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154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包括机架平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和红外目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具有模拟红外目标的运动功能,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目标运动模拟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是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红外目标的速度特性和光学特性,用来检测光电测试系统的性能。目前,国内对以红外模拟灯管为目标源的光学红外运动模拟装置研究较广泛,对于机械式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却是鲜有 研究。这便严重制约了红外目标模拟技术的发展,致使光电测试系统的性能无法得到全面的检测。申请公布号CN 102305639 A (申请号201110136171. 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热源式红外目标二维运动模拟器机械系统,包括机架总成、背景面板和二维运动模拟机构;所述背景面板装配在机架总成上;所述二维运动模拟机构装配在机架总成上,它包括红外目标圆周运动组件、红外目标径向运动组件和热源式红外目标组件。其存在如下缺陷1、红外目标径向运动组件采用电动推杆驱动,电动推杆在达到额定行程之前,无法精确控制伸缩行程,并且,电动推杆伸缩过程中,会引起较为剧烈的振动。2、红外目标圆周运动组件需要驱动红外径向运动组件做圆周运动,承受负载力矩较大,加上红外径向运动组件的自身惯性,无法做平稳的圆周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J-U ρ α装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它包括机架平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和红外目标组件。所述机架平台为一水平固定台,用于固定相关的机械组件;所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包括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减速器、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圆周运动传动轴、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同步带小带轮、同步带轮轴、同步带大带轮、四线滑环、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双燕尾槽型滑轨、双燕尾槽型导电铜片、双燕尾槽型滑轨同步带轮轴轴端挡盖和红外目标配重;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及其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红外目标组件作圆周运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减速器相连接;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上;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上;所述同步带小带轮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上;所述同步带大带轮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上,将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产生的同步圆周运动传递给所述同步带轮轴;所述四线滑环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上,用于圆周运动供电线路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上;所述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上;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上;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通过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与所述同步带轮轴连接,随所述同步带轮轴作圆周运动;所述双燕尾槽型导电铜片铺设在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内,用于传递所述四线滑环引过的电流;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通过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与所述同步带轮轴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轴轴端挡盖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轴端,用于防止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与所述同步带轮轴脱落;所述红外目标配重安装在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上,用于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两臂的平衡。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包括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减速器、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底座、径向移动轴、径向移动轴支撑轴承、曲柄、连杆;所述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底座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上;所述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及其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底座上;所述径向移动轴的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所述径向移动驱动电机减速器相连,并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内,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同步带轮轴外;所述径向移动轴支撑轴承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内,用于支撑所述径向移动轴;所述曲柄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径向移动轴上;所述曲柄的另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目标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目标组件包括目标体结构框架、发热面板、发热面板遮挡板和滑块连杆连接件;所述目标体结构框架上设有燕尾槽型触点,与所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中的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相连接;所述发热面板固定在所述目标体结构框架上;所述发热面板遮挡板固定在所述发热面板上,用于调节发热面积;所述滑块连杆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红外目标组件与所述连杆。本专利技术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可以实现红外目标二维运动的模拟,以满足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目标运动模拟装置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目标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4所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所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I与所述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2,均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上,并相互联系;所述红外目标组件3安装在所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I中的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113内,并与所述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2中的所述连杆27相连接,作为所述红外目标径向移动曲柄连杆组件2的滑块;通过所述红外目标组件3的圆周运动配合径向移动,合成红外目标的二维运动。参见图2所示,所述红外目标圆周运动旋转组件I包括圆周运动驱动电机11、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减速器12、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13、圆周运动传动轴14、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15、同步带小带轮16、同步带大带轮17、同步带轮轴18、四线滑环19、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110、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111、双燕尾槽型滑轨同步带轮轴轴端挡盖112、双燕尾槽型滑轨113、双燕尾槽型导电铜片114和红外目标配重115 ;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13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上;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11及其减速器12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13上,用于驱动所述红外目标组件3作圆周运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14 一端与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减速器12相连接;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15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14上;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支撑轴承15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驱动电机底座13上;所述同步带小带轮16安装在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14上;所述同步带大带轮17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18上,将所述圆周运动传动轴14产生的同步圆周运动传递给所述同步带轮轴18 ;所述四线滑环19安装在所述同步带轮轴18上,用于圆周运 动供电线路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110安装在所述支撑同步带轮轴18上;所述同步带轮轴支撑轴承110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平台上;所述同步带轮轴18上设有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111 ;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113通过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连接件111与所述同步带轮轴18连接,随所述同步带轮轴18作圆周运动;所述双燕尾槽导电铜片114铺设在所述双燕尾槽型滑轨113内,用于传递所述四线滑环19引过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群赵栋杰赵颖魏衍侠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