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管零件的表面发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01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03
一种长管零件的表面发蓝方法,先在发蓝槽的底部放置支撑物,再配制发蓝液,然后对清洗干净的长管零件进行预热,再将预热后的零件搁置在支撑物上进行发蓝处理,发蓝时在长管零件低端开启泵强制发蓝液在长管的内部从低端往高端流动,且在发蓝过程中不加水,发蓝结束后,将零件缓慢出槽,并冲洗零件表面,当零件完全出槽后,再将零件转入热水槽中清洗,然后对清洗干净的长管零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涂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有利于长管零件上优质发蓝膜的形成、发蓝膜更加致密牢固,而且操作简易、冲洗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蓝方法,尤其涉及,具体适用于长度大于两米的管型零件的发蓝。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蓝技术只适用于普通规格的管型零件,而不适用于长度较长的管型零件,如用现有技术对长度大于两米的管进行发蓝处理,其发蓝后的内壁会出现发红现象,造成发蓝膜不合格。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497995A,公开日为2009年8月5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发黑工艺,该工艺包括对热作模具钢的前处理,经过前处理的热作模具钢按工艺流程经过一次发黑处理、热水洗、酸洗、冷水洗、二次发黑处理、热水洗、坚膜处理、冷水洗、三次发黑处理、皂化、热水洗、干燥、浸油完成对热作模具钢的发黑,发黑处理是在155°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将热作模具钢置于氢氧化钠、亚硝酸盐和铁离子添加剂的混合液中60 - 70分钟,混合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00 - 700g/l,亚硝酸盐的浓度为250 - 400g/1,铁离子添加剂的浓度为O. 9-I. 5 g/Ι。虽然该专利技术能够对热作模具钢进行发黑,并形成结合力较好的发黑层,但其适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热作模具钢,而且只适用于普通尺寸的热作模具钢零件,没有考虑到长度较长,如长度为两米以上的零件与普通零件的发蓝区别,从而使得用该方法发蓝后的长管零件的发蓝质量较差,不仅发蓝膜较脆、厚度不均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碱蚀现象,进而破坏发蓝层、毁坏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长管零件的发蓝质量较差、易出现碱蚀现象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使长管零件的发蓝质量较好、不易出现碱蚀现象的长管零件的表面发蓝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表面发蓝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发蓝液向发蓝槽内加入水及CHY-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以配制发蓝液,配制后的发蓝液中CHY - 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的含量为750 - 850g/L,再将配制后的发蓝液加热至沸腾; B.长管零件的预处理和放置先将预处理后的长管零件按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倾斜放置于发蓝槽中,发蓝液需漫过长管零件;所述发蓝槽中对应长管零件低端的管口放置有液体泵,液体泵的出水口朝向长管零件低端的管口,所述长管零件为长度大于两米的单层管或双层管; C.表面发蓝开启液体泵强制长管零件内部的发蓝液从低端往高端流动并进行发蓝,发蓝时间为40 - 60分钟,发蓝温度为130 - 140°C,长管零件内部发蓝液的流动速度为O. I - O. 5 米 / 秒;、D.长管零件出槽发蓝处理完成后,先将长管零件取出发蓝槽,取出过程中,用水头冲洗零件表面,当长管零件完全出槽后,再转入热水槽中并将长管零件表面上的碱性发蓝液清洗干净,此时即可完成发蓝。步骤C中,所述长管零件的管径小于80毫米时,其内部发蓝液的流动速度为0. 25 - 0. 4米/秒,发蓝温度为134 - 136°C;所述长管零件的管径大于80晕米时,其内部发蓝液的流动速度为0. I - 0. 25米/秒,发蓝温度为136 - 1380C ; 步骤C中,在进行发蓝时,不允许补充水。步骤A中,先在发蓝槽内加2/3体积的水,然后将需要量的CHY - 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溶解于水中,当CHY - 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全部溶解后,再加水至规定体积,此时即得所需的发蓝液。