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景怀专利>正文

皮肤外科感染药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755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2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皮肤外科感染药膏,主要采用一定重量的下述药物制成:紫花地丁,蒲公英,乳香,没药,当归,穿山甲,冰片,麻油,风士林或松香,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腐生肌功能,用后能加快感染消退和病损愈合,不留疤痕,无毒副作用,特别对于慢性疮疡有奇特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中医外科治疗皮肤外科感染的药剂,具体是一种皮肤外科感染药膏
技术介绍
我国传统的中医外科治疗皮肤外科感染方剂尚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组方多以除湿、温经为主,清热解毒、理气活血药物不够,祛腐生肌药物不多,硬化剂沿用铅丹。如“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中,“万应膏”是一规范方剂,组方是生川鸟、生草乌、独活、羌活、生地黄、白蔹、白友、当归、白主、象皮、赤苟、木鳘子、穿山甲、苦参、甘草、玄参、大黄、肉桂各15. 6克,麻油2. 481公斤、官粉I. 06公斤。按硬膏生产工艺(见药剂学)制成不同规格膏药贴。功能活血解毒,治疗痈疽肿毒、痰核流柱。 “万应膏”虽然是中医外科治疗痈疽的规范处方,我们分析认为,生川鸟、生草鸟、独活、羌活是除湿、温经之药,多用于风寒、湿痺,与治疗疮疡的作用关系不密切,如果生用粉剂制作硬膏,生川鸟、生草乌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清热解毒,即抗菌消炎是治疮疡关键,但该处方只有凉血作用的生地黄、玄参,其抗菌作用极弱,不能有效的消除病变部位的感染。穿山甲、白蔹、白芨、象皮有著祛腐生肌的作用,这是该方的主要部分。分析整个处方,我们认为“万应膏”抗菌消炎药物不够,理气活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药物缺欠,除湿药物赘多,临床应用于皮肤外科疗效吸收不佳。硬化剂官粉的杂质中含有铅、汞、砷等有害物质,透皮吸收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认为“万应膏”不是十分理想治疗皮肤外科感染的有效方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中医外科临床治疗中,发现传统的中医治疗皮肤外科感染的药剂存在着一定缺陷,人们对疗效更佳的皮肤外科感染药膏有较多的需求,经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目的在于研制一种皮肤外科感染药膏,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皮肤外科感染疾病。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研制一种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100-200克,蒲公英100-200克,连翘100-200克,白芷100-200克,乳香50-150克,没药50-150克,龙血竭50-150克,当归50-150克,炮穿山甲100-200克,炮猪蹄甲100-200克,炮蜗牛100-200克,碳血余100-200克,苦参100-300克,冰片50-150克,麻油2000-40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组方设计的思路及处方的确立根据皮肤疮疡、炎症发病的机理。祖国医学认为是热毒壅结于肌肤,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炎症期),久热化脓(溃烂期)所致;现代医学确认属于细菌感染,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表现和形状特征的外科感染。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组方的创意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祛腐生肌(肉芽组织生长)三大原则。方药中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白芷均为有效的清热解毒剂,富含多种抗菌(革蓝氏阳性球菌及革蓝氏阴性杆菌)、抗病毒、抗真菌的物质成分,为中药的广谱抗菌素直接作用于感染的病变部位,杀灭病原体,消除致病的原因;龙血竭、乳香、没药具有理气活血、通经达络、祛腐生肌的作用,改善微循环,使炎症区及坏死组织周边区域的血液供应得以改善,纠正了病变部位的氧及营养物质的缺乏,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及组织细胞的生长;穿山甲、猪蹄甲(具有山甲的作用)、蜗牛、血余富含甲壳质,活性多肽,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是组织细胞生长的必要物质,在龙血竭、乳香、没药祛腐生肌的作用下,更能进病态变组织部位肉芽组织生长及皮肤组织细胞的再生,加快炎症消退及病损的愈合,并且还具有促进细胞组织活化,产生大旦的胶元纤维,使愈合的病损不易瘢痕。中药膏外敷多有局部皮肤瘙痒或皮疹不良反应,苦参富含多种生物硷,苦参硷能减少过敏物质释放,防止或减少药物所致的局部皮肤瘙痒;冰片、松香具有通窍引药、散瘀消肿、拔毒排脓的作用,麻油不仅作为基质,同时煎熬后具有消痈、生肌、止痛作用。