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4708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红外投影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中长波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采用了卡塞格林反射结构和兼容中长波的透射材料,可保证中长波同时共口径工作,避免了双波段系统的复杂以及存在的像素匹配问题。采用反射结构还使得系统尺寸紧凑。使用ZnS与Ge起到消色差和消热差的作用,保证系统的超宽光谱覆盖范围,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投影光学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中长波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红外目标模拟器广泛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测试与半实物仿真试验中,可为被测红外成像系统提供红外辐射场景。对于中长波复合的红外成像系统,红外目标模拟器输出波段必须同时覆盖中波与长波。由于中波红外到长波红外波段跨度大,光学系统消色差的难度大。目前已技术公开的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投影光学系统一般只覆盖一个波段或者同时覆盖短波与中波。如:专利CN20344417OU公开了一种波段范围覆盖短波红外和中波红外的光学准直系统。专利CN103744183A公开了一种红外宽波段多干扰复合光学系统,覆盖波段2.2-4.8μm,同样属于短波红外和中波红外。为了同时覆盖两个波段,需要使用双色分光镜对两套光学系统进行合束,因此系统比较复杂,且存在投影像素匹配的问题。此外,投影光学系统还需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给光学系统的设计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中波与长波双波段投影使用需求,解决目前方案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按顺序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源、光学系统、出瞳;(1)红外光源为一块有效尺寸是直径为100mm的真空靶板,采用聚焦电子束轰击真空靶板产生像素点,发光原理类似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波段内对比度为1000:1以上,像素点的直径小于200μm;红外光源设置在真空腔体内,其产生的红外图像透过光学系统中的玻璃窗口往外辐射;(2)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反射结构,由4片镜片组成,按距离红外光源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为玻璃窗口、双弯月正透镜、主反射镜、次反射镜;其中,玻璃窗口采用ZnS平面窗片;双弯月正透镜选用材料Ge,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非球面;主反射镜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平面,另一表面为球面;主反射镜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中心遮拦;次反射镜的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平面;玻璃窗口和红外光源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mm;双弯月正透镜的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和玻璃窗口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02mm;次反射镜的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和双弯月正透镜的远离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87.56mm;主反射镜的远离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和次反射镜的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50mm;设定沿着光学传播方向,曲面为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正,曲面为凹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双弯月正透镜的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1为87.52mm;双弯月正透镜的远离红外光源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2为52.34mm;主反射镜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4为-1810.39mm;次反射镜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5为-1198.41;(3)该系统中全视场的角度为2.9°,出瞳口径为150mm,出瞳距为900mm,出瞳6和主反射镜4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55mm;(4)系统具有消热差功能,适应15到35℃的工作环境,在此温度区间内,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10%。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双弯月正透镜后表面的非球面表面的参数:其中,Z:在光轴方向上距透镜顶点的距离;Y: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C:透镜顶点上的曲率半径r的倒数;K:二次常数;A、B、C、D、E为已知的非球面系数。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K=-1.61,A=-7.348*10-4,B=2.8693*10-7,C=4.7824*10-12,D=2.974*10-16,E=0。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红外光源的工作波段为2~12μm。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光学系统采用了卡塞格林反射结构和兼容中长波的透射材料,可保证中长波同时共口径工作,避免了双波段系统的复杂以及存在的像素匹配问题。采用反射结构还使得系统尺寸紧凑。使用ZnS与Ge起到消色差和消热差的作用,保证系统的超宽光谱覆盖范围,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红外投影光学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为投影光学系统畸变曲线;图3为投影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图中:1为红外光源,2为玻璃窗口,3为双弯月正透镜,4为主反射镜,5为次反射镜,6为出瞳,d1为出瞳6和主反射镜4之间的间隔距离,d2为主反射镜4和次反射镜5之间的间隔距离,d3为次反射镜5和双弯月正透镜3之间的间隔距离,d4为双弯月正透镜3和玻璃窗口2之间的间隔距离,d5为玻璃窗口2和红外光源1之间的间隔距离,R21为窗口玻璃2前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22为窗口玻璃2后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1为双弯月正透镜3前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2为双弯月正透镜3后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4为主反射镜点曲率半径,R5为次反射镜点曲率半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按顺序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源1、光学系统、出瞳6;红外光源1为一块有效尺寸是直径100mm的真空靶板,采用聚焦电子束轰击真空靶板产生像素点,发光原理类似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波段内对比度为1000:1以上,像素点的直径小于200μm;红外光源1设置在真空腔体内,其产生的红外图像透过光学系统中的玻璃窗口2往外辐射;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源的工作波段为2~12μm。