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双开防盗窗的结构,包括:外框架(2)、左窗户(3)、右窗户(4)和绳索(1),所述左窗户(3)的底部与外框架(2)的底部活动连接,绳索(1)的一端穿经外框架(2)的顶部后与所述左窗户(3)顶部连接,右窗户(4)的右侧与外框架(2)的右侧活动连接。通过收放绳索(1)可以调节左窗户(3)向外翻转的角度,使之具有逃生和改善室内光线的作用,当左窗户(3)翻转到接近水平的位置时,将晾衣架悬挂于左窗户(3)的竖栏杆(32)上即可达到晾晒衣物的目的。而右窗户(4)可以绕着外框架(2)旋转而打开或关闭,也可以起到逃生和改善室内光线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民用建筑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可用于晾晒衣物和调节室内光线的组合双开防盗窗。
技术介绍
入室盗窃一直以来是大多数低楼层用户非常头痛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防盗窗无疑是低楼层用户几乎必备的防盗措施,但是现有防盗窗结构,一方面没有逃生功能,另外一方面,挡住了一部分的采光并给人ー种压抑的感觉,使得低楼层用户光线不明亮,也给小区外貌带来了影响。对于ー些晾衣空间局促的用户而言,另ー个困扰他们的问题便是晾衣服,晾在小 区内会影响环境,而自家窗ロ又没有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双开防盗窗,既具有防盗功能又具有逃生功能,同时可以解决现有的防盗窗采光不好及部分居民晾衣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组合双开防盗窗,包括外框架、左窗户、右窗户和绳索,所述左窗户的底部与外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穿经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后与所述左窗户顶部连接,所述右窗户的右侧与外框架的右侧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左窗户包括内框架及内设于所述框架内的多根竖栏杆,所述内框架的底部与外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内框架的顶部与所述绳索连接。可选的,所述内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外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内框架相连部分的外侧安装有角鉄,且所述角铁具有一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外框架所在平面的夹角为75° 90°。可选的,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左侧和外框架的左侧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绳索运行轨迹的固定部件,且所述绳索穿经所述固定部件。可选的,所述绳索在左窗户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状态分别安装有定位部件,且该定位部件无法穿过所述固定部件。可选的,所述组合双开防盗窗还包括绳索收放机构,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固定于外框架左下角,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绳索收放机构连接。可选的,所述绳索收放机构是手摇盒。可选的,所述右窗户包括内框架及内框架内侧的多根竖栏杆,所述内框架的右侧与所述外框架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左窗户和右窗户之间设有锁。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双开防盗窗,采用外框架、左窗户、右窗户和绳索,所述左窗户的底部与外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穿经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后与所述左窗户的顶部连接,所述右窗户的右侧与外框架的右侧活动连接,通过收放绳索可以调节左窗户向外翻转的角度,使之具有逃生和改善室内光线的作用,当左窗户翻转到接近水平的位置时,设置于外框架下侧的角铁可以托住所述左窗户,此时,将晾衣架悬挂于左窗户的竖栏杆上即可达到晾晒衣物的目的。而右窗户可以绕着外框架旋转而打开或关闭,也可以起到逃生和改善室内光线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a Ib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ー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如图Ia所示,这种组合双开防盗窗,包括外框架2、左窗户3、右窗户4和绳索1,所述左窗户3和右窗户4并排设置于所述外框架2内部,所述左窗户3的底部与外框架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绳索I的一端穿经所述外框架2的顶部后与所述左窗户3顶部连接,所述右窗户4的右侧与外框架2的右侧活动连接。使左、右窗户3、4可以分别沿外框架2翻转。所述左窗户3包括内框架31及内设于所述内框架31内的多根竖栏杆32,所述内框架31的底部与外框架2的底部通过合页8活动连接,所述内框架31的顶部与所述绳索I连接。所述外框架2的底部与所述左窗户3内框架31相连部分的外侧安装有角铁7,如图Ib所示,且所述角铁7具有一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外框架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75° 90°。所述外框架2的顶部左侧和外框架2的左侧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绳索I运行轨迹的固定部件,且所述绳索I穿经所述固定部件。所述绳索I在左窗户3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状态分别安装有定位部件,且该定位部件无法穿过所述固定部件。所述组合双开防盗窗还包括绳索I的收放机构,所述绳索I的收放机构固定于外框架2左下角,所述绳索I的另一端与所述绳索I的收放机构连接,该绳索I的收放机构采用手摇盒9。所述右窗户4包括内框架41及内框架41内侧的多根竖栏杆42,所述内框架41的右侧与所述外框架2的右侧通过合页5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如图2所示,所述左窗户3和右窗户4之间设有锁10,左、右窗户3、4之间的锁10锁住时,为左、右窗户3、4均关闭的状态,当打开锁10,摇动手摇盒9放松绳索1,左窗户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外侧翻转,通过手摇盒9收放绳索I可调节左窗户3向外翻转的角度,当左窗户3翻转到接近水平的位置吋,设置于外框架2下侧的角铁7可以托住所述左窗户3,此时,将晾衣架悬挂于左窗户3的竖栏杆32上即可达到晾晒衣物的目的。所述右窗户4的右侧与外框架2的右侧活动连接,使右窗户4可以绕着外框架2旋转而打开或关闭,也可以起到逃生和改善室内光线的作用。如图3所示为左、右窗户均打开的状态。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ー种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左窗户、右窗户和绳索,所述左窗户的底部与外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穿经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后与所述左窗户顶部连接,所述右窗户的右侧与外框架的右侧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窗户包括内框架及内设于所述框架内的多根竖栏杆,所述内框架的底部与外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内框架的顶部与所述绳索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内框架相连部分的外侧安装有角铁,且所述角铁具有一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外框架所在平面的夹角为75° 90°。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左侧和外框架的左侧分别设有用于限制绳索运行轨迹的固定部件,且所述绳索穿经所述固定部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干,所述绳索在左窗户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状态分别安装有定位部件,且该定位部件无法穿过所述固定部件。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双开防盗窗还包括绳索收放机构,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固定于外框架左下角,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绳索收放机构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收放机构是手摇盒。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窗户包括内框架及内框架内侧的多根竖栏杆,所述内框架的右侧与所述外框架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I 9中任意ー项所述的组合双开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窗户和右窗户之间设有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双开防盗窗的结构,包括外框架(2)、左窗户(3)、右窗户(4)和绳索(1),所述左窗户(3)的底部与外框架(2)的底部活动连接,绳索(1)的一端穿经外框架(2)的顶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骏华,彭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