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微粉中游离碳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7732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iC微粉中游离碳去除方法。所述方法是将SiC微粉配制成质量比为10-50%的水溶液,加入分散剂,加热,搅拌;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油酸作为碳捕集剂,搅拌;然后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搅拌;最后,静置10-25min,当溶液上部SiC絮凝沉降后捞取或抽去表面悬浮的油酸包裹的碳颗粒。本方法除碳效率高、SiC损耗少,无污染,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也就是通过浮选的方法去除SiC微粉中未合成的碳。
技术介绍
SiC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高温氧化性、高化学稳定性、高导热性和低热膨胀系数等多方面的卓越性能,高纯度的SiC微粉是制备单晶材料、精细研磨、太阳能硅片切割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的重要原材料。一般工业生产中SiC含量在959Γ98. 5%,有少量的游离C,Fe2O3, SiO2及微量的Fe,Al,Ca等。微量的金属和氧化物可以通过加入酸碱的方法除去,而游离碳可以用氧化法、化学法和浮选法或以上方法复合除去。 氧化法除碳是在一定的加热炉内将温度控制在800°C左右,保温一定时间,进行焙烧使碳氧化。文献(田欣伟,邓丽荣,陆树河,王晓刚,于庆芬.β-SiC微粉中杂质碳的去除工艺研究,硅酸盐通报.2010,29 (5) :1221-1225)采用氧化法去除β-SiC微粉中杂质碳,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温度800-900 °C,氧化持续时间为I h。化学法除碳,如专利(01125004. 6)含非金刚石碳的合成金刚石半成品的纯化方法,该方法先用浓硫酸将微粉浸没,加热至沸腾,再向反应物中加入浓硝酸,至微粉中的碳完全被氧化而除去。浮选法除碳是利用SiC与游离碳不同的表面活性,加入一定的浮选剂使其中某一组分富集和分离。文献(夏云凯,任子敏,李国华.以稻壳为原料制备β-SiC颗粒过程中除碳工艺研究,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6,6(96) :23-26)介绍了一种含碳量高达40-55%的SiC的浮选,研究得出影响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磨矿细度、浮选浓度及浮选次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65419. 4)公开了一种SiC微粉中除去游离的碳方法,是将碳化硅微粉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入玻璃憎水剂或有机硅憎水剂,在溶液表面和在SiC分级过程中除去浮碳。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46834. 5)公开了一种SiC超细微粉的纯化方法,是将碳化硅微粉加到纯化釜中,加水制成料浆,同时加入煤油和松醇油浮选剂,再分别向纯化釜中加入盐酸、硫酸、氢氟酸等进行纯化处理。文献(赵平,张艳娇,刘广学,邵伟华,常学勇.陶瓷级碳化硅微粉提纯试验研究,非金属矿.2009,32(4) :48-50)采用煤油作捕收剂、2号油作起泡剂,浮选法除去游离碳,研究了煤油用量和2号油用量与除碳效果的关系。高温氧化除碳法要加热到700-800°C,在碳氧化同时部分SiC也会被氧化,碳化硅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另加热炉内碳化硅堆料不能太厚,否则影响碳氧化效率。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产量都难以满足大生产的要求。化学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将浓硫酸加热到沸腾,再向其中加入浓硝酸,存在一定危险,其次浓硫酸和浓硝酸对环境都污染严重,不能用于实际生产。普通浮选方法适合含量较高的组份分离,但分离精度低。专利(200910065419. 4)采用去离子水作浮选液,难以满足大生产要求,文献的浮选方法除碳效率低,上二种方法均存在浮选料中带入的SiC远多于碳,造成碳化娃微粉的很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除碳效率高、SiC损耗少,无污染,生产成本低的SiC微粉中游离碳去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iC微粉配制成质量比为10-50%的水溶液,按每吨SiC微粉加入40-80g的硅酸钠作为分散剂,加热,快速搅拌10-30min ; 步骤二,在上述步骤一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300-800ml的油酸作为碳捕集剂,搅拌 10-30min ; 步骤三,在上述步骤二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40-80g的聚丙烯酰胺(数均分子量^ 3000000)作为絮凝剂,搅拌5-10 min ; 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溶液静置10-25 min,当溶液上部SiC絮凝沉降后捞取或抽去表面悬浮的油酸包裹的碳颗粒。所述分散剂可以为硅酸钠、聚乙烯亚胺、六偏磷酸钠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步骤一加热温度为40-70°C。所述步骤一‘决速搅拌速度彡100 r/min。所述步骤二与步骤三的搅拌为慢速搅拌,所述搅拌速度为15-30 r/min。 整个浮选过程向溶液池中鼓气。所述分散剂加入前先配制成浓度为O. 07 mol/L的溶液。所述絮凝剂加入前先配制成浓度为10 g/L的溶液。将步骤四去碳后的溶液,再次加入油酸,以15-30 r/min速度搅拌,浮选余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SiC粉碎过程中,粉体吸收了大量的机械能和热能,因而使微粉表面具有相当高的表面能,这些微粉为了降低表面能,会通过相互聚集靠拢而达到稳定状态,因此产生严重的团聚现象,游离碳包裹其中,很难上浮。本方法采用先加入分散剂将SiC微粉高度分散,使SiC与碳分离开,为碳的捕集创造条件。尽管SiC与碳亲水性不同,但经粉碎的SiC中有部分微粉粒度很细,远低于碳颗粒的粒径,悬浮性好,浮碳的同时这部分SiC微粉同时上浮,浮选去碳时会带走大量的Sic。本方法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使这部分SiC沉降,从而保证了浮选料中带入的SiC量大大减少。因此本方法除碳效率高、SiC损耗少,无污染,生产成本低的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步骤一将SiC微粉配制成质量比为25%的水溶液,按每吨SiC微粉加入50g硅酸钠分散剂(硅酸钠先配制成浓度为O. 07 mol/L的溶液),以120 r/min速度搅拌20min ; 步骤二 在步骤一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400ml的油酸作为碳捕集剂,以20 r/min速度搅拌30min ; 步骤三在步骤二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60g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3000000先配制成浓度为10 g/L的溶液),以20 r/min速度搅拌5 min ;步骤四将步骤三溶液静置约20 min,当溶液上部SiC出现絮凝沉降后捞取或抽去表面悬浮的油酸包裹的碳颗粒。实施例2 步骤一将SiC微粉配制成质量比为25%的水溶液,按每吨SiC微粉加入50g硅酸钠分散剂(硅酸钠先配制成浓度为O. 07 mol/L的溶液),以120 r/min速度搅拌20 min ; 步骤二 在步骤一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500 ml的油酸作为碳捕集剂,以20 r/min速度搅拌30 min ; 步骤三在步骤二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60g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3000000先配制成浓度为10 g/L的溶液),以20 r/min速度搅拌5 min ; 步骤四将步骤三溶液静置约20 min,当溶液上部SiC出现絮凝沉降后捞取或抽去表面悬浮的油酸包裹的碳颗粒。实施例3 步骤一将SiC微粉配制成质量比为25%的水溶液,按每吨SiC微粉加入50g硅酸钠分散剂(硅酸钠先配制成浓度为O. 07 mol/L的溶液),以120 r/min速度搅拌20 min ; 步骤二 在步骤一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600 ml的油酸作为碳捕集剂,以20 r/min速度搅拌30 min ; 步骤三在步骤二溶液中按每吨SiC微粉加入60g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3000000先配制成浓度为10 g/L的溶液),以20 r/min速度搅拌5 min ; 步骤四将步骤三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忠冯东洲任建龙黄孝斌周志国祁骥强军龙陈玉红朱燕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浩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