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658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8:08
一种咬合器,其能够更简易地构成关节部的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的连结机构。咬合器(1)包括:第1支持部(10),其固定第1牙合模型(40)来支持第1牙合模型(40);第2支持部(20),其固定第2牙合模型(50)来支持第2牙合模型(50);以及关节部(30),其连结第1支持部(10)和第2支持部(20)。关节部(30)包括:一对突出部(31),其被设在第1支持部(10)的后侧,向左右突出;和啮合支持部(32),其被设在第2支持部(20)的后侧,与一对突出部(31)啮合来支持第2支持部(20),使其可以以一对突出部(31)为转动轴来转动;突出部(31)和啮合支持部(32)按照可通过磁力相互吸附的方式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咬合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牙科领域,在制作义齿或牙科补缀物等情况下,使用再现人体的颌运动的咬合器。该咬合器包括上颌支持部,其固定上颌模型;下颌支持部,其固定下颌模型;以及关节部,其连结该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使它们可转动。此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再现人体的颌运动,还提出了如下咬合器,它包含下述部分来构成关节部突出部,其被设在上颌支持部上;u字形的沟形切除部,其被设在下颌支 持部上,与突出部啮合;以及弹性体,其与突出部连结,将该突出部牵引到沟形切除部的底部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根据专利文献I中提出的咬合器,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按照可以以突出部为支点来相互转动方式连结。此外,上颌支持部按照如下方式连结可通过突出部被引导至沟形切除部,而相对于下颌支持部滑动。再者,突出部由橡皮圈或弹簧等弹性体牵引到沟形切除部的底部侧而被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由此,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咬合器按照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可上下运动及侧向运动的方式构成,并且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的啮合位置、即突出部与沟形切除部的啮合位置被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例如,中央(★ >卜U夂夕)位置)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125086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I中提出的咬合器有下述问题由于用弹性体连结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使其在规定的位置上啮合,所以关节部的连结机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合器,其能够更简易地构成关节部的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的连结机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咬合器,包括第I支持部,其在前侧固定第I牙合模型来支持该第I牙合模型;第2支持部,其在前侧固定第2牙合模型来支持该第2牙合模型;以及关节部,其连结上述第I支持部的后侧和上述第2支持部的后侧;该咬合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关节部包括一对突出部,其被设在上述第I支持部的后侧,向左右突出;和啮合支持部,其被设在上述第2支持部的后侧,与上述一对突出部啮合来支持该第2支持部,使其可以以上述一对突出部为转动轴来转动;上述突出部和上述啮合支持按照可通过磁力相互吸附的方式构成。此外,最好包含磁铁来构成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啮合支持部中的一者,包含磁性体来构成另一者。此外,最好上述啮合支持部包括 第I保持部,其位于该啮合支持部的基端侧,通过磁力来保持上述突出部;和第I引导部,其按照与该第I保持部接连的方式形成,沿第I方向延伸;上述第2支持部按照可相对于上述第I支持部沿上述第I方向滑动的方式连结。此外,最好上述第I支持部和上述第2支持部闭合的闭状态下的上述突出部和上述第I保持部之间的吸附力强于上述第I支持部和上述第2支持部打开的开状态下的上述突出部和上述第I保持部之间的吸附力。此外,最好咬合器包括保持部侧磁铁,其被配置在上述第I保持部上;吸附部件,其在上述闭状态下,被配置在与上述突出部上的上述第I保持部对置的位置上,可吸附在上述保持部侧磁铁上;以及突出部侧磁铁,其在上述开状态下,被配置在与上述突出部上的上述第I保持部对置的位置上,排斥上述保持部侧磁铁。此外,最好上述突出部包括轴部,其沿该突出部突出的方向延伸;和球状的髁头部,其被设在该轴部上;上述啮合支持部与上述髁头部啮合。此外,最好上述第I引导部的顶端侧被开放,该顶端侧的上述第I引导部的宽度被构成得小于上述髁头部的直径。此外,最好上述啮合支持部还包括第2引导部,其被设在上述第I引导部的顶端侦U,并与该第I引导部接连,沿第2方向延伸;第3引导部,其被设在上述第I引导部的顶端侦牝并与该第I引导部及上述第2引导部接连,沿第3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咬合器,能够更简易地构成关节部的下颌支持部和上颌支持部的连结机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透视图。图2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闭合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的状态的图。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后视图。图4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上颌支持部的侧视图。图6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上颌支持部的后视图。图7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下颌支持部的侧视图。图8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下颌支持部的后视图。图9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打开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的状态的图。图10是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使突出部从图9所示的状态滑动了的样子的图。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突出部位于第I引导部的状态的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突出部位于第2引导部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突出部位于第3引导部的状态的图。图14A是第3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闭合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的状态(闭状态)的图。图14B是图14A的部分放大图。图15A是第3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将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从闭状态打开了规定的角度的状态的图。图15B是图15A的部分放大图。图16A是第3实施方式的咬合器的侧视图,是示出从图15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打开了上颌支持部和下颌支持部的状态的图。图16B是图16A的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咬合器的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I 图10来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I。第I实施方式的咬合器I如图I 图4所示,包括第I支持部一上颌支持部10,其支持作为第I牙合模型的上颌模型40 ;第2支持部一下颌支持部20,其支持作为第2牙合模型的下颌模型50 ;以及关节部30,其连结该上颌支持部10和下颌支持部20。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固定在咬合器I上的上颌模型40及下颌模型50的配置前牙的一侧作为前方而规定了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上颌支持部10由硬质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如图I 图6所示,包括板状的上颌固定部11,其固定上颌模型40 ;—对上颌后方延伸部12,其从该上颌固定部11向后方延伸;以及连结部13,其将一对上颌后方延伸部12各自的后端部彼此连结。上颌固定部11被做成横长的矩形板状,上颌模型40由螺栓111固定在该上颌固定部11的前面上。—对上颌后方延伸部12从上颌固定部11的后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向后方延伸。如图2及图5所示,在使固定于上颌固定部11上的上颌模型40水平放置的状态下,一对上颌后方延伸部12向斜下后方延伸。连结部13被做成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被部分切掉了的圆柱状。在该连结部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及另一端面上,形成了螺纹孔(未图示)。下颌支持部20由硬质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如图I 图4、图7及图8所示,该下颌支持部20包括板状的下颌固定部21,其固定下颌模型50 ;和一对下颌后方延伸部22,其从该下颌固定部21向后方延伸。下颌固定部21被做成横长的矩形板状,下颌模型50由螺栓211固定在该下颌固定部21的前面。—对下颌后方延伸部22从下颌固定部21的后面上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向后方延伸。如图2及图7所示,在使固定于下颌固定部21上的下颌模型50水平放置的状态下,一对下颌后方延伸部22向斜上后方延伸。如图I 图3所示,关节部30包括一对突出部31,其被设在上颌支持部10的后侧;和作为一对啮合支持部的一对髁道部32,其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村康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