在组方中,药物配伍的协同作用,如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的组合,提高了抗感染的能力;血竭、乳香、没药、穿山甲的配伍,加强活血化瘀、敛疮消肿、祛腐生肌的力量;穿山甲、蜗牛、猪蹄甲均富含甲壳质、活性肽、氨基酸,是组织细胞生长修复病损的必须物质。另 夕卜,药物经高温炼制,其理化性质均发生变化,协同作用可能倍增。与传统的治疗皮肤外科感染药剂相比,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对疑难皮肤多种感染疗效显著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原料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100克-200克,蒲公英100-200无,连翘100-200克,白芷100-200克,乳香50-150克,没药50-150克,龙血竭80-120克,当归50-150克,炮穿山甲100-200克,炮猪蹄甲100-200克,炮蜗牛100-200克,碳血余100-200克,苦参100-300克,冰片50-150克,麻油2000-40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本专利技术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原料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120-180克,蒲公英120-180克,连翘120-180克,白芷120-180克,乳香80-120克,没药80-120克,龙血竭50-150克,当归80-120克,炮穿山甲120-180克,炮猪蹄甲120-180克,炮蜗牛120-180克,碳血余120-180克,苦参120-250克,冰片80-120克,麻油2500-35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本专利技术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原料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100克,蒲公英100克,连翘100克,白芷10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龙血竭50克,当归50克,炮穿山甲100克,炮猪蹄甲100克,炮蜗牛100克,碳血余100克,苦参100克,冰片50克,麻油20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本专利技术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原料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200克,蒲公英200克,连翘200克,白芷100克,乳香150克,没药150克,龙血竭150克,当归150克,炮穿山甲200克,炮猪蹄甲200克,炮蜗牛200克,碳血余200克,苦参300克,冰片150克,麻油40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本专利技术皮肤外科感染药膏采用以下重量原料药物制成紫花地丁 150克,蒲公英150克,连翘150克,白芷150克,乳香100克,没药100克,龙血竭100克,当归100克,炮穿山甲150克,炮猪蹄甲150克,炮蜗牛150克,碳血余150克,苦参200克,冰片100克,麻油3000晕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药膏的制备分软膏及硬膏,药物成分基本相同,其制作工艺不同。软膏的基质为麻油、凡士林,制取的方法是参照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处方中除龙血竭、没药、乳香、冰片外,其余药物浸泡于用铁锅盛的麻油中24小时后,文火把药物熬至枯黄,过滤留取药液,待温度低于60至70度时加入龙血竭、没药、乳香、冰片细粉搅拌均匀,贮放备用。使用时按药液\凡士林2 5配制成软膏,根据病变大小摊涂于敷料上外敷。硬膏的基质为松香、麻 油,制取的方法把药物各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按比例取松香/麻油/药粉I. 2:0. 2:1,先文火把松香溶化后按先粗料后细料顺序缓慢加入药粉,不断搅拌,等药液滴水成珠停火降温存放备用。使用时文火加热40至50度成糊状,摊涂于不同规格的棉布上应用。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祛瘀、祛腐生肌。用于手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外科感染药膏,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药物制成 紫花地丁 100-200克,蒲公英100-200克,连翘100-200克,白芷100-200克,乳香50-150克,没药50-150克,龙血竭50-150克,当归50-150克,炮穿山甲100-200克,炮猪蹄甲100-200克,炮蜗牛100-200克,碳血余100-200克,苦参100-300克,冰片50-150克,麻油2000-4000毫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I的皮肤外科感染药膏,其特征是采用以下重量药物制成 紫花地丁 120-180克,蒲公英120-180克,连翘120-180克,白芷120-180克,乳香80-120克,没药80-120克,龙血竭50-150克,当归80-120克,炮穿山甲120-180克,炮猪蹄甲120-180克,炮蜗牛120-180克,碳血余120-180克,苦参120-250克,冰片80-120克,麻油2500-3500晕升,凡士林或松香适量。3.根据权利要求I的皮肤外科感染药膏,其特征是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怀张勇张军张琰
申请(专利权)人:张景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