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5237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23:41
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包含:一触控笔、一机壳、一笔座、一传动单元及一复位单元。机壳包括一供触控笔容置的容置槽,及界定出容置槽的相对的二长侧壁面。笔座供触控笔插入且枢设于长侧壁面。传动单元设置于机壳,并且包括一带动笔座枢转的连动机构及一操作连动机构的操作部,施力于操作部使连动机构连动笔座,可控制笔座由位于容置槽中的一收纳位置枢转出容置槽。复位单元提供使笔座恒回复于收纳位置的偏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笔座和传动单元的设计,使触控笔更加方便的拿取以及放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 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屏幕技术的应用,推出越来越多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产品,例如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等等;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为了使操作上更为便利,往往产品中都会附带有触控笔,并采用内藏式或夹式的触控笔放笔方式。然而,通常触控笔皆算细小,所以内藏式或夹式的收笔方式,虽然使用空间不大也有利于隐藏,但在取用时,因为触控笔本身细小的原因,较不容易取出,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方便取放触控笔的电子装置。于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包含一触控笔、一机壳、一笔座、一传动单元及一复位单元。该机壳包括一供该触控笔容置的容置槽,及界定出该容置槽的相对的二长侧壁面、连接所述长侧壁面的一端的一第一端壁面及连接所述长侧壁面的另一端的第二端壁面。该笔座具有一供该触控笔插入的盖体及一连接该盖体的枢轴,该枢轴两端分别枢设于各该长侧壁面且邻近该第一端壁面,该盖体的开口端朝向该第二端壁面且可枢转出该容置槽。该传动单元设置于该机壳且包括一连接该笔座的枢轴的连动机构及一连接该连动机构且外露于该机壳的操作部,施力于该操作部使该连动机构连动该枢轴,可控制该盖体的开口端由位于该容置槽中的一收纳位置枢转出该容置槽。该复位单元包括至少一弹性回复件,提供使该盖体恒回复于该收纳位置的偏压。较佳地,该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还包含一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与该传动单元连接的第一扣合机构及一设于该机壳的第二扣合机构,该第一扣合机构具有至少一第一^^扣部,该第二扣合机构具有一可脱离地与该第一^^扣部相扣合的第二卡扣部,及一外露于该机壳的释锁部,当该传动单元受力移动并连动该盖体枢转出该容置槽时,该第一卡扣部与该传动单元连动而与该第二卡扣部扣合定位,藉此将该盖体定位于一枢转角度;通过施力于该释锁部使该第二卡扣部脱离该第一^^扣部,以使该盖体回复于该收纳位置。较佳地,该定位单元还包括一轴心及一弹性件,该第二卡扣部与该释锁部可相对于该轴心摆动,且该第二卡扣部与该弹性件连接定位。较佳地,该第一扣合机构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扣部,可选择其中的一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扣合,以使该盖体定位于不同的枢转角度。较佳地,该连动机构包括一轴心连接该枢轴的齿轮,及一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且该操作部连接于该齿条。较佳地,该传动单元还包括一与该连动机构连动的限位部,该限位部部分穿过该第二端壁面而凸伸入该容置槽,以将该触控笔的一端限位。较佳地,该弹性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该笔座的枢轴,另一端连接该机壳;或者该弹性回复件也可以为一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传动单元,另一端连接于该机壳。另外,该复位单元也可以包括二弹性回复件,且其中的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另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拉伸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该笔座的枢轴,另一端连接该机壳,该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传动单元的限位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该机壳。因此,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笔座和传动单元的设计,使触控笔更加方便的拿取以及放置。附图说明图I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位于一收纳位置;图4是如图3的示意图,说明一笔座枢转出一容置槽的状态;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本技术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6是如图5的示意图,说明一笔座枢转出一容置槽的状态;及图7是如图5的示意图,说明该笔座枢转于另一角度的状态。附图标号I触控笔2 机壳21容置槽22长侧壁面23第一端壁面24第二端壁面3 笔座31 盖体311 开口端32 枢轴4传动单元41连动机构411 齿轮412 齿条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且只介绍与本技术相关的技术特征。参阅图I与图2,本技术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一平板计算机,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其他需要触控笔的电子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触控笔I、一机壳2、一笔座3、一传动单兀4及一复位单兀5。 机壳2包括一供触控笔I容置的容置槽21,及界定出容置槽21的相对的二长侧壁面22、连接长侧壁面22的一端的一第一端壁面23,及连接长侧壁面22的另一端的第二端壁面24。参阅图2、图3与图4,笔座3具有一供触控笔I插入的盖体31及一连接盖体31的枢轴32,枢轴32两端分别枢设于各长侧壁面22且邻近第一端壁面23,盖体31的开口端311朝向第二端壁面24且可枢转出容置槽21。传动单元4设置于机壳2且包括一连接枢轴32的连动机构41、一操作部42及一与连动机构41连动的限位部43。连动机构41包括一轴心连接枢轴32的齿轮411,及一与齿轮411啮合的齿条412,且操作部42连接于齿条412并外露于机壳2,当施力于操作部42将连动机构41连动枢轴32,可控制盖体31的开口端311由位于容置槽21中的一收纳位置枢转出容置槽21。在其他等效变化的实施态样,也可以利用连杆与笔座3的枢轴32连接以连动枢轴32枢转,一样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以本实施例的齿轮411和齿条412为限。限位部43与操作部42连接且部分穿过第二端壁面24而凸伸入容置槽21,以将触控笔I的一端限位。复位单元5提供使盖体31恒回复于该收纳位置的偏压,并且包括二弹性回复件,且其中的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51,另一弹性回复件为一拉伸弹簧52 ;扭力弹簧51的一端连接笔座3的枢轴32,另一端连接机壳2,拉伸弹簧52的一端连接于传动单兀4的限位部43,且另一端连接于机壳2。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当施力依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推动操作部42时,可以连动连动机构41与限位部43往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并使笔座3的枢轴32枢转,如图4所示,枢轴32枢转后连带使盖体31枢转出容置槽21,并且使扭力弹簧51弹性变形而蓄积回复力,同样地,限位部43受操作部42带动而位移并挤压拉伸弹簧52,拉伸弹簧52因受挤压弹性变形而蓄积回复力,当施加于操作部42的力量移除时,通过扭力弹簧51的弹性回复力转动枢轴32使其回复原位,且通过拉伸弹簧52的弹性回复力推动限位部43使其回复原位,两者的作用都可以带动连动机构41回复原位,同时使盖体31回到该收纳位置,也就是说,当操作部42未受力移动时,复位单元5可使盖体31保持在收纳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弹性回复件51、52可以提供双倍的回复力,但是如果选择只使用弹性回复件51、52其中之一也可以实施,而连接于限位部43的拉伸弹簧52,除了可提供回复力之外,因为拉伸弹簧52直接压抵于限位部43,可提供限位部43压力,当触控笔I位于收纳位置时,限位部43抵于触控笔I的一端,更能够加强当触控笔I位于收纳位置的限位效果。再参阅图3与图4,接下来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情况。如图3所示,触控笔I未使用时,触控笔I的一端通过盖体31的开口端311插置于盖体31内,使触控笔I容置于容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铂渊苏家正陈宗贤王维诚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