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295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碱性过氧化氢高级氧化法,对有机含氰废水进行反应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生物A/O工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从而使得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现对有机含氰废水的有效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由于过氧化氢作为一种理想和清洁的氧化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并能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反应pH控制在碱性,可以有效防止剧毒氰化氢气体的逸出。另外,操作条件简单,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氰化物被广泛应用于油漆,橡胶,医药,染料等行业,在石油化工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产生的废水大多含有高浓度的复杂有机污染物和高毒性的氰化物,因此寻求ー种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对此类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I)精馏法,精馏法是利用废水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达到分离目的,这种方法能耗特别大,一般情况下不被采用。2)活性炭吸附法,该方法的处理效率低,成本相对较高。3)化学氧化法,比较成熟的化学氧化法有高温水解法,焚烧法,湿式氧化法。焚烧法的优点是处理比较彻底,但存在消耗大量辅助燃料油和二次污染的问题。高温水解法需用特殊设备,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运行费较高,此外还会带来酸碱污染和氨氮问题,对后续的生化处理产生抑制作用,在国外已基本被淘汰,国内采用该方法的较多。湿式氧化法(WAO)又称湿式燃烧法,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含氰废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该技术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而我国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该方法的工作条件苛刻,对设备的技术要求严格、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很高。4)生化法,该法具有处理费用低廉、易于管理的优点,因此在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时往往将其作为首选エ艺。但是,生物法只能处理极低浓度而且浓度范围波动小的含氰废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后方可进行生化处理。目前常用的预处理工艺有ニ氧化氯法,芬顿试剂氧化法和臭氧法。ニ氧化氯法和芬顿法对设备腐蚀严重,而且存在潜在的剧毒气体氯化氰和氢化氰的逸出风险,臭氧耗电量大,处理费用高。随着过氧化氢生产エ艺的日渐成熟和价格的下降,过氧化氢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过氧化氢能有效地去除采矿业和电镀业中所产生的无机含氰废水,曹学增等人用过氧化氢处理镀锡含氰废水,出水氰化物低于O. 5mg/L。赵冰等人采用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氢法对染料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染料废水中的无机氰化物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以上技术研究为过氧化氢用于有机废水中氰化物去除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适用于对高含盐量エ业废水的浄化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面,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进水泵向反应装置内输入待处理的有机含氰废水;B.通过药剂输入装置将过氧化氢和含铜催化剂投加到反应装置内,并与有机含氰废水搅拌混合,通过过氧化反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C.通过补碱装置向反应装置输入碱液,用以调节反应pH值;D.通过出水泵将反应装置内预处理后的废水输入生化降解处理装置,通过A/0エ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达标后排放。在步骤B中,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5 3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8mg/L ;在步骤C中,控制反应pH值为8. O 11. 0,反应停留时间为I 5小时。在步骤B中,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20 2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4mg/L ;在步骤C中,控制反应pH值为9. O 10,反应停留时间为I 2小时。另ー方面,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接收待处理的有机含氰废水,并进行氧化反应预处理;药剂输入装置,与反应装置相连,输入供反应的氧化剂和含铜催化剂;补碱装置,与反应装置相连,输入碱液以控制反应PH值;生化降解处理装置,与反应装置相连,接收预处理后的废水,并通过A/0エ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达标后排放。 所述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罐、设于反应池罐内的搅拌器,反应池罐的输入端接进水泵,输出端接出水泵。所述的药剂输入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和硫酸铜储罐,过氧化氢储罐和硫酸铜储罐分别通过各自的加药泵与反应池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补碱装置包括碱液储罐、PH探头和PH控制器,碱液储罐通过补碱泵与反应池罐相连,PH探头设于反应池罐下部,用以检测反应PH值,PH控制器与PH探头相连,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补碱泵的开关。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反应池罐上的液位控制器,用以检测反应池罐的液位,并对出水泵进行相应控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采用碱性过氧化氢高级氧化法,对有机含氰废水进行反应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生物A/0エ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从而使得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现对有机含氰废水的有效处理。由于过氧化氢作为ー种理想和清洁的氧化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井能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反应PH控制在碱性,可以有效防止剧毒氰化氢气体的逸出。另外,操作条件简单,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氰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參阅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反应装置、药剂输入装置、补碱装置和生化降解处理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罐8、设于反应池罐8内的搅拌器9,反应池罐8的输入端接进水泵I,输出端接出水泵11,通过进水泵I向罐内输入待处理的有机含氰废水,用于进行氧化反应预处理。药剂输入装置与反应装置相连,包括过氧化氢储罐4和硫酸铜储罐7,过氧化氢储罐4和硫酸铜储罐7分别通过各自的加药泵5与反应池罐8的输入端相连,分别用于添加供反应的氧化剂和含铜催化剂,其中氧化剂可采用过氧化氢,催化剂则可采用硫酸铜。补碱装置也与反 应装置相连,包括碱液储罐17、PH探头15和PH控制器14,碱液储罐17通过补碱泵16与反应池罐8相连,PH探头15设于反应池罐8下部,用以检测反应PH值,PH控制器14与PH探头15相连,接收检测信号并控制补碱泵16的开关,当pH低于设定下限时,启动补碱泵16向反应池罐8加碱,当pH值高于设定下限时停止补碱泵16。生化降解处理装置6与反应装置相连,,由厌氧池、曝气池、ニ沉池、气浮池、出水调节池等构成,通过反应池罐8的出水泵11接收预处理后的废水,并通过A/0エ艺(Anoxic/Oxic厌氧好氧エ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达标后排放。该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反应池罐8上的液位控制器,用以检测反应池罐8的液位,当反应池罐8内液位上升至上限值时,启动出水泵11进行排放,当反应池罐8内液位下降至下限值时,出水泵11将停止工作。请结合图2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启动进水泵I,将有机含氰废水输入反应池罐8,调节进水阀2的开度,使进水流量计3达到设定值;然后,分别启动两个加药泵5,根据设定好的加药泵5流量,将过氧化氢和硫酸铜分别输入反应池罐8内,同时开启搅拌器9,与废水充分混匀;其中,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计算得出,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5 3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8mg/L,而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20 2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4mg/L为较佳。再启动补碱泵16,由碱液储罐17向反应池罐8内输入碱液,并设定pH控制器14的上限和下限值,由pH探头15实时监测反应池罐8内的反应pH值,当反应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进水泵向反应装置内输入待处理的有机含氰废水; B.通过药剂输入装置将过氧化氢和含铜催化剂投加到反应装置内,并与有机含氰废水搅拌混合,通过过氧化反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C.通过补碱装置向反应装置输入碱液,用以调节反应pH值; D.通过出水泵将反应装置内预处理后的废水输入生化降解处理装置,通过A/Οエ艺进行生物氧化和脱氮,达标后排放。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5 3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8mg/L ; 在步骤C中,控制反应pH值为8. O 11.0,反应停留时间为I 5小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控制过氧化氢与氰化物的质量比为20 200,控制含铜催化剂投加量为O 4mg/L ; 在步骤C中,控制反应pH值为9. O 10,反应停留时间为I 2小时。4.一种有机含氰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装置,接收待处理的有机含氰废水,并进行氧化反应预处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源瞿贤康健灵王晓青毛林官许研王乔刘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