步骤A中,在配制发蓝液前,先在发蓝槽的底部放置支撑物,该支撑物的支撑面为一端高、一端低的结构,其低端与高端之间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低端与发蓝槽底部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10cm,且支撑物上与长管零件相接触的支撑面为圆弧槽形; 步骤B中,将预处理后的长管零件吊起,并按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搁置在发蓝槽中的支撑物上,起吊时保证长管零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0° -30°。所述支撑物的制造材料为铁,所述支撑物上低端与高端之间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 -10° ;所述长管零件的长度为2米-12米,管径大于或等于25毫米。步骤B中,所述预处理是指先将需要发蓝的长管零件除油、除锈清洗干净,然后将干净的长管零件放入热水中进行预热,热水的温度为80 - 100°C,预热时间为5 - 15分钟。步骤D中,发蓝处理完成后,先将长管零件向上吊出发蓝槽,起吊时保证长管零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10° -30°,取出速度应小于50毫米/秒,同时,用至少三个水头同时冲洗零件表面,保持零件表面润湿以防碱性发蓝液干燥在发蓝面上,水头的冲洗角度为20度-90度,若水头为固定水头,则一个水头冲洗零件表面的范围不超过500X500毫米,若水头为可摆动水头,则一个水头冲洗零件表面的范围不超过2000毫米X 500毫米。所述表面发蓝方法还包括步骤E.后续处理,该步骤E.后续处理位于步骤D.长管零件出槽之后; E.后续处理先将清洗干净的长管零件搁置在垫有包布的木枕上以防碰伤发蓝膜,然后对长管零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涂油;所述的检验包括发蓝膜检查与防护能力检查,发蓝膜检查是指发蓝后的零件不允许局部无发蓝膜或膜上有白色或绿色挂灰,但可允许有轻微的可擦去的红色挂灰或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引起的颜色差异;所述防护能力检查是指在发蓝后的零件上滴I - 2滴用氧化铜中和过的3%的硫酸铜CuSO4 5H20溶液,30秒钟后冲洗干净,如测试面不出现粉红色则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本专利技术中在进行发蓝时,强调在长管零件的低端开启泵强制发蓝液在长管零件的内部从低端往高端流动以进行发蓝,该技术特征的优点为首先,能够加快发蓝液在长管零件内部的流动速度,从而将发蓝时产生的氨气强制性的及时排出,有效避免了氨气对发蓝层的影响,提高了发蓝层的质量;其次,强制发蓝液在长管零件的内部从低端往高端流动可使长管零件内部发蓝液的温度、浓度更加均匀,便于得到更好质量的发蓝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有利于长管零件的表面发蓝。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使长管零件的发蓝质量较好,而且在发蓝后的使用中不易出现碱蚀现象。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发蓝时,强调发蓝温度的温差范围为2V,即当长管零件的管径小于80mm时,其发蓝温度为134 - 136°C;当长管零件的管径大于80mm时,其发蓝温度为136 - 138°C ;其原因在于首先,长管零件的表面发蓝包括内、夕卜两个发蓝面,如果温差范围大于2°C,则会造成内外壁发蓝不均匀,从而降低整个长管零件的发蓝质量;其次,若仅满足温差范围,而不能满足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则会损害长管零件的内壁发蓝质量,即温度高了,其发蓝膜会发红,温度低了,其发蓝膜会发黄,均影响长管零件内壁的发蓝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确保长管零件内外壁发蓝均匀,而且能够提高长管零件内壁的发蓝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该表面发蓝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发蓝液向发蓝槽内加入水及CHY-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以配制发蓝液,配制后的发蓝液中CHY - 130高温耐蚀钢铁发黑粉的含量为750 - 850g/L,再将配制后的发蓝液加热至沸腾; B.长管零件的预处理和放置先将预处理后的长管零件按一端高、一端低的方式倾斜放置于发蓝槽中,发蓝液需漫过长管零件;所述发蓝槽中对应长管零件低端的管口放置有液体泵,液体泵的出水口朝向长管零件低端的管口,所述长管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晖徐钢新张辉石毅杨慧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