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拓扑中辅助绕组正激设计的电压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5579 阅读:5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反激拓扑中辅助绕组正激设计的电压变换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管、脉冲发生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负载,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辅助绕组和次级绕组,电压输入端与初级绕组的第一端相连,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至开关管的漏极,开关管的栅极与脉冲发生器相连,辅助绕组的第三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脉冲发生器,次级绕组的第五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负载连接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次级绕组的第六端之间,所述第二端、第四端和第五端为同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辅助绕组的输出电压只与初级绕组的输入电压有关,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对其无影响,可确保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过宽时,脉冲发生器一直稳定工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变换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反激拓扑中辅助绕组正激设计的电压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电压变换电路中通常都设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器,该PWM控制器通过内部比较器将电压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反馈回路得到的反馈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调制脉冲的脉宽,使得基准信号对输出电压起着实际控制作用,从而使电压变换电路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为负载供电。现有的电压变换电路中的PWM控制器的供电方式为二种一种是外置电源为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使得电压变换电路中增加新的电源模块进行维持,限定了该电压变换电路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增加了不必要的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为该PWM控制器供电,如附图I所示,其包括变压器T2、开关管Q100、脉冲发生器U100、二极管D100、二极管D200、负载R100、电压输入端DC2,变压器T2包括初级绕组N10、辅助绕组N30和次级绕组N20,初级绕组NlO包括第一端NlOl和第二端N102,辅助绕组N30包括第三端N301和第四端N302,次级绕组N20包括第五端N201和第六端N202,电压输入端DC2与第一端NlO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家仁范继光陈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崧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