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长链二元酸生产的清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799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链二元酸的生产的清液罐,包括设计成椭圆体的罐体,在罐体上安装有端板和鞍座,在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人孔和放空口,出料口设在罐体的底部,同时还包括分别设在罐体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液面的计接口A和液面计接口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于长链二元酸的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清液罐,尤其是指ー种用于长链ニ元酸生产的清液罐。
技术介绍
长链ニ元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以合成香料、特种尼龙、聚酰胺热熔胶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长链ニ元酸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能通过化工合成、植物油裂解法和生物发酵法生产。所有的长链ニ元酸都不可能用化工方法从石油中的正构烷烃直接氧化制取,因为化学氧化吋,正构烷烃发生断裂而得不到和正构烷烃相应链长的单一二元酸。虽然所有的长 链ニ元酸都可以从某一种低碳链的ニ元酸开始,通过酯化、还原、溴化、氰化和腈的水解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步骤,合成两个或三个碳原子的ニ元酸,但目前这种合成方法仅在实验室应用,由于步骤多、条件复杂、收率低、成本高,而没有实现エ业生产的价值。迄今,仅有十二碳ニ元酸可以通过化工合成方法进行エ业化生产,但也因化学合成法生产条件苛刻、步骤多、收率低、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了其大規模エ业化。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运用生物发酵生产长碳链ニ元酸的技术,具有化学合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石油中的副产物正构烷烃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长链ニ元酸,生产エ艺简单,条件温和,整个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收率高、成本低。生物发酵生产长碳链ニ元酸的エ艺中清液罐是重要的ー种的设备,现有的清液罐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用于长链ニ元酸生产的清液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计成椭圆体的罐体,在罐体上安装有端板和鞍座,在罐体顶部设有进料ロ、人孔和放空ロ,出料ロ设在罐体的底部,同时还包括分别设在罐体的ー侧的上端和下端的液面计接ロ A和液面计接ロ B。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于长链ニ元酸的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I、端板;2、鞍座;3、人孔;4、罐体;5、进料ロ ;6、放空ロ ;7、液面计接ロ A ;8、液面计接ロ B ;9、出料ロ。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设计成椭圆体的罐体4,在罐体4上安装有端板I和鞍座2,在罐体4顶部设有进料ロ 5、人孔3和放空ロ 6,出料ロ 9设在罐体4的底部,同时还 包括分别设在罐体4的ー侧的上端和下端的液面计接ロ A7和液面计接ロ B8。该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単、方便实用,用于长链ニ元酸的生产。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长链二元酸的生产的清液罐,包括设计成椭圆体的罐体(4),在罐体(4)上安装有端板(I)和鞍座(2 ),在罐体(4 )顶部设有进料口( 5 )、人孔(3 )和放空口( 6 ),出料口(9)设在罐体(4)的底部,同时还包括分别设在罐体(4)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的液面计接口A (7)和液面计接口 B (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链二元酸的生产的清液罐,包括设计成椭圆体的罐体,在罐体上安装有端板和鞍座,在罐体顶部设有进料口、人孔和放空口,出料口设在罐体的底部,同时还包括分别设在罐体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液面的计接口A和液面计接口B。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适于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文档编号C12M1/00GK202369579SQ2011204581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肃净 申请人:南通圣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肃净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圣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