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023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功能纤维条,b)制备织物纤维条,c)机织面料布,d)面料布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简便,成本适中,面料中的经纱通过涂覆工艺处理后具有稳定、持久的抗菌防霉功能,成品面料通过接触来杀菌或抑制面料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进而达到长期杀菌的目的,且面料耐洗度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制备成各种外衣和裤子,应用市场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面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性能的新型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生活的品质及自身的健康越加重视,在选择衣物时除了考虑颜色和款式外,还会注重衣物是否具有保健、抗菌、抗皱等实用性功能。当前,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面料大多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利用抗菌剂对成品面料进行浸染处理加工,使面料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面料的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低,使用性能受到限制,降低了功能性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简便,制得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防霉功效,且面料的耐洗度高、抗菌防霉功效持久。本专利技术是,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功能纤维条,b)制备织物纤维条,c)机织面料布,d)面料布后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纤维条的制备步骤包括基材的选备、功能涂料的制备、功能涂料的涂覆以及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涂料的制备流程为首先,将低聚物在反应釜中进行低温合成,温度控制在10°c左右,时间为30-40分钟;然后,依次添加纳米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及助剂,在离心搅拌机中充分混料,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温度为40°C左右;最后,取出混合料,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后备用。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涂料的涂覆操作在涂覆机上进行,涂覆温度控制在50°C -60°C,涂覆机车速控制在2-3m/s。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操作包括固化、水洗、烘干、检测等后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面料布中经纱为功能纤维条,纬纱为织物纤维条,经纱与纬纱的股数比为3:1,面料采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纹组织交织而成,其机织密度为140:120,面料厚度约为O. 35-0. 4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 面料布的后处理包括如下工序退浆、水洗、染色、还原洗涤、烘干、烧毛、热固定型、检验、成品包装等。本专利技术揭示了,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简便,成本适中,面料中的经纱通过涂覆工艺处理后具有稳定、持久的抗菌防霉功能,成品面料通过接触来杀菌或抑制面料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进而达到长期杀菌的目的,且面料耐洗度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制备成各种外衣和裤子,应用市场广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功能纤维条,b)制备织物纤维条,c)机织面料布,d)面料布后处理。实施例抗菌防霉面料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制备功能纤维条,功能纤维条的制备步骤包括基材的选备、功能涂料的制备、功能涂料的涂覆以及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 进一步说明,基材选用高品质的涤纶长丝,其规格为120-180D,单丝长度可达2-2. 5km,该基材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捻度,适于在涂料机上进行涂覆操作; 功能涂料的主要成分为低聚物、纳米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及助剂;其杀菌原理是利用涂料中的活性离子激活空气或者水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及活性氧离子自由基,使其与细菌和多种有机物发生反应,破坏DNA双螺旋结构,抑制微生物细胞的DNA复制,起到抑制或杀灭细菌的作用;同时,活性离子还可吸附在细胞膜上,阻碍细菌对氨基酸、尿嘧啶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该功能涂料的制备流程为首先,将低聚物在反应釜中进行低温合成,温度控制在10°C左右,时间为30-40分钟,低聚物含量控制在60%-85% ;然后,依次添加纳米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及助剂,纳米抗菌材料含量控制在12%-18%,无机抗菌材料含量控制在O. 8%-1. 2%,助剂含量控制在6%-8%,在离心搅拌机中充分混料,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温度为40°C左右;最后,取出混合料,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后备用;上述功能涂料中的低聚物选用环氧丙烯酸酯以及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抗菌材料选用纳米银系抗菌材料或纳米稀土抗菌材料,助剂为消光粉、耐磨粉以及消泡剂和流平剂; 功能涂料的涂覆操作在涂覆机上进行,该涂覆机采用智能数字控制系统,可实现多线程操作、自动接线和流量控制等功能,涂覆效率高,质量好,功能涂料的涂覆温度控制在500C -60°C,涂覆机车速控制在2-3m/s ; 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操作包括固化、水洗、烘干、检测等后处理;其中,固化温度控制在400C -50°C,时间为2-3小时,水洗温度控制在20°C _30°C,烘干温度为30°C -40°C ; b)制备织物纤维条,该织物纤维条可以是天然棉纤维条或天然棉与蚕丝的混纺纤维条,通过并条、开棉、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加工成双股低捻度纤维条; c)机织面料布,面料布中经纱为功能纤维条,纬纱为织物纤维条,经纱与纬纱的股数比为3:1,面料采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纹组织交织而成,其机织密度为140:120,面料厚度约为O. 35-0. 4mm ; d)面料布后处理,该后处理包括如下工序退浆、水洗、染色、还原洗涤、烘干、烧毛、热固定型、检验、成品包装等。本专利技术揭示了,其特点是该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操作简便,成本适中,面料中的经纱通过涂覆工艺处理后具有稳定、持久的抗菌防霉功能,成品面料通过接触来杀菌或抑制面料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进而达到长期杀菌的目的,且面料耐洗度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制备成各种外衣和裤子,应用市场广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功能纤维条,b)制备织物纤维条,c)机织面料布,d)面料布后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功能纤维条的制备步骤包括基材的选备、功能涂料的制备、功能涂料的涂覆以及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涂料的制备流程为首先,将低聚物在反应釜中进行低温合成,温度控制在10°c左右,时间为30-40分钟;然后,依次添加纳米抗菌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及助剂,在离心搅拌机中充分混料,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温度为40°C左右;最后,取出混合料,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后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涂料的涂覆操作在涂覆机上进行,涂覆温度控制在50°C -60°C,涂覆机车速控制在2-3m/s。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防霉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纤维条的后处理操作包括固化、水洗、烘干、检测等后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华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华泓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