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铝基非晶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67756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基非晶复合粉末,包括铝、镍、钇、碳四种元素,各元素在铝基非晶复合粉末中的原子百分比为:铝86-89.8%,镍5-7%,钇5-7%,碳0.2-0.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非晶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及以该非晶粉末采用粉末固结成形法得到的铝基大块非晶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掺杂了高热稳定性材料的碳元素材料,并通过合理的成分配比,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得到空前的提高,玻璃转变温度和初始晶化温度分别调升至945K和1063K,提升效果显著。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大块非晶合金可保证块体非晶的性能,为将来铝基非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工艺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铝基非晶复合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以该非晶复合粉末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应用,属于非晶材料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也称之为金属玻璃,是指结构类似于玻璃的无固定形态的金属或合金,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亚稳态结构特征,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抗磨损性、耐腐蚀性以及理想的磁学性等,已引起材料界的广泛关注。 铝基非晶由于其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异性能一直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1965年Predecki等人第一次通过熔体急冷的方法得到Al基非晶合金(Al-Si),随后人们又陆续的在Al-Ge,Al-M(M=Cu, Ni,Cr,Pd)系列合金体系中获得非晶与晶体的共存体。直到1981年Inoue等人开发出含铝量较高的TM-Al-B H系列非晶合金(TM为过渡族元素,B II为第二副族元素),并在1988年用单辊旋淬法成功制备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三元Al基非晶合金,克服了铝合金难于形成非晶态的障碍,实现了铝合金组织的多样化。常见的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凝固法。采用一些传统的金属凝固技术如熔体水淬法,铜模吸铸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王京夫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