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克君专利>正文

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890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流体组合式聚能装置以框架为主体,采用圆环轨道旋转结构,将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组合为转动叶片架,用弹簧控制叶片单元挡风量,与转动叶片架底座、圆环状驱动齿环形成整体,通过滑轮或磁悬浮在圆环轨道上平稳旋转,再由圆环状驱动齿环把旋转能量传送到发电机组。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是一套由组合部件整合成的旋转装置,避免了目前大型聚能装置如风电机组在制造、运输、安装、维护等方面对大型设备的依赖,使各环节成本大幅降低,为气流、洋流及河流动能利用创造新的契机,使制造更大的流体发电机组成为可能。将该装置发电机组改装为电动机,叶片作适当造型,可作为城市游玩娱乐景观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是一种有效聚集利用气流、洋流及河流能量作发电和推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太阳照射地球引起的大气环流、大海洋流及江河水流携带巨量的能量,是人类发展需要的绿色再生能源资源,在石油、煤炭开采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利用再生绿色能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理想,特别是大气环流、大海洋流覆盖分布广、能量巨大,是获取再生能源的主要取向。世界上风力发电技术已比较成熟,在一些发达国家,风力发电已成规模的发展起来,并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因为风力发电目前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机组大型化是重要的途径,大型机组的重型部件加工需要大型设备,制造难度随之增大。目前风电成本过高的状况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大多国家的风电企业多处于靠国家补贴生存的状况,难与同成本较低的水电、核电和火电实现同电同价。洋流发电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提出的深海浮式风力发电机已生产出样机,但技术仍不够成熟,距规模使用还有一定距离。此外,一些国家在探索潮汐发电、海浪发电的技术,由于成本过高,发电效率不理想,都难以形成规模。针对现有流体利用装置结构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运行安全,安装维护方便,投资成本较低,可建造大规模发电站的新型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可广泛适用于气流、洋流及河流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包括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3)、叶片过载遗风弹簧(4)、转动叶片架底座(5)、圆环状驱动齿环¢)、圆环旋转轨道(7)等,适用于不同流体介质环境,具体装置采用主体部分或全部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的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是用条形材料铆合或焊接成的柱型框架,作为各转动叶片架(2)的中心,相似于机械学轴的形状和功能,是一种概念性的中心轴,在各转动叶片架连接成整体的中心部位,与转动叶片架(2)形成整体,把聚集能量传输到转动叶片架底座(5)。所述的转动叶片架(2)是用条形材料铆合或焊接成一组片型框架,在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周围成辐射状均匀排列,每个转动叶片架横竖分为I到数个单元叶片窗口(9)。各转动叶片架(2)之间用条形材料连接在一起,使装置成为稳定的框架辐射柱状体。所述的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3)是悬挂在叶片组合架上单元叶片窗口(9)的薄板,可以像合叶一样限角上下偏转,型同一面旗帜,迎流时由于叶片过载遗风弹簧阻挡(4)控制,薄板顶流产生推进力;旋转处于逆流状态时,薄板向后自然飘起,减少阻力,使装置两边形成力差,产生推动力;旋转回到迎流状态时,薄板在重力和迎流的作用下恢复挡流状态,周而复始带动聚能装置旋转。所述的叶片过载遗风弹簧(4)固定在单元叶片窗口(9)的横杆上,在风速过大时,叶片推动弹簧后摆,形成遗风口,减弱风的推动力,防止风速过大造成装置的损害,风速减小或旋转减少迎风后,弹簧恹复正常状态。所述的转动叶 片架底座(5)是用来承受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的底座,和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形成整体,转动叶片架底座(5)装上滑轮(9)或磁悬浮后在轨道上转动。所述的圆环状驱动齿环(6)是设置在转动叶片架底座(5)上输出能量的齿环,与转动叶片架底座(5)形成整体,转动叶片架底座(5)在风作用下治轨道转动时,驱动齿环也做圆周运动,带动变速箱(11)和发电机组(12)。所述的圆环旋转轨道(7)是流体聚能组合装置进行旋转滑行轨道,是一闭合的圆圈轨道,引导着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做圆周运动。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是一套整合在一起的旋转组合装置,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3)、叶片过载遗风弹簧(4)、转动叶片架底座(5)、圆环状驱动齿环¢)、圆环旋转轨道(7)都是可以撤分制造,到施工现场再进行组合安装成整体装置,给制造、运输、安装、维护带来了方便,避免了目前如风电机组在制造、运输、安装、维护等方面对大型设备的依赖。由于能灵活的组合制造,不受大型制造、运输、安装设备的限制,使制造更大的风电机组成为可能。