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036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属于止回装置领域,其结构包括管状外壳、进气管、流化棒和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其中一端为开口端,其上设置有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另一端为密封端,该密封端上设置有进气管并与设置在管状外壳内的流化棒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流化棒的另一端为密封端。压缩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流化棒内,并通过流化棒上的透气孔进入流化棒和管状外壳之间的夹层内,最后通过出气管排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流化棒将粉粒物料完全隔绝在供气管道之外,流化棒本体不会受到混合气体长期反复冲蚀,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克服了常规单向阀存在的不足,避免因单向阀损坏物料逆流至供气管道,造成的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现象发生,提高气力输送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性,降低检修费用及检修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回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
技术介绍
在钢板仓气力输送系统中,使用管道输送粉粒物料时,为防止管道堵塞,应对输送管道进行气源实时补气,增加输送物料用风风量及压力。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在管道上设置气力增压装置,一般由单向阀、球阀、管道等组成,设置供气管道与输送管道成一定角度,通入压缩供气对物料实现补风增压作用。工程实践中,发现常规单向阀不能达到防止介质逆流的作用,原因分析如下(I)、气流顺流单向阀阀瓣打开时,供气管道与输送管道连通,部分混合气体会逆流至供气管道内,不能实现料气完全隔离;(2)、在高速混合气体反复冲蚀下,阀瓣及阀座的密封面会受冲蚀破坏,密封面失效,使单向阀损坏;(3)、在停流时,由于存在逆流现象,粉粒物料有可能滞留在阀瓣与阀座密封面之间,使阀瓣不能与阀座完全配合,造成单向阀失效。当单向阀失效或损坏后,粉粒物料逆流至供气管道,造成管道堵塞,设备损坏,气力系统失效等事故发生,影响工程正常生产、增加检修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包括管状外壳、进气管、流化棒和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其中一端为开口端,其上设置有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另一端为密封端,该密封端上设置有进气管并与设置在管状外壳内的流化棒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流化棒的另一端为密封端。上述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进气管通过管箍与流化棒相连接。上述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进气管为空心连接丝头并设置在盲法兰片上,盲法兰片通过连接螺栓与设置在管状外壳上的法兰相连接。上述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流化棒的密封端通过管帽进行密封。上述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流化棒包括棒体、透气布和钢丝网,棒体为一管壁上开有多个透气孔的圆形圆钢管,透气布套在棒体上,钢丝网套在透气布外部。本技术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止回器采用了料气隔绝设计,使用流化棒将粉粒物料完全隔绝在供气管道之外,流化棒本体不会受到混合气体长期反复冲蚀,避免常规单向阀阀瓣出现的冲蚀破坏现象,提高使用寿命。采用无旋转件、无移动件设计,不会出现粉粒物料滞留在阀瓣与阀座密封面间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常规单向阀出现的因阀瓣不能与阀座完全配合,造成单向阀失效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稳定性。克服了常规单向阀存在的缺点,系统内只需安装一个本技术止回器即可,节约了成本开支。本技术的克服了常规单向阀存在的不足,避免因单向阀损坏物料逆流至供气管道,造成的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现象发生,提高气力输送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性,降低检修费用及检修强度。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管状外壳,2、进气管,3、流化棒,4、出气管,5、管箍,6、盲法兰片,7、连接螺栓,8、法兰,9、管帽,10、平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结构包括管状外壳I、进气管2、流化棒3、出气管4、管箍5、盲法兰片6、连接螺栓7、法兰8和管帽9,所述管状外壳I用圆钢管制成,圆钢管一端焊接带有适当数量孔的法兰8,用于通过连接螺栓7与盲法兰片6配合;管状外壳I的另一端焊接带有出气管4的平钢板10,出气管4另一端按照管螺纹标准进行套丝,用于和送气钢管连接。所述盲法兰片6中部开有一个大圆孔,进气管2为空心连接丝头并盲法兰片6焊接在一起,空心连接丝头另一端按照管螺纹标准进行套丝。上述流化棒3放入管状外壳I内,流化棒3 —端丝头通过管箍5与进气管2进行装配,另一端丝头使用管帽9旋紧进行封闭;丝接部位缠绕生料带进行密封。所述流化棒3包括棒体、透气布、钢丝网,棒体为一管壁上开有多个透气孔的圆形圆钢管,透气布套在棒体上,钢丝网套在透气布外部,棒体两端设有用于连接的丝头。 本技术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包括管状外壳(I)、进气管(2)、流化棒(3)和出气管(4),其特征在于,管状外壳(I)的其中一端为开口端,其上设置有出气管(4),管状外壳(I)的另一端为密封端,该密封端上设置有进气管(2)并与设置在管状外壳(I)内的流化棒(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流化棒(3)的另一端为密封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通过管箍(5)与流化棒(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为空心连接丝头并设置在盲法兰片(6)上,盲法兰片(6)通过连接螺栓(7)与设置在管状外壳(I)上的法兰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特征在于,流化棒(3)的密封端通过管帽(9)进行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其特征在于,流化棒(3)包括棒体、透气布和钢丝网,棒体为一管壁上开有多个透气孔的圆形圆钢管,透气布套在棒体上,钢丝网套在透气布外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增压止回器,属于止回装置领域,其结构包括管状外壳、进气管、流化棒和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其中一端为开口端,其上设置有出气管,管状外壳的另一端为密封端,该密封端上设置有进气管并与设置在管状外壳内的流化棒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流化棒的另一端为密封端。压缩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流化棒内,并通过流化棒上的透气孔进入流化棒和管状外壳之间的夹层内,最后通过出气管排除。本技术采用流化棒将粉粒物料完全隔绝在供气管道之外,流化棒本体不会受到混合气体长期反复冲蚀,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克服了常规单向阀存在的不足,避免因单向阀损坏物料逆流至供气管道,造成的管道堵塞、设备损坏等现象发生,提高气力输送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性,降低检修费用及检修强度。文档编号B65G53/58GK202358692SQ20112045571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栓金, 武志海, 郭相全 申请人:山东华建建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栓金郭相全武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