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地下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1662 阅读:10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能够降低地下停车场的造价,又给车辆的停放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圆形地下停车场,它包括外墙、停车架、升降旋转装置及PLC控制器,所述外墙呈圆筒形,圆筒形中部开有进车门洞、内部中部设升降旋转装置、四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每层停车架均由多个矩形停车位依次排列构成。优点:一是极大地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节省了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加快了建造进度;二是占地面积小,且能够同时停放多部车辆,具有高容积率,缓减了停车难的情况;三是停、取车辆非常便捷;四是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出入库的车辆,避免了车辆随意停放打乱了秩序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的情况;五是将矩形停车位之间扇形的区域设计为储水槽,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能够降低地下停车场的造价,又给车辆的停放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圆形地下停车场,属于地下停车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汽车开始广泛地走入家庭,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车辆的停放成了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大、中城市,一个车位甚至要高达几十万元,这样给人带来了巨大负担的同时也限制了汽车行业发展,为了扩大停车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在城市道路上规划了无数的沿街停车场,但是这 种沿街停车场不仅占地面积大,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而且极大的阻碍了交通,给过往的车辆及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另外人们也技术了多种形式的地下停车场,虽然缓减了停车难的情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造价太高,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二是停、取车辆不够便捷,也不方便工作人员管理,三是设备结构复杂,稳定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即能够降低地下停车场的造价,又给车辆的停放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圆形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I、外墙呈圆筒形,圆筒形中部开有进车门洞、内部中部设升降旋转装置、四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每层停车架均由多个矩形停车位依次排列构成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地下停车场在建造时可根据沉箱办法利用圆筒形外墙作为挖土的模子,挖取出停车场所需的空间,同时圆筒形外墙能够随着工作的进行慢慢下沉,挖取工作完工后,圆筒形外墙完全沉入地下,成为地下停车场的外包围墙体,本技术利用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起到极大地降低了建造成本的作用,同时节省了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加快了建造进度,地下停车场内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能够同时停放多部车辆,具有高容积率,缓减了停车难的情况。2、升降旋转装置由载车板、托台、移动台、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构成,载车板底部与移动台间通过滚轮配合,移动台与旋转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与托台间为环形滚动配合,升降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托台升降的设计,是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多层停车架内圈梁上设有多组滑轮组且滑轮组中的滑轮面与托台圆周面呈滚动配合,多层停车架内圈等距设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竖立滑轨,在电机驱动下,滑轮组可运转使托台沿着竖立滑轨升起,从而带动上方的载车板及车辆运动,旋转机构与托台间为环形滚动配合,旋转机构通过滚珠旋转轴由回转电机驱动转动,从而带动托台旋转,使移动台能够停车位的位置对齐,停止旋转后,通过载车板底部与移动台间的滚轮配合,将载车板及车辆移动到车位中,停车完成,停车位的停车面为动力驱动辊面,动力驱动辊面能够将载车板及车辆重新移动到托台上,当车辆需出库时进行相反的操作即可,本技术利用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起到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出入库车辆的作用,避免了车辆随意停放打乱了秩序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的情况,同时钢结构框架非常牢固,能够撑起整个装置,装置的托台四角设有防落下装置,使升降更安全、可靠,保障了装置的稳定性。3、两两矩形停车位间为弧形三角空间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因地下停车场整体为圆筒形,矩形停车位呈放射状排列于停车架上,停车位之间势必会留有扇形的区域无法停放车辆,本技术将这部分区域设计成为 储水槽结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储水槽能够积存雨水,雨水可在次利用,作为出入库车辆的洗车用水或者喷水池的水源,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技术方案一种圆形地下停车场,它包括外墙、停车架、升降旋转装置及PLC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墙呈圆筒形,圆筒形中部开有进车门洞、内部中部设升降旋转装置、四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每层停车架均由多个矩形停车位依次排列构成。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极大地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节省了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加快了建造进度;二是占地面积小,且能够同时停放多部车辆,具有高容积率,缓减了停车难的情况;三是停、取车辆非常便捷,车主不用自行将车开入车库中需找空的车位,省时、省力;四是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出入库的车辆,避免了车辆随意停放打乱了秩序从而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的情况,并且,装置具备很好的稳定性,非常的安全、可靠;五是将矩形停车位之间扇形的区域设计为储水槽,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且积存的雨水可作为出入库车辆的洗车用水或者喷水池的水源,大大地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I是圆形地下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圆形地下停车场的主视图。图3是圆形地下停车场升降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圆形地下停车场的升降旋转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参照附图I 4。一种圆形地下停车场,它包括外墙I、停车架2、升降旋转装置3及PLC控制器6,所述外墙I呈圆筒形,圆筒形中部开有进车门洞、内部中部设升降旋转装置3、四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2,每层停车架2均由多个矩形停车位4依次排列构成,多个矩形停车位4呈放射形环形排列,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所述升降旋转装置3由载车板14、托台8、移动台10、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构成,载车板14底部与移动台10间通过滚轮12配合,移动台10与旋转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与托台8间为环形滚动配合,升降机构通过电机7驱动托台8升降,旋转机构通过滚珠旋转轴11由回转电机13驱动转动,多层停车架2内圈梁上设有多组滑轮组5且滑轮组5中的滑轮面与托台8圆周面呈滚动配合,多层停车架2内圈等距设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竖立滑轨15,所述停车位4的停车面为动力驱动辊面,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所述两两矩形停车位4间为弧形三角空间9,可设计为储水槽,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其圆形地下停车场的停车方法停放车时,驾驶者将自己的汽车由圆筒形门洞开到载车板14上,然后下车、将车门锁好后,将自己所拥有的停车位信息通过刷卡的方式或手动输入的方式输入到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根据事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启动升降机构且将所要停放的汽车上升到其所要停放层的停车架时,指令旋转机构工作且驱动移动台10使载车板14对准所要停放车位,然后启动移动台10,移动台10将车移动到所要停放的车位;取车时,驾驶者通过刷卡的方式或手动输入的方式输入到PLC控制器6, PLC控制器6根据驾驶者输入的信息自动启动升降机构上升到驾驶者车的停放层的停车架2时,自动驱动 载车板14对准停车位,此时停车位4的动力驱动辊面开始工作且将车驱动到载车板14上后,PLC控制器6指令升降机构下降至圆筒形门洞时,指令旋转机构将载车板14对准门洞,此时驾驶者上车将车开出载车板14即可,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的设计思路做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地下停车场,它包括外墙、停车架、升降旋转装置及PLC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墙呈圆筒形,圆筒形中部开有进车门洞、内部中部设升降旋转装置、四周设置有多层停车架,每层停车架均由多个矩形停车位依次排列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形地下停车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旋转装置位于停车架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形地下停车场,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矩形停车位呈放射形环形排列于停车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形地下停车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旋转装置由载车板、托台、移动台、旋转机构及升降机构构成,载车板底部与移动台间通过滚轮配合,移动台与旋转机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哲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铁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