、带有中心油孔4的一组柱塞7、一组连杆滑靴5、一组控油阀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8底部与底座I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8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轴承组件20和后轴承组件16,所述的定子8的内壁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定子油孔10,且此ー组定子油孔10分别与所述的ー组控油阀11对应连接,所述的偏心轴3设在所述的定子8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前轴承组件20和所述的后轴承组件16相连接,所述的偏心轴3与所述的定子8同轴心,所述的转子9设在所述的定子8内且套接在所述的偏心轴3タト,所述的转子9底部设有转子防自转机构,所述的转子9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柱塞孔,所述的ー组柱塞7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孔内,所述的柱塞7与所述的柱塞孔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柱塞孔底部和所述的柱塞7之间设有柱塞回位弹簧2,此柱塞回位弹簧2与所述的柱塞7相靠接,所述的ー组连杆滑靴5的顶部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7内且与所述的ー组柱塞7球绞连接,所述的ー组连杆滑靴5的底部与所述的定子8内壁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的ー组定子油孔10相对应。如图1、3、4所示,所述的连杆滑靴5为连杆与滑靴的组合体,所述的滑靴内设有滑靴底部油槽22、进油滑轨21和出油滑轨23,所述的连杆滑靴5内部设有贯通的连杆滑靴油道6,此连杆滑靴油道6 —端与所述柱塞7上的中心油孔4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滑靴底部油槽22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22与所述的定子油孔10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22为矩形。如图5、6所示,所述的控油阀11由阀体18,分别设在此阀体内的进油阀17和出油阀19所组成,所述的进油阀17包括设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包括偏心轴、定子、转子、带有中心油孔的ー组柱塞、一组连杆滑靴、ー组控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子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所述的定子的内壁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定子油孔,且此一组定子油孔分别与所述的ー组控油阀对应连接,所述的偏心轴设在所述的定子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前轴承组件和所述的后轴承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偏心轴与所述的定子同轴心,所述的转子设在所述的定子内且套接在所述的偏心轴外,所述的转子底部设有转子防自转机构,所述的转子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ー组柱塞孔,所述的ー组柱塞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孔内,所述的柱塞与所述的柱塞孔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柱塞孔底部和所述的柱塞之间设有柱塞回位弹簧,此柱塞回位弹簧与所述的柱塞相靠接,所述的ー组连杆滑靴的顶部分别设在所述的ー组柱塞内且与所述的ー组柱塞球绞连接,所述的ー组连杆滑靴的底部与所述的定子内壁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的ー组定子油孔相对应, 所述的连杆滑靴为连杆与滑靴的组合体,所述的滑靴内设有滑靴底部油槽、进油滑轨和出油滑轨,所述的连杆滑靴内部设有贯通的连杆滑靴油道,此连杆滑靴油道一端与所述柱塞上的中心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滑靴底部油槽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与所述的定子油孔相连通,所述的滑靴底部油槽为矩形, 所述的控油阀由阀体,分别设在此阀体内的进油阀和出油阀所组成,所述的进油阀包括设在所述阀体内的进油阀滑槽,与此进油阀滑槽滑动连接的进油阀滑块,所述的进油阀滑块与进油阀摇臂的ー个支臂相连接,此进油阀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慧彬
申请(专利权)人:吕慧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