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059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中央处理器,以及位置检测开关,所述滤波电容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源极连接到电磁制动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源极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第一、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位置检测开关检测制动器的闸状态,并将监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PWM方波智能控制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全自动智能控制,达到节能、降噪、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动控制
,具体涉及用于电磁制动器或离合器的开闸一维持一断电上闸制动,全过程的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及永磁式电梯用曳弓I机的推广普及,与永磁式电梯用曳弓I机配套的电磁制动器和离合器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为配合各种制动器和离合器产生了多种整流控制装置,其中有电阻降压法、全波开闸半波维持法、可控硅触发法等,先进一些的可以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运行状态时的电压,而上电开闸及失电合闸均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开闸、合闸声音过大,对机械结构有较大冲击,浪费材料、浪费能源并影响制动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提供一种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用于电磁制动器或离合器从开闸一维持一断电上闸制动的全过程的智能控制。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中央处理器,以及位置检测开关,所述滤波电容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源极连接到电磁制动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源极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第一、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位置检测开关检测制动器的闸状态,并将监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PWM方波智能控制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所述中央处理器采样滤波电容上的电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包括合闸位光电开关、中间位光电开关,以及开闸到位光电开关。该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制动电阻以及续流二极管,制动电阻一端连接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电磁线圈之间,制动电阻另一端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电磁线圈之间。中央处理器PWM控制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二开关管在开闸及运行时处于开启状态,在合闸时通过中央处理器程序控制以保证最佳合闸状态,第一开关管在合闸时处于关闭状态,开闸及运行时处于中央处理器控制下; 上电开闸及维持状态时由中央处理器产生PWM波维持电磁制动器开闸及运行,首先送全压以使电磁制动器快速开闸,此时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全开,当检测到中间位光电开关信号时即以为电磁制动器已脱离制动轮,此时中央处理器传送逐步衰减的PWM波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管以在电磁制动器上产生逐步减小的电压,当检测到开闸到位光电开关信号时即以为已开闸到位 ,此时中央处理器传送维持PWM波信号至第一开关管以在电磁制动器上产生维持电压;合闸时,首先关闭第一开关管以使电磁制动器快速动作,当检测到中间位光电开关动作时,送PWM波信号至第二开关管以在电磁制动器上产生柔性反作用力,当检测到合闸位光电开关动作时关第二开关管以可靠合闸。所述中央处理器提供通讯接口,上电开闸及维持状态时合闸位光电开关、中间位光电开关状态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上的通讯接口通知制动器的主控电脑,合闸时开闸到位光电开关、中间位光电开关状态信息通知主控电脑。所述中央处理器还提供仪表接口。所述PWM斩波式制动器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电磁线圈之间,阳极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电磁制动器或离合器上电开闸、维持运行、断电合闸全过程中进行全程数字智能控制,通过在制动器(离合器)上装设的三个光电开关检测制动器(或离合器)的动作位置及动作时间以实现对制动器实行开合闸最优运行。同时通过中央处理器将制动器状态实时传送给电梯主控电脑及显示仪表等。不仅达到节能、降噪、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制动器实时信息与主控电脑联网,可使电梯、电机等设备运行更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I中示出了一组完整的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桥式整流电路I、滤波电容Cl、第一开关管Ql、第二开关管Q2、中央处理器(CPU)、合闸位光电开关GK1、中间位光电开关GK2,以及开闸到位光电开关GK3。所述滤波电容Cl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I的正负输出端之间,第一开关管Ql的漏极(D)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I的正输出端,源极(S)连接到电磁制动器的电磁线圈L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D)连接到电磁线圈L的另一端,源极(S)连接到桥式整流电路I的负输出端,第一、第二开关管Q1、Q2的栅极(G)连接到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采用PWM方波智能控制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所述合闸位光电开关GK1、中间位光电开关GK2,以及开闸到位光电开关GK3检测制动器的闸状态,并将监测信息送入中央处理器(CPU)。同时中央处理器(CPU)提供通讯接口及仪表接口。中央处理器同时采样滤波电容Cl上的电压,滤波电容Cl上的电压通过电阻分压电容滤波后加到中央处理器的采样端口。作为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制动电阻Rl以及续流二极管D6,制动电阻Rl —端连接到第一开关管Ql的源极(S)和电磁线圈L之间,制动电阻Rl另一端和续流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续流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⑶与电磁线圈L之间。PWM斩波式制动器全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电开闸及运行维持状态交流输入电源经过桥式全波整流,由滤波电容Cl滤波产生脉动直流,中央处理器(CPU)采样其上电压,CPU通过采样电压计算再根据电磁线圈L的电阻及电磁制动器型号,再与国家启动时间限制比较得出最佳开闸时间,从而得出开闸所需最佳电压。开闸后最佳维持电压由线圈电阻及制动器型号以及制动器温升要求及节能要求加上安全裕量得出。并控制第一、第二开关管Ql、Q2,同时检测合闸位光电开关GKl,中间位光电开关GK2状态信息,计算其动作时间tl与设定时间比较实时调整以保证开闸速度快且柔和,同时将合闸位光电开关GK1、中间位光电开关GK2状态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上的通讯接口通知制动器的主控电脑,可使主控电脑开机更准确,检测开闸到位光电开关GK3状态,到位后即进入维持状态,以节省电能,避免制动器发热。断电合闸状态中央处理器首先检测开闸到位光电开关GK3状态、中间位光电开关GK2状态及其动作时间t2,以中间位光电开关GK2的开关状态配合制动电阻R1,续流二极管D6以电磁线圈L内残余电感能量保证制动器均衡柔性合闸到位,同时可将开闸到位光电开关GK3、中间位光电开关GK2状态信息通知主控电脑,可使主控设备关机动作更加准确。中央处理器PWM控制的工作原理第二开关管Q2在开闸及运行时处于开启状态,在合闸时通过中央处理器程序控制以保证最佳合闸状态。第一开关管Ql在合闸时处于关闭状态,开闸及运行时处于中央处理器控制下。上电开闸及维持状态时由中央处理器产生PWM波维持电磁制动器开闸及运行,首先送全压以使电磁制动器快速开闸,此时第一开关管Ql及第二开关管Q2全开。当检测到中间位光电开关GK2信号时即以为电磁制动器已脱离制动轮,此时中央处理器传送逐步衰减的PWM波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管Ql以在电磁制动器上产生逐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义杨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德昌立制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