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包括后模板和动模板、伺服电机、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滚珠螺杆和滚珠螺杆驱动轴向直线移动的移模杆,移模杆定位在后模板中、后端与伺服电机连动、前端连接动模板,后模板上设有高压油缸、高压活塞杆,高压活塞杆前后两侧和高压油缸之间形成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高压油腔,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管路分别连通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高压油腔,高压活塞杆的前侧设有缩径抱闸锁紧移模杆的抱闸板和控制抱闸板作径向位移的伸缩控制装置,抱闸板在锁紧移模杆状态时与高压活塞杆相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动周期短、开合模速度快,运行平稳,合模力精确可控的注塑机快速开合模装置,适用电液混合注塑机合模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更具体地说,涉及电液混合注塑机快速开合模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全电动注塑机开合模结构仍然是传统的五点机铰式结构,此种开合模结构曲肘分布在模板的两侧,是由曲臂放大提供锁模力及开合模直线运动速度,此结构的优点是直线运动速度快,锁模力放大比高,缺点是零部件较多,结构及曲肘放大运动相对复杂,曲肘连杆之间容易咬死,而且如果其结构由伺服电机驱动,一旦电器部件失效,伺服电机提供的扭矩将会被曲肘放大到设定值的数倍,即注塑机合模力为设定值的数倍,极为容易损坏模具,安全性能很难得到保障。更何况五点式机铰合模结构模板的合模力分布不均匀,在小型精密注塑方面有着天生的缺陷。所以,各注塑机生产厂家在小型精密注塑机方面都在寻找新的开合模结构。而直压式的注塑机主要以油压注塑机为主,国内如海天、震雄、东华、博创等国内知名的注塑机生产厂家,在国外有日本的东芝、德国的boy、阿博格,美国的米拉克龙等厂商都推出了直压式合模结构的注塑机,合模力为20 40000KN,其优势是合模力精准可控。电液混合注塑机即除合模力由油压提供,其他动作由伺服电机提供,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除了日本SPT外尚无其他厂家生产此类型注塑机,其优点是拥有全电动注塑机注射精密的同时,合模时的高压合模力精准可控。但是SPT的锁模结构相对复杂,如何能够在简化合模结构的同时,实现电液混合注塑机提供油压精准合模力作为一项难题,亟待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周期短、开合模速度快,运行平稳,合模力精确可控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合模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运动周期短、开合模速度快,运行平稳,合模力精确可控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快速开合模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前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包括后模板和动模板、伺服电机、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滚珠螺杆和滚珠螺杆驱动轴向直线移动的移丰旲杆,移1旲杆定位在后1旲板中、后端与伺服电机连动、IU端连接动1旲板,后1旲板上设有闻压油缸、高压活塞杆,高压活塞杆前后两侧和高压油缸之间形成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高压油腔,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管路分别连通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高压油腔,高压活塞杆的前侧设有缩径抱闸锁紧移模杆的抱闸板和控制抱闸板作径向位移的伸缩控制装置,抱闸板在锁紧移模杆状态时与闻压活塞杆相抵接。上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伸缩控制装置包括气\液体发生装置、抱闸气\液缸和抱闸活塞杆,抱闸活塞杆和抱闸气\液缸之间形成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抱闸板设置在抱闸活塞杆伸出端,气\液体发生装置管路分别连通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上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两块抱闸板左右水平布置在移模杆周围,抱闸板和抱闸活塞杆用压板连接,抱闸活塞杆和抱闸气\液缸之间形成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高压活塞杆前端面设有滚动轴承支撑所述抱闸板。