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图2为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运用于气流发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气流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由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叶片过载降阻力弹簧(4)、转动叶片架底座(5)、圆环状驱动齿环(6)、闭合圆环旋转轨道(7)等组成。用条形钢管或角钢材料,按圆形铆合或焊接成框架圆柱体,框架圆柱体可以理解为装置的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在框架组合式概念轴周围均匀排列数个横竖分隔的转动叶片架(2),转动叶片架(2)之间用条形钢材相互支撑连接,使之形成圆柱辐射状整体框架,再固定在转动叶片架底座(5)之上。转动叶片架(2)根据需要横竖分隔排列的数个方格型挂架单元(9),每个挂架单元(9)设置一张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⑶尺寸略小于挂架单元(9)的内框尺寸,保证叶片能灵活开启和闭合。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采用轻质金属或化工材料,当风力大到能将逆向的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吹起,装置即产生一个推动叶片旋转的力量,推动力量达到克服静态摩擦力后,装置即开始旋转起来。转动叶片架底座(5)边缘设置滑轮⑶或磁悬浮,与基础平台设置的闭合圆环旋转轨道(7)契合,保证气流聚能组合装置在风力推动时平稳旋转。气流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的主要部件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转动叶片架(2)、转动叶片架底座(5)、圆环状驱动齿环(6)、闭合圆环旋转轨道(7)皆以装置中心点位为圆心,使装置在风力推动时平稳旋转。由圆 环状驱动齿环(6)带动转动叶片架底座(5)下方的传动齿轮(10),把能量传输到变速箱(11)和发电机组(12),实现发电过程。图3为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运用与洋流发电的示意图。洋流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与气流聚能组合装置反向,倒置于海水中,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穿过水面浮架平台(13)。在海水中,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在周围设置转动叶片架(2),根据需要转动叶片架(2)横竖分隔排列的数个挂架单元(9),每个挂架单元设置一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框架组合式概念轴(I)与数列转动叶片架(2)之间用条形材料相互支撑连接,使之形成圆柱辐射状整体框架。在海面上,转动叶片架底座(5)大于框架组合式概念轴在水面浮架平台(13)上的穿孔,转动叶片架底座(5)的边缘下方安装滑轮(8),与设置在水面浮架平台上(13)的闭合圆环旋转轨道(7)或磁悬浮滑轨反扣契合,使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头部悬挂于水面浮架平台(13)下。圆环状驱动齿环¢)固结在装置的转动叶片架底座(5)上,与发电机组齿轮(10)进行连接。在应用于洋流发电装置时,框架组合式概念轴近海底端头设置滑旋头(14),可系绳链(15)辅助稳定海上水面浮架平台(13)。洋流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材料选用耐海水盐蚀的材料,海水浮力可以减少装置带给水面浮架平台(13)的沉降力,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材料比重轻于海水比重时,叶片挂在叶片挂架的近海底端,叶片材料比重大于于海水比重时,叶片挂在叶片挂架的近海面一端。当海水流动力大到能将逆向的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3)顶浮起来时,装置即产生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组合式滑旋聚能装置,由框架组合式概念轴、转动叶片架、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叶片过载遗风弹簧、转动叶片架底座、圆环状驱动齿环、圆环旋转轨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流体组合式聚能装置以框架为主体,采用圆环轨道旋转结构,将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单元组合为转动叶片架,用弹簧控制叶片单元挡风量,与转动叶片架底座、圆环状驱动齿环形成整体,通过滑轮或磁悬浮在圆环轨道上平稳旋转,再由圆环状驱动齿环把旋转能量传送到发电机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组合式概念轴,其特征在于采用条形材料铆合或焊组合为长柱状框架,是各叶片连接成整体的中心部位,为各转动叶片架旋转的概念中心轴,与移动叶片架和转动叶片架底座形成整体,把聚集能量传输到转动叶片架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叶片架,其特征在于采用条形材料组合为横竖多方格窗口,每个方格窗口为一个单元叶片窗口,转动叶片架由I到多个单元叶片窗口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叶片窗口由一个方格窗口和叶片过载遗风弹簧组成,过载遗风弹簧固定在单元叶片窗口的横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向偏转合叶挡流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君
申请(专利权)人:高克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