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反射结构,由4片镜片组成,按距离红外光源1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为玻璃窗口2、双弯月正透镜3、主反射镜4、次反射镜5;其中,玻璃窗口2采用ZnS平面窗片;双弯月正透镜3选用材料Ge,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非球面;主反射镜4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平面,另一表面为球面;主反射镜4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中心遮拦;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平面;玻璃窗口2和红外光源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mm;双弯月正透镜3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玻璃窗口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02mm;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双弯月正透镜3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87.56mm;主反射镜4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50mm;设定沿着光学传播方向,曲面为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正,曲面为凹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双弯月正透镜3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1为87.52mm;双弯月正透镜3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2为52.34mm;主反射镜4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4为-1810.39mm;次反射镜5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5为-1198.41;该系统中全视场的角度为2.9°,出瞳6口径为150mm,出瞳距为900mm,出瞳6和主反射镜4球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55mm;系统具有消热差功能,适应15到35℃的工作环境,在此温度区间内,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10%。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确定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按顺序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源(1)、光学系统、出瞳(6);(1)红外光源(1)为一块有效尺寸是直径100mm的真空靶板,采用聚焦电子束轰击真空靶板产生像素点,发光原理类似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波段内对比度为1000:1以上,像素点的直径小于200μm;红外光源(1)设置在真空腔体内,其产生的红外图像透过光学系统中的玻璃窗口(2)往外辐射;(2)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反射结构,由4片镜片组成,按距离红外光源(1)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为玻璃窗口(2)、双弯月正透镜(3)、主反射镜(4)、次反射镜(5);其中,玻璃窗口(2)采用ZnS平面窗片;双弯月正透镜(3)选用材料Ge,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非球面;主反射镜(4)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平面,另一表面为球面;主反射镜(4)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中心遮拦;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平面;玻璃窗口(2)和红外光源(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mm;双弯月正透镜(3)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玻璃窗口(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02mm;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双弯月正透镜(3)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87.56mm;主反射镜(4)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50mm;设定沿着光学传播方向,曲面为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正,曲面为凹面的曲率半径为负;双弯月正透镜(3)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1为87.52mm;双弯月正透镜(3)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曲率半径R32为52.34mm;主反射镜(4)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4为‑1810.39mm;次反射镜(5)球面顶点曲率半径R5为‑1198.41;(3)该系统中全视场的角度为2.9°,出瞳(6)口径为150mm,出瞳距为900mm,出瞳(6)和主反射镜(4)球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55mm;(4)系统具有消热差功能,适应15到35℃的工作环境,在此温度区间内,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超宽谱段消热差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按顺序依次设置的红外光源(1)、光学系统、出瞳(6);(1)红外光源(1)为一块有效尺寸是直径100mm的真空靶板,采用聚焦电子束轰击真空靶板产生像素点,发光原理类似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波段内对比度为1000:1以上,像素点的直径小于200μm;红外光源(1)设置在真空腔体内,其产生的红外图像透过光学系统中的玻璃窗口(2)往外辐射;(2)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反射结构,由4片镜片组成,按距离红外光源(1)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为玻璃窗口(2)、双弯月正透镜(3)、主反射镜(4)、次反射镜(5);其中,玻璃窗口(2)采用ZnS平面窗片;双弯月正透镜(3)选用材料Ge,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非球面;主反射镜(4)靠近红外光源的表面为平面,另一表面为球面;主反射镜(4)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中心遮拦;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为球面,另一表面为平面;玻璃窗口(2)和红外光源(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mm;双弯月正透镜(3)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玻璃窗口(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0.02mm;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双弯月正透镜(3)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87.56mm;主反射镜(4)的远离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和次反射镜(5)的靠近红外光源(1)的表面顶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50mm;设定沿着光学传播方向,曲面为凸面的曲率半径为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薛莲张力刘佳琪刘洪艳李志峰杜润乐薛峰赵茜牛振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