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938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包括保温组合式隧道体、干燥室、循环风机、远红外加热盘管、压缩机组、散热器以及温控装置;所述远红外加热盘管分别铺设在所述干燥室上、下底面;所述的压缩机组和散热器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所述风机通过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的管道将干燥室排出来的空气和外界空气混合后导入干燥室的入风口。优选方案为:干燥室内设置了振动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远红外辐射,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热泵的使用保证了干燥过程的安全、高效;振动床的增设保证了物料干燥的均匀性,提高了物料的干燥速率和系统的能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热泵干燥是一种 热回收设备,一般采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进行物料的干燥。风机将从干燥室出来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导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高湿空气被冷却降温。由于蒸发器的表面温度远远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因而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蒸发器表面凝结并析出,冷凝水通过管道排出。而后,低温空气经冷凝器加热成为高温低湿的空气,送入干燥室,在干燥室中高温低湿空气与物料进行热量交换,高温低湿空气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从而成为湿度较高而温度较低的空气,再经蒸发器冷却除湿,如此往复循环。红外线加热干燥利用电磁辐射传热原理,不需中间媒介而直接由热源传递到被加热物体上,透入物料表面对物料进行三维加热,形成温度内高外低的正向温度场,不存在由于加热中间介质而引起的热能损耗,具有可控性好、加热迅速、干燥时间短、干燥质量高等优点,有效地克服了热泵干燥速率慢、干燥周期长的缺点;然而其存在处理量不够、能效较低等缺点。振动床流化干燥装置中振动床在一定的振动条件下,具有使物料流化的性能,它能够活化物料间的相互接触,物料间的相互作用由恒定的静态力变成瞬时动态力,使物料介质处于振荡状态,在床层中以各种形式不停地运动,形成似流体,具有流体的一般特性,可以改善气固接触,促进热质交换,提高干燥均匀性和效率;然而其存在装置复杂,生产成本闻、能效较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干燥速率快、干燥均匀、处理量大、干燥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效高的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包括保温组合式隧道体、干燥室、循环风机、远红外加热盘管、压缩机组、散热器以及温控装置;所述远红外加热盘管分别铺设在所述干燥室上、下底面;所述的压缩机组和散热器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所述风机通过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的管道将干燥室排出来的空气和外界空气混合后导入干燥室的入风口。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显示器以及风速温湿度测定探头;所述风速温湿度测定探头设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上,测得保温组合式隧道体内空气的风速、湿度和温度,并传送至所述显示器。优选地,所述干燥室内设置了振动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实现了远红外和热泵的联合干燥,利用热泵制取的低温干燥空气既可保证物料的干燥质量,又可快速带走物料表面的水分,使红外能量主要用于驱动水分由内向外的运动,水分的汽化与移走则由热泵完成,形成优势互补型的集成。2、通过在干燥室内增设振动床;通过振动床的运行增加了物料表面气流扰动,使物料表面层流区变薄,提高了物料表面热质交换速率;适当调整振动床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可使物料呈现流化状态,达到流化干燥的效果。3、振动床的运行提高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度,从而提高物料干燥的均匀性;振动床的运行还可提高冷凝器和热泵的工作效率,可以用更低的工作温度干燥更多的物料,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原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I、保温组合式隧道体2、振动床,3、干燥室,4、循环风机,5、显示器,6、风速温湿度测定探头,7、远红外加热盘管,8、压缩机组,9、散热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振动床2、干燥室3、循环风机4、显示器5 (包括风速温湿度显示仪和电脑)、风速温湿度测定探头6、远红外加热盘管7、压缩机组8、散热器9以及风阀、冷凝器、冷凝风机、蒸发器等构成。其中,压缩机组8、冷凝器、冷凝风机、蒸发器以及循环工质构成热泵回路;风阀、干燥室3和循环风机4构成空气回路。干燥室3上、下底面分别铺设红外加热盘管7,循环风机4通过通过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的管道和干燥室3 —端相连,将干燥室3排出来的空气和外界空气混合后导入干燥室3的入风口 ;压缩机组8和散热器9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压缩机组8经散热器9和干燥室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风速温湿度测定探头6设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上,测得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内空气的风速、湿度和温度,并传送至所述显示器5 ;通过显示器5上显示的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内湿度的实时监控数据,合理的调节进出口风门的开张程度,达到合适的系统内空气运行湿度;通过显示器5上显示的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内温度的实时监控数据,合理的调节远红外加热盘管7的运行功率,达到合适的干燥室3内空气流动的温度;通过显示器上5显示的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内风速的实时监控数据,合理的调节循环风机4的运行功率,达到合适的保温组合式隧道体I内空气流动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干燥室3内还设置了振动床2,能够使物料介质处于振荡状态,改善了气固接触,促进热质交换,提高了干燥均匀性和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远红外加热的使用扩大了装置可调温度的范围,可使装置能结合远红外和热泵干燥的特点,实现热泵干燥与远红外干燥间的切换以及联合干燥,利用热泵制取的低温干燥空气既可保证物料的干燥质量,又可快速带走物料表面的水分,使红外能量主要用于驱动水分由内向外的运动,水分的汽化与移走则由热泵完成,形成优势互补型的集成;同时也可以根据物料干燥的要求实现物料的高温、中温和低温干燥。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干燥室内增设振动床;通过振动床的运行增加了物料表面气流扰动,使物料表面层流区变薄,提高了物料表面热质交换速率;适当调整振动床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可使物料呈现流化状态,达到流化干燥的效果;同时,振动床的运行提高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度,从而提高物料干燥的均匀性;振动床的运行还可提高冷凝器和热泵的工作效率,可以用更低的工作温度干燥更多的物料,降低单 位产值的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热泵联合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组合式隧道体、干燥室、循环风机、远红外加热盘管、压缩机组、散热器以及温控装置;所述远红外加热盘管分别铺设在所述干燥室上、下底面;所述的压缩机组和散热器置于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所述风机通过保温组合式隧道体中的管道将干燥室排出来的空气和外界空气混合后导入干燥室的入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苏树强宋小勇连之伟赵艳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