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磁力控制的墨水渗透式微接触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399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控制的墨水渗透式微接触印刷装置。图案层上端面依次设有感磁层、密封层、渗透层、支撑层和圆筒状的墨水槽;靠近支撑层一端的墨水槽设有线圈套筒;另一端的墨水进料管中设有电磁流量阀和气压连通管;线圈套筒上的线圈与线圈电路连接;弹性印章通过线圈的磁场与渗透层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电磁流量阀、线圈电路和气压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微接触印刷过程中的印章安装、上墨以及印刷工序集成控制;感磁层作为弹性印章的夹层,对大面积印章的安装处理带来方便,并能有效控制印刷的参数;充分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醇类通透性,能够连续上墨;气压控制单元对于墨水槽中气体气压的控制和其它印刷工序配合,限制和调节墨水渗透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尤其是涉及能够在特定基底上形成微纳图案的一种磁力控制的墨水渗透式微接触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微接触印刷技术是将表面有微纳图案的弹性印章与基底表面接触形成图案化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它与其它的印刷方法所不同的是使用了自组装体系来形成不同材料的微图案和微结构。微接触印刷的具体过程是首先使用光刻、电子束刻蚀、精密机械加工等方式在例如硅片的表面形成所需的图案,形成浇铸弹性印章的母版。再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浇铸至母版中,固化后将其剥离,即得表面有微图案的弹性印章。接着在弹性印章表面涂一层活性有机分子的稀溶液,待溶剂挥发后,将弹性印章与基片表面紧密贴合,这样在两者接触的部分,有机分子在基片表面由于化学反应形成自组装单分子层,移去弹性印章后,在基片表面就留下了由自组装分子组成的分子图形,与印章上的阳图形相对应,从而实现了图形的复制。相对于弹性印章来说,活性有机分子的稀溶液相当于“墨水”,而操作过程又恰似“盖印”,故形象地称之为“微接触印刷”。这种方法与光刻相比,过程更简单方便,制备好印章,就可以通过简单直观的“盖印”来重复制作多个图案。而且由于印章的弹性,可以在曲面结构上印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控制的墨水渗透式微接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案层(I)、感磁层(2)、密封层(3)、渗透层(4)、支撑层(5)、线圈套筒(19)、墨水槽(8)、电磁流量阀(10);图案层(I)下端面有图案,图案层(I)上端面依次设有感磁层(2)、密封层(3)、渗透层(4)、支撑层(5)和圆筒状的墨水槽(8);靠近支撑层(5)—端的墨水槽(8)圆柱面上设有线圈套筒(19);远离支撑层(5)—端的墨水槽(8)圆柱面上的墨水进料管(17)中设有电磁流量阀(10);墨水槽(8)顶面设有气压连通管(18);绕在线圈套筒(19)上的线圈与线圈电路(11)连接;图案层(I)、感磁层(2)和密封层(3)之间密封连接组成弹性印章,弹性印章通过线圈(6)的磁场与渗透层(4)连接;渗透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德庆戴宇梁观浩汪延成陈子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