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965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截止阀,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包括有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芯、与阀芯联动的阀杆及驱动阀杆的驱动机构;阀芯与阀杆之间呈蜗轮蜗杆配合,阀体上设有介质进入通道、介质流出通道及连接通道,阀体的介质进入通道处设有阀座,阀体的介质流出通道与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密封阀座,介质流出通道内设有与阀体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体,止回阀阀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芯,单向止回阀芯与止回阀阀体之间设有弹性抵压件,止回阀阀体上设有构成介质流出通道与外界导通的流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密封性好、开闭方便的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截止阀,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
技术介绍
在油田管道安装的阀门中,通常用到节流截止阀,而为了防止泵的突然停止导致介质回流,节流截止阀通常又配合止回阀一起使用。在节流截止阀后安装一台止回阀,用以防止泵突然停止时介质的回流。现有的油路管道中,用于节流截止及防回流是两台阀门组合形成(即管路中存在节流截止阀及止回阀),无论是在阀门的生产,还是在现场的使用中成本相对都较高,现场工作情况也较为复杂,维修,更换的难度也较大,尤其是在某些特殊 的工况下,更不利于生产的需求。并且两台阀门在使用中的腐蚀,磨损等情况的不一样,两台阀门的使用寿命也不一样,阀门的更换,维修周期也不一样。两台阀门在更换,维修中所花费的时间较新结构相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密封性好、开闭方便的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包括有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芯、与阀芯联动的阀杆及驱动阀杆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阀芯与阀杆之间呈蜗轮蜗杆配合,阀体上设有介质进入通道、介质流出通道及连通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的连接通道,阀体的介质进入通道处设有阀座,阀芯与该阀座贴合密封使阀体的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呈封闭状,阀体的连接通道内设有骨架,骨架上固设有供阀芯架设并使阀芯可沿阀体滑移的轴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介质流出通道与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密封阀座,介质流出通道内设有与阀体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体,止回阀阀体上设有朝向阀体连接通道设置并与密封阀座呈密封配合并构成介质流出通道与连接通道开闭的单向止回阀芯,单向止回阀芯与止回阀阀体之间设有弹性抵压件,所述的止回阀阀体上设有供单向止回阀芯滑移的导向槽及构成介质流出通道与外界导通的流道。其中,止回阀阀体中部设有凸台,导向槽开设于凸台上,所述的流道为沿凸台的边缘开设;所述的单向止回阀芯的横截面呈“T”字形,包括有连接端及密封端,其连接端插设于凸台上的导向槽内,其密封端与密封阀座密封贴合,且密封端与密封阀座贴合的端面为弧面,所述的弹性抵压件为一端与单向止回阀芯密封端抵触,另一端与止回阀阀体的凸台抵触的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阀体的介质流出通道处设置构成介质流出通道与连接通道导通的止回阀阀体及朝向密封阀座设置的单向止回阀芯,使管道内的介质无法由阀体的介质流出通道处回流至阀体内,而且将止回阀与阀体进行结合,代替了传统管路中同时设置节流截止阀及止回阀,处于阀体内的止回阀与阀体之间的安装及使用寿命一致,维修周期一致,从而方便了维修,相对现有技术而言,也降低维系所需的成本;止回阀阀体的凸台上的导向槽的设置可方便单向止回阀芯的导向,使单向止回阀芯的运行更为稳定,止回阀阀芯呈“T”字形设置,其密封端与密封阀座贴合的端面为弧面则可保证其与密封阀座之间的密封性。