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元件及其制作和检测方法、安全物品及其鉴别方法
本公开涉及防伪
,特别涉及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作和检测方法、安全物品及其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钞票、护照、证卡等各类高安全或高附加值印刷品中广泛采用了发光防伪技术,如荧光、磷光发光防伪技术。相关技术的发光防伪技术主要是以传统的的印刷、涂布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实现,检测时必须利用紫外光源照射,从而观察到发光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工艺简单,具有相似特征的原材料在市场上易获得,防伪元件很容易被伪造。且相关技术检测时需要借助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源,如果在明亮的自然光下检测,发光亮度较弱,只有在黑暗的环境或较弱的光线下观察才能看到明显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作和检测方法、安全物品及其鉴别方法,可以使用户在自然光的环境下就能够观察到鲜明的发光显示图文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伪元件,包括柔性基底层、发光显示层和覆盖层,其中:所述发光显示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层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层、发光显示层和覆盖层,其中:/n所述发光显示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层的上方;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发光显示层上方;/n所述发光显示层,用于向所述柔性基底层或向所述覆盖层发射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层、发光显示层和覆盖层,其中:
所述发光显示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层的上方;所述覆盖层设置在所述发光显示层上方;
所述发光显示层,用于向所述柔性基底层或向所述覆盖层发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显示层厚度小于5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阴极层、发光层和阳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光学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下表面的电路,用于连接所述发光显示层,进行电流的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下表面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作为电磁信号接收端,用于感应电磁信号发送端产生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下表面的电源,用于为所述发光显示层提供电流,使发光显示层发光显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下表面的开关,用于连通所述电源和所述发光显示层,激活所述发光显示层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覆盖层上表面的油墨层,用于与所述发光显示层的发光显示的图文组成另一个完整的图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底层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柔性塑料层,用于保护发光显示层,并允许或阻挡发光显示层发射出的光线通过;
所述覆盖层为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纸张或塑料层,用于保护发光显示层,并允许或阻挡发光显示层发射出的光线通过。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层所用材料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金、铂、硅中的至少一项;
和/或,
所述阴极层所用材料为铝、镁、镓、铟、锂中的至少一项。
和/或,
所述电子注入层所用材料选自包括介电聚合物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和/或,
所述电子传输层所用材料选自包括掺杂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和/或,
所述空穴注入层所用材料选自包括介电聚合物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和/或,
所述空穴传输层所用材料选自包括掺杂的金属硫氰酸盐和掺杂的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中的至少一项;
和/或,
所述光学活性层所用材料选自有机发光材料和量子点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线圈所用材料为铜、银、石墨烯或者氧化铟锡中任意一种导电材料;
和/或,
所述电路所用材料为铜、银、石墨烯或者氧化铟锡中任意一种导电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容器中的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活性层发出的光线波长范围为400至700nm之间;
和/或,
所述光学活性层发出的光线的发光亮度大于等于100尼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刘萃,陈韦,叶蕾,董亚鲁,欧阳苏阳,黄小义,杨超,陈庚,林旷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