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壳体和用于加工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工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6826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其中涡轮增压器壳体的至少一个区段沿纵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壳体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其中,涡轮增压器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或两个叶轮壳体,例如压气机壳体和涡轮机壳体,以及一个轴承壳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工具装置。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通常用于改善内燃机的效率以及因而提高内燃机的功率。涡轮增压器为此具有带涡轮的涡轮机和带压气机转子的压气机,其中,两个叶轮布置在共同的轴上。涡 轮在此通过所连接的内燃机的废气质量流量驱动并且又驱动压气机转子。压气机在此压缩吸入的空气并且将其输送给内燃机。轴在此支承在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壳体中。此外,涡轮机的涡轮布置在涡轮机壳体中以及压气机的压气机转子布置在压气机壳体中。这种涡轮增压器在运行时满足对内燃机或所连接的发动机的最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中的一个就是吸收出现的高温,高温例如基于涡轮增压器壳体中的热的废气质量流量而产生。涡轮增压器的常见结构在此规定单个的壳体,有分别与那里的温度相适应的材料。在此,压气机壳体通常由铝制成,而轴承壳体则由灰铸铁制成,其中,轴承壳体也可以附加地设计成水冷的。涡轮机壳体又通常基于在这个区域中的高温而用有较高镍含量的材料制成。基于用于单个壳体的不同的适用的材料,这些壳体被设计成单独的部件,它们相互连接并且在此还必须相互密封。这种涡轮增压器因此在制造和装配上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涡轮增压器壳体。该技术问题通过带有权利要求I特征的涡轮增压器壳体解决。按照本专利技术,相应地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壳体,其至少部分或全部沿纵向划分成至少两个壳体半部,其中,涡轮增压器壳体的沿纵向划分的区段具有压气机壳体、轴承壳体和/或涡轮机壳体。涡轮增压器壳体在此可以例如由铝或铝合金或由其它金属或金属合金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制造。涡轮增压器壳体在此具有的优势在于,工作轮,也就是轴上的叶轮以及轴的轴承装置,可以预装配以及接下来可以完全置入壳体半部。此外,工作轮可以之前先经受运行均衡(Betreibsauswuchten),而不必事先装配在润轮增压器壳体中。此外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至少部分或完全沿纵向分开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工具装置,其中,工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工具元件以加工沿纵向分开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至少一个区段。本专利技术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扩展设计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参考附图的说明得出。附图说明接下来借助示意性附图中说明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 图I是从密封侧看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壳体半部的剖视 图2是按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剖视图,其中,涡轮增压器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在剖视图中示出; 图3是按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可能的剖面的示意性前视 图4是按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可能的剖面的示意性侧视 图5是按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上壳体半部的剖视图以及用于加工按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加工装置的剖视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和装置,只要不另行说明,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此外,涡轮增压器在下列附图中纯粹示意性地、不照原尺寸地以及特别简化地示出。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壳体半部10的剖视图,其中,壳体半部10在此从密封侧示出。用于密封两个壳体半部10的密封装置还将参考图2详细阐述。在图I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用于容纳密封装的凹部50或凹槽。涡轮增压器壳体12在当前例子中在此具有轴承壳体14、涡轮机壳体16和压气机壳体18,其中,例如全部三个壳体组成一个壳体12。本专利技术在于,在所示情况中,例如全部三个壳体14、16、18首先在理论上组在一起并且作为一个部分制造或例如用一个部件浇成。为了安装转子或叶轮以及为了加工内部的功能面,还限定了一种分划(Teilung),壳体12的内部可以通过这种分划打开。