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色性防伪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958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油墨,其中该防伪油墨包含压色性材料,更优选地,其中压色性材料包覆有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包含该油墨的印品在一定压力下,可发生颜色变化,加热颜色可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色性防伪油墨,该油墨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可出现颜色变化。背景技压色性是指在压力作用下,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产生颜色改变。产生的原因有电子能级产生扰动、晶体相变或分子异构等。传统的压色性油墨(又叫压敏油墨,压致变色油墨)通常包含微胶囊包覆类型的染料,在硬质工具按压或摩擦时,微胶囊破裂,染料显露而出现颜色变化,一般为无色变有色,且为不可逆,油墨的工艺适应性及耐物化性能一般。专利CN1938388公开了一种包含成色剂和显色剂的可逆压致变色体系,其中成色剂为无色PH敏感染料,显色剂为长链脂肪酸,或末端基为醇基团的聚硅氧烷类的弱酸性大分子,或长链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当对显色剂施加压力时,柔性分子链产生移动,成色剂与被柔性分子链所保护的低酸性基团发生反应,显示颜色。同时显色剂的酸值必须足够低以允许体系可逆。该体系的显色原理仍为相互反应型,体系稳定性、变色可重复性及耐物化性能较差。US2008/0074643公开了一种在压力下可显示颜色的医疗装置,该装置采用蒽醌作为压致变色材料,但该材料只有在IGPa左右时才能改变颜色。其它如噻吩衍生物、嗪类衍生物等压致变色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英周树荣胡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