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123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包括混药筒、双针、双针弹性支撑座和弹性密封盖;双针弹性支撑座设置在混药筒的内壁横截面上,双针弹性支撑座沿混药筒的轴线设有通孔,双针的基座卡在通孔内;混药筒的一端为与输液容器焊合的连接端,弹性密封盖套在混药筒的另一端上;混药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卡,弹性卡位于双针与弹性密封盖之间。将西林瓶在无菌状态下放入焊合输液容器的双针加药器的混药筒内,混药时,只需通过弹性密封盖推动西林瓶,使双针刺穿西林瓶和输液容器内的密封塞,便可实现西林瓶与输液容器在完全无菌的状态连接,不但使用更方便;而且该双针加药器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
技术介绍
为了将西林瓶内的药物加入输液容器内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输入诸如医院的临床机构中的病人。目前,将西林瓶内的药物和输液容器内的溶液进行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二、采用诸如双针或连接管的连接工具将装有溶解药物的容器与装有溶液的容器连接。三、一种注射用的药瓶,在该药瓶中,装有用作西林瓶的小瓶的囊通过一管子与装有溶液的、具有液体药物出口的一输液容器连接。在该管子中向着小瓶连接有一中空的针,向着输液容器连接有阻断材料。使用该药瓶时,挤压囊中的小瓶,并用中空的针穿过橡皮塞以使与输液容器连接。使用手指打破阻断材料以重新打开管子中的通道,从而使药物和溶液混合。上述三种加药方式均无法实现完全无菌状态连接。而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所有的密闭式加药器,均只能实现在混药过程的密闭,而不能实现西林瓶与加药器的对接、混药及输液时的“全过程无菌密闭”。为了实现西林瓶和输液容器完全在无菌状态下连接混药,也有采用密封袋的,将西林瓶、加药器和输液容器在无菌状态下包装在密封袋内,需混药时,直接在密封袋内推动西林瓶,通过加药器连通西林瓶和输液容器,实现在无菌状态下混药。这种采用密封袋实现无菌混药的方式,混药时,有密封袋的阻隔作用,推动西林瓶不方便,而且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西林瓶与输液容器可在完全无菌状态下对接、混药及输液,且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的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包括混药筒、双针、双针弹性支撑座和弹性密封盖;所述双针弹性支撑座设置在混药筒的内壁横截面上,双针弹性支撑座沿混药筒的轴线设有通孔,所述双针的基座卡在通孔内;所述混药筒的一端为与输液容器焊合的连接端,所述弹性密封盖套在混药筒的另一端上;所述混药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卡,弹性卡位于双针与弹性密封盖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密封盖的内侧中部具有一凸起、且用于推动西林瓶的施压块。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密封盖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区域的厚度小于弹性密封盖的其余部位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混药筒的另一端部径向向外凸起一环形凸台,所述弹性密封盖的边缘套在该环形凸台上。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混药筒的连接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本技术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时,只需将混药筒焊合在输液容器的接口上,将西林瓶在无菌状态下放入焊合输液容器的双针加药器的混药筒内,通过弹性密封盖密封。混药时,只需通过弹性密封盖推动西林瓶,使双针刺穿西林瓶和输液容器内的密封塞,便可实现西林瓶与输液容器在完全无菌状态下连接,从而使药物与溶液通过短时间的一次接触而混合,真正实现西林瓶与加药器的对接、混药及输液时的“全过程无菌密闭”,不但使用更方便,而且该双针加药器结构更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I为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混药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性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与输液容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与输液容器组合后混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 一混药筒;2—双针;3—双针弹性支撑座;4一弹性密封盖;5—通孔;6—基座;7—施压块;8一环形凸台;9一内螺纹;10—弹性卡;11 一输液容器; 12—西林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I所示,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包括混药筒I、双针2、双针弹性支撑座3和弹性密封盖4。混药筒I的结构如图2所示,双针弹性支撑座3设置在混药筒I的内壁横截面上,双针弹性支撑座3沿混药筒I的轴线设有通孔5,双针2的基座6卡在通孔5内。混药筒I的一端(图I和图2中为下端)为与输液容器11焊合的连接端,弹性密封盖4套在混药筒I的另一端(图I和图2中为上端)上。混药筒I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卡 10 (本实施例在混药筒I的内壁上对称均布四个弹性卡),弹性卡10位于双针2与弹性密封盖4之间。弹性密封盖的结构如图3所示,弹性密封盖4的内侧中部具有一凸起、且用于推动西林瓶的施压块7。弹性密封盖4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区域的厚度小于弹性密封盖4的其余部位的厚度。混药筒I的另一端部(图I和图2中为上端)径向向外凸起一环形凸台 8,弹性密封盖4的边缘套在该环形凸台8上。混药筒I的连接端(图I和图2中为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9,热焊接时,混药筒I的内螺纹9可保证混药筒I与输液容器11焊合更牢固,混药筒I与输液容器11的密封效果更佳。使用该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时,只需将混药筒I的内螺纹端套在输液容器11 的接口上并与输液容器11的接口焊合。将西林瓶12在无菌状态下放入焊合输液容器11 的双针加药器的混药筒I内,弹性卡10阻止西林瓶12前进,在混药筒I的顶部套上弹性密封盖4,此时,西林瓶12位于弹性卡10与弹性密封盖4之间,如图4所示。混药时,用手按下弹性密封盖4中部的施压块7,施压块7推动西林瓶12前进,西林瓶12的瓶盖穿过弹性卡10,弹性卡10便卡在西林瓶12的瓶身和瓶盖之间,既阻止了西林瓶12继续前进,又防止了西林瓶12后退,而弹性密封盖4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区域在混药筒I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而逐渐向外膨胀,起着释放混药筒I内的压力的作用;与此同时,双针2的上针刺穿西林瓶12内的密封塞,双针2的下针刺穿输液容器11内的密封塞,如图5所示,这样便实现西林瓶12与输液容器11在完全无菌的状态连接,从而使药物与溶液通过短时间的一次接触而混合。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筒(I)、双针(2)、双针弹性支撑座(3)和弹性密封盖(4);所述双针弹性支撑座(3)设置在混药筒(I)的内壁横截面上, 双针弹性支撑座(3)沿混药筒(I)的轴线设有通孔(5),所述双针(2)的基座(6)卡在通孔(5)内;所述混药筒(I)的一端为与输液容器焊合的连接端,所述弹性密封盖(4)套在混药筒(I)的另一端上;所述混药筒(I)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卡(10),弹性卡(10) 位于双针(2)与弹性密封盖(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盖(4) 的内侧中部具有一凸起、且用于推动西林瓶的施压块(7)。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盖(4)的中部和边缘部之间的区域的厚度小于弹性密封盖(4)的其余部位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筒(I)的另一端部径向向外凸起一环形凸台(8),所述弹性密封盖(4)的边缘套在该环形凸台(8)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过程密封式双针加药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邱宇赵斌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