本实用 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轴套组件包括有架设于骨架上的轴套体及与轴套体连接的拉紧螺塞,轴套体及拉紧螺塞于骨架之间呈密封连接;所述的阀芯包括有与阀杆联动连接的螺杆及与螺杆连接的封堵头,螺杆插设于轴套体及拉紧螺塞内并可沿轴套体及拉紧螺塞作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封堵头朝向阀体的介质进入通道设置;所述封堵头的外壁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封堵头与骨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封堵头由两块固定连接的连接块组成,封堵头与阀座之间的密封组件设于两连接块的衔接处,且该密封组件包括有辅助密封圈及套设于辅助密封圈外的可膨胀密封圈,两连接块的衔接处位于密封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端与阀体的连接通道导通,另一端与两连接块衔接处的间隙导通的先导孔,辅助密封圈的内径贴合于两连接块衔接处的间隙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阀芯的封堵头处与阀座之间的密封组件设置成辅助密封圈及受辅助密封圈抵触的可膨胀密封圈,在使用过称中,介质通过封堵头两连接块处的先导孔进入到两连接块的间隙处,由于辅助密封圈的内径贴合在两连接块间隙处,所以进入到间隙内的介质会对辅助密封圈造成冲击抵压,此时,与辅助密封圈抵触的可膨胀密封圈受到辅助密封圈的抵压后便会朝向阀座或骨架膨胀,使其与阀座及骨架之间的密封更为紧密,保证了封堵头与阀座及骨架之间的密封性;而且封堵头随螺杆沿阀体滑移,可保证密封组件免受介质的直接冲击,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封堵头朝向介质进入通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导流孔,轴套体及拉紧螺塞内设有与封堵头上导流孔连通的导流空腔;封堵头与阀座之间还设有合金密封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质由阀体的介质进入通道进入时,首先会经封堵头的导流孔进入到导流空腔内,介质会填充整个导流通道,使阀体内部压差得到平衡,方便了阀体的开启或关闭。封堵头与阀座通过密封组件实施软密封的同时还在密封处设置合金密封块,使封堵头与阀座之间形成双重密封,进一步的保证了密封效果。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可膨胀密封圈的横截面呈环状,其横截面呈梯形,其中外壁小于内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有利于可膨胀密封圈与阀座及骨架之间的密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I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I的II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一图4所示的一种自平衡式止回节流截止阀,包括有阀体I、设于阀体I内的阀芯2、与阀芯2联动的阀杆3及驱动阀杆3的驱动机构4,该驱动机构4为与阀杆3联动连接的电动执行器,当然也可为手柄;阀芯2与阀杆3之间呈蜗轮蜗杆配合,需要说明的是,阀杆3可为蜗杆,而在阀芯2上可套设于阀杆联动蜗轮,或阀芯2为蜗杆,而在阀杆3上套设蜗轮,都是可行的。阀体I上设有介质进入通道11、介质流出通道12及连通介质进入通道11与介质流出通道12的连接通道13,阀体I的介质进入通道11处设有阀座5,阀芯2与该阀座5贴合密封使阀体I的介质进入通道11与介质流出通道12呈封闭状,阀体I的连接通道13内设有骨架14,骨架14上固设有供阀芯2架设并使阀芯2可沿阀体I滑移的轴套组件6,阀体I的介质流出通道12与连接通道13之间设有密封阀座15,介质流出通道12内设有与阀体I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体7,止回阀阀体7上设有朝向阀体I连接通道设置并与密封阀座15呈密封配合并构成介质流出通道12与连接通道13开闭的单向止回阀芯71,单向止回阀芯71与止回阀阀体7之间设有弹性抵压件72,止回阀阀体7上设有供单向止回阀芯71滑移的导向槽73及构成介质流出通道12与外界导通的流道74。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阀体I的介质流出通道12处设置构成介质流出通道12与连接通道13导通的止回阀阀体7及朝向密封阀座15设置的单向止回阀芯71,使管道内的介质无法由阀体I的介质流出通道12处回流至阀体I内,而且将止回阀与阀体I进行结合,代替了传统管路中同时设置节流截止阀及止回阀,处于阀体I内的止回阀与阀体I之间的安装及使用寿命一致,维修周期一致,从而方便了维修,相对现有技术而言,也降低维系所需的成本。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止回阀阀体7中部设有凸台75,导向槽73开设于凸台75上,流道74为沿凸台75的边缘开设,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槽74的设置可方便单向止回阀芯71的导向,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龙王少华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瑞特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