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102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它设在细纱摇架上的上销与后皮辊安装位置之间,包括压力棒、支架、紧固螺钉、紧固螺母、紧固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支架为折弯的“U”形构件,其开口朝下套合在细纱摇架上,可沿细纱摇架横向移动位置;细纱摇架上端面沿牵伸前后方向设有直槽,紧固螺钉穿过支架顶板上的孔和细纱摇架上端面的直槽,与设置在细纱摇架内腔中的紧固块连接,将支架紧固在细纱摇架上;所述支架侧板上设有纵向直槽,压力棒的一端插装在该侧板纵向直槽中,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压力棒的另一端悬伸在该侧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在两个方向移动压力棒的位置,有效控制牵伸后区须条,从而有效改善条干均匀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牵伸后区增加控制点的组件。
技术介绍
在细纱机牵伸区中,细纱机牵伸后区非控制区较长,纤维运动状态的多变性增加了产品条干的不均匀性。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从增加后区牵伸的控制点入手,采取附加压力棒的方法建立一个新的附加摩擦力界,对后区须条进行合理调控,达到改善条干均匀性的目的,国家专利200520011534. O和200510063419. 2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将上销握持处向后侧延伸,延伸部位增设压力棒,压力棒触压在牵伸后区须条上,此技术可以达到控制牵伸后区须条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不同品种须条牵伸后区控制 点的位置相应变化,但现有压力棒的位置是固定在上销握持点后侧的,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因此影响到使用效果。国家专利200820076297. X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前后移动压力棒的位置来设计控制点,而根据细纱机牵伸区的特点,如果压力棒只作前后移动,这种移动就会改变须条沿握持点切线方向喂入这样一个条件,就会影响成纱条干,所以这种可调节性就失去了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通过移动压力棒的位置,有效控制牵伸后区须条,从而有效改善条干均匀性的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它设在细纱摇架上的上销与后皮辊安装位置之间,包括压力棒、支架、紧固螺钉、紧固螺母、紧固块;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为折弯的“U”形构件,其开口朝下套合在细纱摇架外壁上,可沿细纱摇架外壁横向移动位置;所述细纱摇架上端面沿牵伸前后方向设有直槽,紧固螺钉穿过支架顶板上的孔和细纱摇架上端面的直槽,与设置在细纱摇架内腔中的紧固块连接,将支架紧固在细纱摇架上;所述支架侧板上设有纵向直槽,所述压力棒的一端插装在该侧板纵向直槽中,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该侧板上,压力棒的另一端悬伸在该侧板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两侧板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纵向直槽,所述压力棒穿过两侧板上的纵向直槽,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两侧板上,压力棒两端悬伸在两侧板的外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I.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通过沿牵伸前后方向移动支架和沿纵向移动压力棒,可实现压力棒在两个方向的移动,增加控制力,这样有效控制牵伸后区须条,从而有效改善条干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图3所示的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它设在细纱摇架I上的上销与后皮辊安装位置之间,包括压力棒4、支架3、紧固螺钉2、紧固螺母6、紧固块5 ;本技术中,支架3为折弯的“U”形构件,其开口朝下套合在细纱摇架I外壁上,可沿细纱摇架I外壁横向移动位置;所述细纱摇架I上端面沿牵伸前后方向设有直槽I. 1,紧固螺钉2穿过支架3顶板上的孔和细纱摇架I上端面的直槽I. 1,与设置在细纱摇架I内腔中的紧固块5连接,当支架3沿细纱摇架I外壁横向移动到所需位置时,通过紧固螺钉2、紧固块5将支架3紧固在细纱摇架I上;所述支架3侧板上设有纵向直槽3. 1,较优的方案如本实施例在支架3的两侧板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纵向直槽3. I ;压力棒4的一端插装在该侧板纵向直槽3. I中,并通过紧固螺母6紧固在该侧板上,压力棒4的另一端悬伸在该侧板的外侧,较优的方案如本实施例压力棒4穿过两侧板上的纵向直槽3. 1,并通过紧固螺母6紧固在两侧板上,压力棒4两端悬伸在两侧板的外侧。本技术通过支架3沿细纱摇架I横向移动位置,实现压力棒4的横向移动,通过压力棒4沿着支架3上纵向直槽3. I的移动,实现压力棒4的纵向移动,这样可实现压力棒在两个方向的移动。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通过调整压力棒4的位置,可保证须条沿握持点切线方向喂入,增加控制力,有效控制牵伸后区须条,从而有效改善条干均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牵伸后区压力棒组件,它设在细纱摇架(I)上的上销与后皮辊安装位置之间,包括压力棒(4)、支架(3)、紧固螺钉(2)、紧固螺母(6)、紧固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为折弯的“U”形构件,其开口朝下套合在细纱摇架(I)外壁上,可沿细纱摇架(I)夕卜壁横向移动位置;所述细纱摇架(I)上端面沿牵伸前后方向设有直槽(I. 1),紧固螺钉(2)穿过支架(3)顶板上的孔和细纱摇架(I)上端面的直槽(I. 1),与设置在细纱摇架(I)内腔中的紧固块(5)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喜黄智鹏王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