上述的气\液体发生装置,所述的气\液体由其产生,由两套独立的气\液体发生装置通过管路及三通通道分别连接在两套抱闸板装置上,分别与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相连接,当抱闸气\液腔连通加压时,两套抱闸装置同时合拢,对移模杆进行抱闸动作;当开闸气\液腔连通加压时,两套抱闸装置同时对移模杆反向运动,进行开闸运动和移模杆分开。上述的气(液)体发生装置,所述气\液体由一套气\液管路连通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其连通管路构成循环管路(气体不用组成循环回路)、其中设置方向控制阀控制管路方向切换。 上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所述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为两套独立的伺服油泵分别管路连通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油腔。两套独立工作的伺服油泵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其相反的工作方式,当合模高压油腔加压时,开模油腔则过行泄压。通过分别把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油腔撑开的同时实现使高压活塞杆和抱闸板相对于移模杆及后模板作轴向位移的技术效果。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由一套伺服油泵管路连通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油腔,其连通管路构成循环管路、其中设置方向控制阀控制管路方向切换。上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所述抱闸板和移模杆上设有相卡扣的直角梯形牙。所述的抱闸板和移模杆上的直角梯形锯齿牙由配磨加工而成,当抱闸板合上抱紧移模杆后,抱闸板梯形牙处于移模杆梯形牙中间,并且抱闸板能够在移模杆轴向上小距离往复移动。抱闸板牙厚小于移模杆上牙厚,抱闸合拢时,抱闸板上梯形牙刚好在移模杆梯形牙中间,起高压时,抱闸板上梯形牙前端面贴紧移模杆前端面。抱闸板和高压活塞杆连接一体,抱闸板通过支撑其的滚动轴承可以在高压活塞杆前端面上滑动,当高压油腔进油时,高压油推动高压活塞杆和抱闸板及移模杆一起向前运动,为动模板和模具提供高压合模力。上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高压油缸包括前端密封油缸本体的压板,高压油腔和开模高压油腔分别为环槽,形成在压板、高压活塞杆和油缸本体之间的定位端面上。形成供高压油进入的通道,以撑开连接端面的间隙而实现相对轴向位移。其连接端面的间隙构成的合模高压油腔和开模油腔通过两侧的高压密封环实现高压密封的技术效果。上述的注塑机快速开合模装置,所述伺服电机和滚珠螺杆用皮带传动。伺服电机输出轴与滚珠螺杆的传动皮带轮的齿与轴向相平行,当起高压时,滚珠螺杆可以随伺服电机一起正向或反向转动,不影响其轴向位移。一种注塑机,包括所述的电液混合注塑机开合模装置。采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机快速开合模装置,移模杆固定在动模板上,移模杆和滚珠螺杆连接,后模板上定位的伺服电机驱动滚珠螺杆高速转动,同时带动移模杆和动模板高速轴向往复移动,抱闸板及抱闸气\液缸与高压活塞杆连接,抱闸板通过支撑其的滚动轴承在高压活塞杆的前端面上相对滑动,抱闸气\液缸和抱闸活塞杆间形成抱闸气\液腔和开闸气\液腔,并通过管路和气\液发生装置连接,当移模杆移模到底即动模板带动模具动模贴紧模具定模时,抱闸气\液腔进油,两块抱闸板和移模杆抱紧,抱闸板梯形牙刚好处于移模杆梯形牙中间,当起高压合模压力时,抱闸板梯形牙前齿面贴紧移模杆梯形牙后齿面。反之,当高压合模压力消失时,抱闸板梯形牙前齿面远离移模杆梯形牙后齿面,开闸气\液腔进油,抱闸板和移模杆分开;高压油缸通过压板定位在后模板上,高压油缸和高压活塞杆及压板间形成前后间隙,即其中形成后侧的合模高压油腔和前侧的开模油腔,并通过管路连通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当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对合模高压油腔注入高压油时,高压活塞杆推动抱闸板带动移模杆、动模板一起给模具动板与模具定板提供高压合模力合模。反之,当高压液压油发生装置对开模油腔注入压力油时,在液压油作用下高压活塞杆带动抱闸板往后移动,使抱闸板梯形牙前齿面离开移模杆梯形牙后齿面。注塑机以伺服电机带动滚珠螺杆高速转动,带动移模杆和动模板高速往复运动,直线速度达到500mm\s以上,实现注塑机的开合模动作。滚珠螺杆传动有着开合模周期短,直线运动平稳,运行位置可控等优点。同时合模完成时抱闸板抱住移模杆,然后利用高压液压油实现注塑机所需的轴向高压合模力,使得合模力精确可控,摆脱了全电动机靠大功率伺服电机扭矩提供锁模力,锁模力受电器元件影响容易 失控的缺点,使得注塑机在闻速开合|旲的同时仍能提供精确的闻压锁|旲力。为解决后一技术问题,一种电液混合注塑机快速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董鹏举,谢雄飞,刘洋,何承刚,梁展升,郑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