按照本专利技术,这种分划沿纵向例如在水平线或水平的平面中或在与水平的平面呈另一个角度的平面中完成。在接下来的图3和图4中将详细阐述针对在涡轮增压器壳体的纵向的不同分隔面的例子。原则上由压气机壳体18、涡轮机壳体16和轴承壳体14构成的整个涡轮增压器壳体12设计成可以沿纵向分开。但也可以是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仅一个区段沿纵向被分开,其中,所述区段例如包括叶轮壳体16、18和/或轴承壳体14。如图I所不,润轮机壳体16、轴承壳体14和压气机壳体18由至少两个或更多的壳体半部10分别整块地设计。在当前情况下,在图I中涡轮增压器壳体12在水平线上划分成两个壳体半部10。在此,例如由涡轮机壳体16、轴承壳体14和压气机壳体18构成的壳体半部10形成所谓的上部以及由涡轮机壳体16、轴承壳体18和压气机壳体14构成的第二壳体半部形成所谓的下部。在此在图I中从密封侧示出了一个壳体半部10。这个壳体半部10在此与另一个(未示出的)壳体半部固定,例如螺纹连接。为此,在图I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例如设至少一个或多个钻孔20,例如在此为六个钻孔,用于将两个壳体部分相互螺纹连接。但原则上也可以规定壳体半部的其它形式的固定。螺纹连接仅是一个示例。通过沿纵向的分划,在当前例子中为水平的或基本上水平的分划,首先产生直接的优点。因此可以实现工作轮,亦即两个叶轮,如压气 机转子22和涡轮24以及轴26的自动预装配。接下来在涡轮增压器中的装配被明显简化。此外,当规定对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涡轮机壳体16、轴承壳体14和/或压气机壳体12进行附加的恒温处理,例如冷却和/或加热时,可以设一种有流体芯的流体外罩或恒温外罩28。这种流体外罩28在图I的例子中没有背切地包拢例如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轴承壳体区段14和涡轮机壳体区段16,因为在当前例子中,涡轮机壳体16和轴承壳体14应当附加地例如被冷却。以此方式,例如用于制造流体外罩28的砂芯必须不是由多个部分组装和粘接而成。另一个优点在于,至少一个半部或整个涡轮增压器壳体12可以集成在所连接的发动机的发动机缸体和/或气缸头中。在此,可以例如将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下部集成在发动机缸体中以及将上部集成在气缸头中,反之亦可。图I中,轴26支承在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轴承壳体区段14中,涡轮24和压气机 转子22设置在该轴上。涡轮24在此布置在涡轮机壳体区段16中以及压气机转子22布置在压气机壳体区段18中。轴26还具有径向轴承装置30以及选择性地额外具有轴向轴承装置32。在按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划分例如两个钻孔半部(Bohrungshjilften)而形成的润轮增压器中,轴承装置30例如通过弹性作用的凸缘部34在轴向张紧地安装。在图I中轴26通过径向轴承装置30和轴向轴承装置32支承。径向轴承装置30在此具有例如连续的套筒36,套筒在其两个端部上形成各一个滑动轴承区段38,用于在径向支承轴26。套筒36在此上移到轴26上,其中,轴26例如形成带有用于套筒36的止挡的凸肩。在套筒36的另一个端部上,设轴向轴承装置32,其中,轴向轴承装置32具有至少一个例如形式为轴向轴承盘40的轴向轴承。可以选择性附加地在轴向轴承盘40上布置挡油板42。此外可以在套筒36的外侧上选择性地附加地布置层44,该层44由至少一个或多个用耐热或耐高温的弹性材料例如聚合物、弹性体和/或硬橡胶等制成的覆层构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1.13 DE 102009053106.81.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其中,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的至少ー个区段沿纵向被划分成至少两个壳体半部(10、11)。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沿纵向在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平面中被分开。3.按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沿纵向在至少ー个与涡轮增压器壳体(12)的水平平面成0°和360°之间的角(α)的平面内被分开。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至少部分或完全集成在所连接的内燃机的气缸头中。5.按权利要求I至4中至少ー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 (12、14、16、18)至少部分或完全集成在所连接的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52)中。6.按权利要求I至5中至少ー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的下壳体半部至少部分集成在所连接的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52)中并且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的上壳体半部至少部分集成在所连接的内燃机的气缸头中。7.按权利要求I至6中至少ー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涡轮增压器壳体(12、14、16、18)的两个壳体半部(10、11)相互连接优选密封地连接。8.按权利要求I至7中至少ー项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壳体,其特征在干,设置了至少ー个卷边密封机构、O环密封机构和/或弾性体密封机构作为在两个要被连接的壳体半部(10、11)之间的密封装置。9.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贝宁H费特U施韦德尔C乌利希
申请(专利权)人: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