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二端口电源防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570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二端口电源防雷器。其特征是:两联开关,电感器、电感器和继电器的双路长闭触点组成主线路,继电器的双路长闭触点和继电器的双路长闭触点组成副线路,副线路与主线路并联;电感器和电感器的前端直接连接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与防雷电路连接,在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和防雷电路之间的L、N线路上并联自切换线路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雷功能检测模块对防雷电路进行故障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线路切换电路进行控制,确保系统的供电不因防雷器故障而长时间中断,从而确保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雷电防护,达到雷电防护和自切换线路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ー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ニ端ロ电源防雷器。特别是涉及鉄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的雷电防护。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鉄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得到了飞跃地发展,各种自动化的信号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在这些行业中。但由于此类设备耐压低,因此极易受到雷电电涌的危害。毎年,世界各地的鉄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的自动化系统设备都会因雷电直接或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其他损失,轻则导致设备的损坏、重则导致系统的瘫痪或重大人员伤亡。近年来,虽然随着鉄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的企业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和重视,观念也已从过去只重防范直击雷,转变成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范并重。由于直击雷的防范技术已经很成熟,因此他们更多地关注和投入到如何有效防范感应雷的问题上。目前已有许多的防雷厂家研发出了各种自动化系统防感应雷的防雷器并大量应用到这些领域的自动化系统中。随着此类防雷器的广泛使用和发展,自动化系统的ニ端ロ防雷器的防雷效果已达到了目前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目前困扰自动化系统的ニ端ロ防雷器开发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故障时会中断线路的正常工作,只能人为进行切換。这不但浪费大量的专业人员在设备维护上,而且像大型的系统出现大面积故障时容易出现维护人员不能及时进行系统恢复,从而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2011年的“7. 23”甬温线重大鉄路事故的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陷,从而导致雷击造成的故障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故障发生之后,应急处置不カ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因此急需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ニ端ロ电源防雷器成为了自动化系统防雷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制了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ニ端ロ电源防雷器。目的主要是解决铁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中的ニ端ロ防雷器出故障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先进的ニ端ロ防雷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加入防雷功能检测和自切換线路结构,最終达到雷电防护和自切换线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ニ端ロ电源防雷器,包括两联开关I、电感器2、电感器3、继电器Kl的双路长开触点4、继电器Kl的线圈5、防雷故障脱扣器6、防雷故障脱扣器7、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继电器K2的线圈9、压敏电阻10、压敏电阻11、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继电器K3的线圈13,放电管14和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其特征是L、N线路的输入端与两联开关1,电感器2、电感器3和继电器Kl的双路长闭触点4顺序连接组成主线路,L、N线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 点12顺序连接组成副线路,副线路与主线路并联;在两联开关I后端,电感器2和电感器3的前端直接连接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防雷故障脱扣器6接L线路,防雷故障脱扣器7接N线路;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的输出端与防雷电路连接,在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和防雷电路之间的L、N线路上并联自切換线路控制电路,L线路与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连接,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8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L端,N线路直接与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8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N端连接。所述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由防雷故障脱扣器6和防雷故障脱扣器7组成。防雷电路由压敏电阻10、压敏电阻11和放电管14组成。自切换线路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9、继电器K3的线圈 13和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组成。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本技术通过防雷功能检测模块对防雷电路进行故障检测,井根据检测结果对线路切换电路进行控制,确保系统的供电不因防雷器故障而长时间中断,从而确保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雷电防护。解决铁路、石油石化、エ业和电カ等领域中的ニ端ロ防雷器出故障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达到雷电防护和自切换线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ー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ニ端ロ电源防雷器,包括两联开关I、电感器2、电感器3、继电器Kl的双路长开触点4、继电器Kl的线圈5、防雷故障脱扣器6、防雷故障脱扣器7、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继电器K2的线圈9、压敏电阻10、压敏电阻11、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继电器K3的线圈13,放电管14和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主线路由两联开关1,电感器2、电感器3和继电器Kl的双路长闭触点4组成;副线路由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组成;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由防雷故障脱扣器6和防雷故障脱扣器7组成;防雷电路由压敏电阻10、压敏电阻11和放电管14组成;自切换线路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9、继电器K3的线圈13和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组成。L、N线路的输入端与两联开关1,电感器2、电感器3和继电器Kl的双路长闭触点4顺序连接组成主线路,副线路与主线路并联,L、N线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顺序连接组成副线路。在两联开关I后端,电路器2和电感线3的前端的直接连接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防雷故障脱扣器6接L线路,防雷故障脱扣器7接N线路。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的输出端与防雷电路连接,压敏电阻10和压敏电阻11分别与L和N的线路连接,压敏电阻10和压敏电阻11的另一端与放电管14的同一端连接,放电管14的另一端与地连接。在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和防雷电路之间的L、N线路上并联连接自切换线路控制电路,L线路与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连接,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的另端分别与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8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L端,N线路直接与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8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N端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I所示,L、N为线路的输入端,正常工作时人工将两联开关I闭合,通过联动方式使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同时闭合,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中的防雷故障脱扣器6和防雷故障脱扣器7在正常时为短路状态,因此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9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两端与L、N线接通,继电器Kl、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动作,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3断开,继电器Kl的双路长开触点4闭合,主线路导通,副线路开路。当防雷电路出现故障时,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中的防雷故障脱扣器6和防雷故障脱扣器7形成开路状态,继电器Kl的线圈5、继电器K2的线圈9和继电器K3的线圈13的两端无电压,继电器K1、继电器K2和继电器K3动作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3闭合,恢复长闭状态,继电器Kl的双路长开触点4断开,恢复长开状态,主线路开路,副线路导通,从而实现自动切换线路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切换线路的二端口电源防雷器,包括两联开关(I)、电感器(2)、电感器(3)、继电器Kl的双路长开触点(4)、继电器Kl的线圈(5)、防雷故障脱扣器(6)、防雷故障脱扣器(7)、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8)、继电器K2的线圈(9)、压敏电阻(10)、压敏电阻(11)、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继电器K3的线圈(13),放电管(14)和分励脱扣器的长开触点(15),其特征是L、N线路的输入端与两联开关⑴,电感器(2)、电感器(3)和继电器Kl的双路长闭触点(4)顺序连接组成主线路,L、N线路的输入端与继电器K2的双路长闭触点⑶和继电器K3的双路长闭触点(12)顺序连接组成副线路,副线路与主线路并联;在两联开关⑴后端,电感器⑵和电感器⑶的前端直接连接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防雷故障脱扣器(6)接L线路,防雷故障脱扣器(7)接N线路;防雷功能检测脱扣电路的输出端与防雷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