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817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包括左、中、右三块,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下沿右端向上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左块上沿走针轨迹右部有一梯形凸起,中部有一个凹槽,凹槽左边有一个顶角为140°的等腰梯形凸台,凸台中间有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凸起;所述的选针下护山中块左右对称,上沿两端向下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上沿两端各有一梯形凸起,两个梯形远离中块中心线的侧边各与上沿两端的弯折处呈一直线,中块的正中有一梯形凸台,凸台上正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三角形的顶角均为9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在选针过程中针脚的运动轨迹过渡平滑,且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震动和偏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主要用于确定选针时针脚的运动轨道,运动过程中要求速度平稳,路径平滑,不能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或者突发性非计划的移位。以前的选针下护山结构单一,多采用直角结构,即选针下护山各个转向处侧边与底边垂直。这类下护山虽然制造简单,但由于这类下护山提供的走针轨道需要针脚经常作直角转折,使选针的运动过程不够稳定,且震动较大,易造成针脚或其他部位的损坏。现有的选针上护山虽然结构上发生改变,多采用倾斜的走针轨迹来为选针提供平滑的走针轨道,但是走针轨迹的各转折角往往无法取得最为合适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能为选针提供转折角合理的走针轨迹。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包括左、中、右三块,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呈长条状,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下沿右端向上弯折,弯折处与上沿走针轨迹形成锐角,所述的选针上护山右块与左块形状相同而方向相反,所述的中块自身左右对称,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上沿两端各有一向下弯折,弯折处与下沿形成锐角,上沿弯折处靠在选针下护山左块和右块的下沿弯折处使三段选针下护山上沿的轨迹连续,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下沿右端向上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左块上沿走针轨迹右部有一梯形凸起,中部有一个凹槽,凹槽左边有一个顶角为140°的等腰梯形凸台,凸台中间有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凸起;所述的选针下护山中块左右对称,上沿两端向下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上沿两端各有一梯形凸起,两个梯形远离中块中心线的侧边各与上沿两端的弯折处呈一直线,中块的正中有一梯形凸台,凸台上正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三角形的顶角均为95°。本技术各转折角度均采用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的最佳角度,能避免转折角度过小时,织针走针不够平滑顺畅。织针在走针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高度,并且织针由于震动在走针时不能与预定轨迹完全吻合,经常会发生高度偏移,因此要求选针下护山的各段走针轨迹达到指定的位置,由于母板的尺寸所限,各块的横向长度不能过长,致使侧段转折角度过大时受长度所限高度无法达标,本技术能避免这一情况。本技术中块的两侧均带有一斜坡,与左块和右块的斜坡对应,三块能拼接吻合,使三块选针下护山的走针轨迹能平滑地连接在一起。此外,本技术各转折处均使用圆角,进一步提升织针走针时的平 滑性。本技术能使在选针过程中针脚的运动轨迹过渡平滑,且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震动和偏移,有效降低故障率,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左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说明图1,选针下护山的左块I呈长条状,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下沿右端a段向上弯折,a段与上沿轨迹的b段共同形成45°的夹角锐角2,左块I上沿走针轨迹右部有一梯形凸起3,中部有一凹槽4,凹槽4左边有顶角均为140°的等腰梯形凸台5,凸台5上还有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凸起6。参见图2,选针下护山的右块7与选针下护山的左块I的形状相同方向相反。参见图3,选针上护山的中块8自身左右对称,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以中线左侧为例,上沿左端有一向下弯折c段,c段与下沿形成45°的夹角锐角9,c段靠在选针下护山左块的a段使两块选针下护山的上沿轨迹连续。中块8上沿左端有一梯形凸起10,梯形的左侧边与c段呈一直线;中块8的右侧与左侧对称。中块8的正中有一梯形凸台11,凸台11上有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三角形的顶角12均为95°。参见图4,选针下护山的左块I、中块8和右块7安装在母板13上后,三块的上沿的选针走针轨迹连成一条,为选针针脚提供过渡平滑的运动轨迹。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包括左、中、右三块,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呈长条状,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下沿右端向上弯折,弯折处与上沿走针轨迹形成鋭角,所述的选针上护山右块与左块形状相同而方向相反,所述的中块自身左右对称,下沿为直线,上沿为选针走针轨迹,上沿两端各有一向下弯折,弯折处与下沿形成鋭角,上沿弯折处靠在选针下护山左块和右块的下沿弯折处使三段选针下护山上沿的轨迹连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下沿右端向上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左块上沿走针轨迹右部有ー梯形凸起,中部有一个凹槽,凹槽左边有ー个顶角为140°的等腰梯形凸台,凸台中间有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凸起;所述的选针下护山中块左右对称,上沿两端向下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上沿两端各有一梯形凸起,两个梯形远离中块中心线的侧边各与上沿两端的弯折处呈一直线,中块的正中有一梯形凸台,凸台上正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三角形的顶角均为9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选针下护山,包括左、中、右三块,所述的选针下护山左块下沿右端向上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左块上沿走针轨迹右部有一梯形凸起,中部有一个凹槽,凹槽左边有一个顶角为140°的等腰梯形凸台,凸台中间有顶角为100°的等腰三角形凸起;所述的选针下护山中块左右对称,上沿两端向下弯折与水平线夹角为45°,上沿两端各有一梯形凸起,两个梯形远离中块中心线的侧边各与上沿两端的弯折处呈一直线,中块的正中有一梯形凸台,凸台上正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凸起,三角形的顶角均为95°。本技术能使在选针过程中针脚的运动轨迹过渡平滑,且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震动和偏移。文档编号D04B15/70GK202369757SQ201120524940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