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稻有序抛摆植的育秧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589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秧盘,该育秧秧盘,包括秧盘平面上设有的多个育秧穴,每个育秧穴底部设有小孔,所述的育秧穴每2个为一组构成一个育秧托,并且育秧托内的育秧穴在相邻处穴壁下凹,使每个育秧托内的2个育秧穴局部连通形成而连穴。使用该秧盘育出的秧苗根系串通成为一个整体,可提高抛摆栽速度,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不仅田间穴数少,而且可实现秧苗有序分布,通风透光好,利于水稻高产和超高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水稻有序抛摆植的育秧秧盘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稻抛秧、摆栽育秧秧盘主要是434单孔的,每穴3-5个秧苗。例如在先的中国专利申请92215358. 2公开了一种抛秧盘,在抛秧盘的平面上设有多个凹坑,在凹坑的底部设有小孔。这种单孔秧苗,抛栽时穴(丛,下同)数太多,一般I. 8-2. 5万穴,浪费劳动力,且穴间空隙小,通风透光差,产量不高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水稻有序抛摆植的育秧秧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有序抛摆植的育秧秧盘,包括秧盘平面上设有的多个育秧穴,每个育秧穴底部设有小孔,所述的育秧穴每2个为一组构成一个育秧托,育秧托成排排列,并且育秧托内的育秧穴在相邻处穴壁下凹,使每个育秧托内的2个育秧穴局部连通形成二连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相同的旱育化控育秧条件下,育成2个孔钵连成整体的集团秧苗大秧丛,使大田抛摆穴数减少了 1/3-1/2,提高抛摆栽速度,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不仅田间穴数少,而且可实现秧苗有序分布,通风透光好,利于水稻高产和超高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2连孔秧盘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程陈厚存郭保卫林昌明吴中华李桂云张军霍中洋许轲戴其根魏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