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827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整体车身前行还可以进行上下起伏运动的儿童车。包括有前车架和后车架,两者通过前臂和后臂连接成人字形结构,中间采用弹簧连接,并在其顶部设置有座位,在座位前方设置有手柄,手柄可拉伸前车架和后车架合拢,所述的前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单向轮,所述的后车架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和可升降的摩擦盘,摩擦盘可下降与地面紧密接触并制动后车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整体车身前行还可以进行上下起伏运动,车的整体运动就仿若一只顽皮的在向前蠕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款儿童车的运动节奏舒缓,外形时尚可爱,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又很舒适,可以让家长安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一种儿童玩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儿童骑乘的可做上下运动的儿童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家庭对孩子越来越重视。如今的儿童市场日益兴盛,儿童玩具花样繁多,如游乐园中的旋转木马,公园里的儿童三轮车,摇摇车,儿童电动车等等。这些玩具各具特色,但对于21世纪的儿童来说,显得稍微单调,简单前行的儿童车带来的乐趣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儿童车,它不仅可以实现整体车身前行还可以进行上下起伏运动。车的整体运动就仿若一只顽皮的在向前蠕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款儿童车的运动节奏舒缓,外形时尚可爱,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又很舒适,可以让家长安心。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车架和后车架,两者通过前臂和后臂连接成可分开的人字形结构,中间采用弹簧连接,并在其顶部设置有座位,在座位前方设置有手柄,手柄可拉伸前车架和后车架合拢,所述的前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单向轮,所述的后车架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和可升降的摩擦盘,摩擦盘可下降与地面紧密接触并制动后车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前臂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杆传动机构,所述的后臂为导杆传动机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单向轮为可向前滚动的单向棘轮机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手柄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分别连接在前臂和后臂上,手柄通过拉动钢丝绳带动前臂运动,同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簧将后臂拉动前行。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摩擦盘与制动块连接,制动块的末端设置有活动的顶杆,顶杆可左右移动通过制动块带动摩擦盘升降,摩擦盘升起时为解锁状态,降下时为锁紧状态。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后臂上还安装有杠杆,杠杆与设置于后车架底部的凸轮连接,控制凸轮的升降。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凸轮套装在内筒上,内筒壁上设置有沿内筒壁一周的曲线形状的滚珠槽,凸轮内壁上安装有带弹簧的滚珠,凸轮沿内筒下降时,滚珠在滚珠槽内运动,带动凸轮自身旋转一周,滚珠槽的底部尾端为斜坡结构,斜坡的末端与内筒壁平齐,当滚珠滚动到滚珠槽末端时,沿斜坡露出滚珠槽,并被压入凸轮内壁,当凸轮向上运动时,滚珠垂直沿内筒壁垂直向上运动,倒达顶端时重新落入滚珠槽中,凸轮再次下降时候可再次进行自转运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凸轮表面设有带斜坡的凹槽,制动块上的顶杆与凸轮表面紧密结合,随着凸轮的下降,顶杆可卡进凹槽内,将摩擦盘降下,对应摩擦盘的锁定状态,当凸轮向上运动时,顶杆沿斜坡滑出凹槽外,将摩擦盘抬起,对应摩擦盘的解锁状态。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前车架上还安装有转向控制轮。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状态,上升时前轮为制动状态(前轮的制动是由单向轮实现的),通过拉动手柄带动钢丝绳从而拉动车后臂。此时摩擦盘还未与面接触,则此时后车架整体前行,车体开始上升,实现第一阶段的前行运动。下降时后车架的摩擦盘与地面紧密接触的,后车架处于制动状态。前轮为可向前滚动的单向轮。人推动手柄后,在重力作用下前车架向前运动车体开始下降,实现第二阶段的运动。