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乒乓球供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757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供球器,它由:进球口、锥形筒、挡块、出球管、弹簧、拉绳、支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脚踏板构成。锥形筒安装在支架上,锥形筒的上端设有进球口,下端装有出球管、挡块和弹簧,挡块与拉绳相连接,拉绳与脚踏板相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乒乓球存放数量多,减少了反复添球的次数,将供求器安放在球台的一侧,便于练球双方取球,使用方便,提高了练球的效率,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开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供球器
技术介绍
目前,乒乓球训练时,大多是将球放在容器内,由人一个个将球取出,使用不方便,球取出后还要反复添球,费时费力,另外,放球的容器摆放位置多数不利于取球和练球,不利于乒乓球的训练和练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乒乓球供球器,它主要解决了乒乓球训练时,将球放在容器内,由人一个个将球取出,球取出后还要反复添球,费时费力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乒乓球供球器由进球口、锥形筒、挡块、 出球管、弹簧、拉绳、支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脚踏板构成。锥形筒安装在支架上,锥形筒的上端设有进球口,下端装有出球管、挡块和弹簧,挡块与拉绳相连接,拉绳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与脚踏板相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乒乓球存放数量多,减少了反复添球的次数,将供求器安放在球台的一侧,便于练球双方取球,使用方便,提高了练球的效率,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开展。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乒乓球供球器的结构示意图。I-进球口 2-锥形筒 3-挡块 4-出球管5-弹簧 6-拉绳 7_支架 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 10-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乒乓球供球器由进球口 I、锥形筒2、挡块3、出球管4、弹簧5、拉绳6、支架7、第一滑轮8、第二滑轮9、脚踏板10构成。锥形筒2安装在支架7上,锥形筒2的上端设有进球口 1,下端装有出球管4、挡块3和弹簧5,挡块3与拉绳6相连接,拉绳6通过第一滑轮8和第二滑轮9与脚踏板10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乒乓球供球器,它由进球口(I)、锥形筒(2)、挡块(3)、出球管(4)、弹簧(5)、拉绳(6)、支架(7)、第一滑轮(8)、第二滑轮(9)、脚踏板(10)构成,其特征在于锥形筒(2)安装在支架(7)上,锥形筒(2)的上端设有进球口(I),下端装有出球管(4)、挡块(3)和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乒乓球供球器,其特征在于挡块(3)与拉绳(6)相连接,拉绳(6)通过第一滑轮⑶和第二滑轮(9)与脚踏板(10)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供球器,它由进球口、锥形筒、挡块、出球管、弹簧、拉绳、支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脚踏板构成。锥形筒安装在支架上,锥形筒的上端设有进球口,下端装有出球管、挡块和弹簧,挡块与拉绳相连接,拉绳与脚踏板相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乒乓球存放数量多,减少了反复添球的次数,将供求器安放在球台的一侧,便于练球双方取球,使用方便,提高了练球的效率,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文档编号A63B67/04GK202376703SQ20112055302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姜淑艳, 姜福臣, 梅成林, 邵洋, 陈强, 韩国鹤 申请人:佳木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淑艳陈强梅成林韩国鹤邵洋姜福臣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