该儿童车在普通儿童车的简单前进基础上增加了上下运动,趣味性十足。且在前车架设计有一转向控制轮,使车体更加运动灵活,栩栩如生。同时小孩在操作时手脚并用起到了强身健体和益智的作用。若在公园或游乐场地亦可首尾相接摆成“长龙”,让孩子有驾驶动力小火车的感觉;由于其运动的规律性,又可使孩子们锻炼团队与协作意识,共同向前驾驶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它不仅可以实现整体车身前行还可以进行上下起伏运动。车的整体运动就仿若一只顽皮的在向前蠕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款儿童车的运动节奏舒缓,外形时尚可爱,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又很舒适,可以让家长安心。这款儿童车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5岁及以上的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孩子可通过玩耍我们的虫虫车锻炼手脚协调能力,独特的转向机构使孩子发动脑筋独立思考;可爱的萌版造型开发其视觉和触觉;既可单独亦可首尾相连排成小火车,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研发系列产品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机构结构简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凸轮与摩擦盘结构部分放大 图中1_单向棘轮、2-前车架、3-转向控制轮、4-前臂、5-手柄、6-座位、7-后臂、 8-后车架、9-杠杆、10-凸轮、11-摩擦盘、12-顶杆、13-内筒、14-滚珠槽、15-滚珠 16-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I图2所示的儿童车,包括有前车架2和后车架8,两者通过前臂4和后臂7连接成人字形结构,中间采用弹簧连接,并在其顶部设置有座位6,在座位6前方设置有手柄5, 手柄5可拉伸前车架2和后车架8合拢,所述的前车架2的底部安装有单向棘轮1,所述的后车架8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和摩擦盘11,摩擦盘11可下降与地面紧密接触并制动后车架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臂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杆传动机构,所述的后臂为导杆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5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分别连接在前臂4和后臂7上,手柄5通过拉动钢丝绳带动前臂4运动,同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簧将后臂7拉动前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摩擦盘11与制动块连接,制动块的末端设置有活动的顶杆12,顶杆12可左右移动通过制动块带动摩擦盘11升降,摩擦盘11升起时为解锁状态,降下时为锁紧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臂7上还安装有杠杆9,杠杆9与设置于后车架8底部的凸轮10连接,控制凸轮10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凸轮10套装在内筒13上,内筒13壁上设置有沿内 筒13壁一周的曲线形状的滚珠槽14,凸轮10内壁上安装有带弹簧的滚珠15,凸轮10沿内筒13下降时,滚珠15在滚珠槽14内运动,带动凸轮10自身旋转一周,滚珠槽14的底部尾端为斜坡结构,斜坡的末端与内筒13壁平齐,当滚珠15滚动到滚珠槽14末端时,沿斜坡露出滚珠槽14,并被压入凸轮10内壁,当凸轮10向上运动时,滚珠15同时也被带动垂直沿内筒13壁向上运动,滚珠15倒达顶端时重新落入滚珠槽14中,凸轮10再次下降时候可再次进行自转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凸轮10表面设有带斜坡的凹槽16,制动块上的顶杆12与凸轮10表面紧密结合,随着凸轮10的旋转,顶杆12可卡进凹槽16内,将摩擦盘11降下,对应摩擦盘11的锁定状态,当凸轮10向上运动时,顶杆12沿斜坡滑出凹槽16外,将摩擦盘11抬起,对应摩擦盘11的解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车架2上还安装有转向控制轮3。本专利技术装置工作时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状态,上升时前轮为制动状态(前轮的制动是由单向棘轮I实现的),通过拉动手柄5带动钢丝绳从而拉动车后臂7。此时制动块的顶杆12位于凸轮10的凹槽16外部,制动块并未锁紧摩擦盘11,摩擦盘11还未与面接触,则此时后车架8整体前行,车体开始上升,实现第一阶段的前行运动。下降时,制动块的顶杆12位于凸轮10的凹槽16内部,制动块锁紧摩擦盘11,后车架8的摩擦盘11与地面紧密接触,后车架8处于制动状态,由于前轮为可向前滚动的单向棘轮I,人推动手柄5后,在重力作用下前车架2向前运动车体开始下降,实现第二阶段的运动。以上所述,仅是该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娥潘学欣任磊李超尹鸿沈强李一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